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千文武纪
望天圆含笑点头,继续道:“卷二,第一部分:从第五十句‘诗赞羔羊’逆到第一句‘天地玄黄’为五十招二纪汉宗拳法。
第二部分:从第一百句‘逐物意移’逆到第五十一句‘景行维贤’为五十招二纪汉宗腿法。
第三部分:从第一百五十句‘用军最精’逆到第一百零一句‘坚持雅操’为五十招二纪汉宗掌法。
第四部分:从第二百句‘属耳垣墙’逆到第一百五十一句‘宣威沙漠’为五十招二纪汉宗武器。(其中二纪汉宗武器又分出:二纪汉宗刀法;二纪汉宗枪法;二纪汉宗软鞭;二纪汉宗双锏;二纪汉宗飞石。
五种武器都以这五十招为谱诀,虽然谱诀相同,但是五种武器的招式各不相同。)
第五部分:从最后一句‘焉哉乎也’逆到第二百零一句‘具膳餐饭’为五十招二纪汉宗步法。”
望天圆解释道:“卷二这五部分二纪层次武功比卷一一纪层次武功更为精妙,只有一纪层次某部分的武功基础打得牢靠,才能学好二纪层次对应的某部分武功。一纪层次武功和二纪层次武功互相贯通,勤练到位都能渐生内力。一纪层次和二纪层次各种武功越融会贯通,内力精进越快。内力到达一定基础后,才能习练卷三的各种三纪层次武学。”
禹灵顿悟的点头,端坐听师父讲解。
望天圆道:“卷三,第一部分:从‘天地玄黄’到‘诗赞羔羊’这五十句中,取二十五奇数句为二十五招三纪汉宗拳法。
第二部分:从‘景行维贤’到‘逐物意移’这五十句中,取二十五奇数句为二十五招三纪汉宗腿法。
第三部分:从‘坚持雅操’到‘用军最精’这五十句中,取二十五奇数句为二十五招三纪汉宗掌法。
第四部分:从‘宣威沙漠’到‘属耳垣墙’这五十句中,取二十五奇数句为二十五招三纪汉宗武器。(其中,三纪汉宗武器又分出:三纪汉宗刀法;三纪汉宗枪法;三纪汉宗软鞭;三纪汉宗双锏;三纪汉宗飞石。
五种武器都以这二十五招为谱诀,虽然谱诀相同,但是五种武器的招式各式各不相同。)
第五部分:从‘具膳餐饭’到‘焉哉乎也’这五十句中,取二十五奇数句为二十五招三纪汉宗步法。”
禹灵想起爨香讲过《汉宗千文武纪》每种武功都有五十招,原来是一纪层次和二纪层次各种武功都是五十招。而三纪层次武功是二十五招。
望天圆道:“卷四,第一部分:从‘天地玄黄’到‘诗赞羔羊’这五十句中,取二十五偶数句为二十五招四纪汉宗拳法。
第二部分:从‘景行维贤’到‘逐物意移’这五十句中,取二十五偶数句为二十五招四纪汉宗腿法。
第三部分:从‘坚持雅操’到‘用军最精’这五十句中,取二十五偶数句为二十五招四纪汉宗掌法。
第四部分:从‘宣威沙漠’到‘属耳垣墙’这五十句中,取二十五偶数句为二十五招四纪汉宗武器。(其中四纪汉宗武器又分出:四纪汉宗刀法;四纪汉宗枪法;四纪汉宗软鞭;四纪汉宗双锏;四纪汉宗飞石。
五种武器都以这二十五招为谱诀,虽然谱诀相同,但是五种武器招式各不相同。)
第五部分:从‘具膳餐饭’到‘焉哉乎也’这五十句中,取二十五偶数句为二十五招四纪汉宗步法。”
禹灵越听越激动,感慨《汉宗千文武纪》博大精深。
望天圆顿了顿,解释道:“只有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全部武学融会贯通后,内力深厚才能去领悟卷五的最精境界。
我最多略通三纪汉宗掌法和三纪汉宗刀法。这卷五最精境界,为师也理解不了,不敢乱加讲解。”
禹灵问道:“本帮有哪些前辈高人达到五纪最精境界了?”
望天圆笑道:“五纪最精境界哪有那么容易,帮里帮外所学《汉宗千文武纪》的人,少说也有几十万之众。传说只有爨圣令一人达到五纪最精境界。已知‘天字号第一汉东州岳宗王令’尚九州已经通彻四纪层次各项武学。其次是‘地字号第二汉南州火帝王令’爨国通彻四纪汉宗拳法、四纪汉宗腿法、四纪汉宗掌法三项四纪层次武学。再次是各王令,都是通彻其中一项四纪层次武学。
其他人连通彻三纪层次各项武学的人也并不多,倒是像我这种,既没有全面通彻一纪层次各项武功,也没有全面通彻二纪层次的各项武功。而抄近路来涉及三纪层次的,大有人在。”
禹灵道:“所学《汉宗千文武纪》的人有几十万之多?”
望天圆道:“自从爨圣令创造出《汉宗千文武纪》以来,广受贫苦大众推崇。历年来的战争、地震、瘟疫等灾害频发,各族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我们汉宗帮伸张正义,扶危济困,不管胡汉都是一视同仁,广受各族人民爱戴。《汉宗千文武纪》谱诀朗朗上口,一纪层次和二纪层次各项武功精妙易学,惯成寒门大众学武的入门基础,普及极广。
其实各国,各地域的名将,名仕受到《汉宗千文武纪》影响的人也着实不少。”
禹灵道:“爨圣令创造出《汉宗千文武纪》了不起!能影响这么多人,更是了不起!”
望天圆喝了口茶,又道:“卷六,第一部分:卷一各项一纪武功由两人或多人各使其中一项武功,相互配合组成‘一阶横阖阵法’。
第二部分:卷二各项二纪武功由两人或多人各使其中一项武功,相互配合组成‘二阶横阖阵法’。
第三部分:卷三各项三纪武功由两人或多人各使其中一项武功,相互配合组成‘三阶横阖阵法’。
第四部分:卷四各项四纪武功由两人或多人各使其中一项武功,相互配合组成‘四阶横阖阵法。
第五部分:一组一阶横阖阵法配合另一组或多组一阶横阖阵法,组成‘一阶横阖阵法群’。
第六部分:一组二阶横阖阵法配合另一组或多组二阶横阖阵法,组成‘二阶横阖阵法群’。
第七部分:一组三阶横阖阵法配合另一组或多组二阶横阖阵法,组成‘三阶横阖阵法群’。
第八部分:一组四阶横阖阵法配合另一组或多组四阶横阖阵法,组成‘四阶横阖阵法群’。
禹灵越听越叹服,悠然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