第31章 百济小童
次日,郑武叔正冠隆服,斗鸡眼转好了,更显威严。他率领七品以上文官武将在“四夷馆”为百济使者举行隆重欢送仪式。
戏台上,莺女献唱赞歌,艳姬展现出美妙的舞姿,一场连着一场不重样,奏起欢快的音乐伴歌伴舞。宴会上,觥筹交错美酒佳肴,国宾宴客畅谈言欢,百戏表演增添精彩。
宴会过后,欢送的队伍敲锣打鼓热火朝天,周围的平民百姓都赶来瞧热闹。欢送的大街上,有仿照百济国风俗的商铺;有仿照百济国饮食的酒馆;有舞龙舞狮;有胸口碎大石;有西域戏法……人山人海甚是热闹。
郑武叔率领上下官员一直送到港口码头,欢送官员与外宾访客双方行礼辞别。金银珠宝和绫罗绸缎等等馈赠物品,装成大包小箱都抬上海船。金邦众人混入外宾访客中,也登上了高大海船。
吹号起航,楼船缓行,禹灵与伙计抬着师父,轻轻放下板席,师父躺在板席上闭眼休息,酒博士过来陪伴。禹灵瞧着沙滩上欢送的人群渐离渐远。暗自思绪:“这一去,何时能归?几天才能到达那百济国土?到了那里我们听不懂他们的言语怎么办?那里的人民友善吗?那里的官吏会不会与高齐官吏一样贪污腐败?欺压百姓?他们的君主会不会与当今皇帝一样荒唐……”他胡思乱想一通。
海面阔阔,波光粼粼。这高大似楼的海船,楼起三层,每层设有女墙防御,四壁蒙有皮革隔热,遍插旗幡宛如城堡。众人都是首次登上如此高大楼船,兴奋的东逛西问。金枝玉戴有帷帽,薄绢掩面。游览之处,楼船人员亲和友善,有求必应,有问必答。
晌午时分,楼船爵室设有宴会,百济使者首领吩咐卫兵有请金邦群雄。他们知道望天圆有伤不便入宴,便在庐室单独设宴款待。禹灵和小麻子抬起师父进到庐室,酒博士指着满桌菜肴,告诉望天圆哪些海鲜吃了对伤情好;哪些菜肴不要吃。望天圆道:“禹灵,小麻子还不快去跟大家参加宴会,有酒博士陪我就好了。”
禹灵和小麻子应诺,赶上群雄来到顶楼爵室。上嘉宾席位入座。仆人献茶敬酒,菜肴接连上席,基本同汉席相似。
禹灵见到楼船上的百济人亲和友善,容貌言辞都与汉人无异,刚才上船的顾虑也消去了一大半,倍感轻松。
使者首领目不转睛地瞧着对面戴着帷帽的女子,见她气质非凡。盼望若是能揭开薄绢,一睹芳容就好了。但是记起郑刺史的嘱咐:“世子,郡主景慕百济国风光,微服私访,不可声张!”顿时肃然起敬,上国天人岂可冒犯?又见到她右边席位上三人英气逼人,不敢直视。
他为了缓解尴尬,连忙指向身旁席位上一名垂髫小童,开颜悦色道:“这是小儿苩汉文,自幼喜爱汉文,书写汉字,才赋优异。现在让小儿背诵上国古籍,为大家宴饮助兴!”
掌声四起,苩汉文起身上到中央展台,左手画圆,右手画方向双方席位行礼。从容自若地背诵起来:“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如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学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如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禹灵见这百济小童五岁左右,服饰与汉人一般。声音稚嫩,音韵准确。暗自思绪:“自己五岁时,还不知道在做什么?以前自己在江河码头卖过苦力,曾经见过七八丈长,三四丈宽的货船。以为是天下最大的船只了。还常和同伴们说自己见到过天下最大的船只,吹嘘它是如何的长!如何的宽!如何的高!如何的大!他们都信以为真,都称赞我水性好,见识也多。我还自以为是引以为傲,到处见人就吹嘘,后来听到一位商旅说起海船之大!海洋之广!海底之神秘甚是向往。今日眼见为实,望洋兴叹,自己不就是百济小童口中的河伯吗?”
继续聆听小童背诵:“北海若曰:“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百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
苩汉文侃侃訚訚,洋洋盈耳。背诵声抑扬顿挫十分和谐。禹灵仿佛听到的是《汉宗千文武纪》谱诀,顿时醒悟:“百济国远在千里,仰慕中华文明。从小学习汉文,书写汉字,服饰饮食,民族风俗相互融合。这不正是圣令爨奇创造《汉宗千文武纪》的初衷吗?五胡乱华,各族纷争,谁输谁赢都只是暂时的!只有民族融合,文化传承才是长远之计!”
“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苩汉文背诵完,行礼退下入座。
掌声经久不息,苩首领见到嘉宾对小儿连连称赞,甚是得意。
韩乐声起,又有五位女艺上台,一人献唱,四人伴舞。歌声依依喏喏尽是他国方言,舞蹈千姿百态尽显妩媚妖艳。在座百济人员也跟着扭身合唱,相互击掌打着节拍,尽显愉悦皆大欢喜。
精彩不断,好戏连场,又有一男一女表演百济刀舞。舞袖翻飞,襦裙摆动,短刀旋转,穿插得当,舞步中有险招,险招中有笑料……
台上表演,席间劝饮。精彩之处,掌声,喝彩声,叫好声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