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先生
这是一个仅有着几十户住户的小山村,位于神望国的边境,毗邻天越国。
小村四面环山,村里有着一口泉水井,泉水常年不断。
村里的人都靠着这口泉水井养活着,于是便有了名字,叫做小泉村。
“那是先有人还是先有泉水井呢?”一个十来岁的少年,盘腿坐在一张由竹藤编制成的席垫上,面前摆着一张小小的木桌,桌上是一本封面已经泛黄的书本。
此刻,他正眨着一双天真的大眼睛,看向前方讲座后的先生,开口问道。
先生二十几岁,是村里唯一一个年轻人。
他也曾离开过这个小山村,虽然没能成为聚元师,但也学了点诗书,看了看外面世界的繁华,最后却又回到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教导这些还未长大的孩子。
曾经教导他的那个先生如今已经老了,有些时候说话都含糊不清了。
这些还留在村里的小孩,要么是禁果的果实,要么他们的父母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
偶尔也有人运气好,前不久就有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回到村里,据说成为了聚元师,被某个大宗收为弟子,接走了自己的父母和不到五岁的女儿,也算是弥补了十几岁时初尝的禁果。
先生一身粗布麻衣,和这些小孩穿的没什么区别,面貌算不上英俊但面色却十分温和。
他至今未婚,这些小孩就像是他自己的孩子一般。早些那个小女孩被接走,也让他暗自神伤了许久,只是后来想到,小女孩拥有了更加光明美好的未来,才又开心起来。
“自然是先有了泉水,才孕育了人。”这个问题先生在小的时候,也曾问过他的先生。
先前那个发问的少年点了点头,然后又问:“既然是先有了泉水井,为什么我们不叫小井村,而要叫小泉村呢?”
先生微笑,语气略微严肃却不严厉:“你们要认真听,我说的是先有泉水,而非先有泉水井。泉水是开始便有的,而井是后来人挖的。”
孩子们一脸恍然,开心的与周围的同伴讨论着。
“山娃,你说,要是我们村里有一棵超级大的树,会不会取名叫做大树村啊?”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嬉皮笑脸的伸出一根手指,戳了戳前面少年的背。
前面少年正和一个女孩讨论着呢,回过头怒气冲冲的看着他:“我说树杈子,我已经十二岁了,你能不能叫我大名?我叫王大山,不叫山娃。”
叫做树杈子的少年对此不以为意,再次开口说道:“山娃,其实如果有座大山的话,叫做大山村也不错。”
两人打闹在了一起。
先生笑看着这一幕,现在是孩子们休息的时间,这样的打闹他已经见怪不怪了,所以也并没有制止。
先生姓李,名为书棋,在这个山娃,铁柱,二丫横行的小山村里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这个名字是他在离开小泉村的那些年里自己改的,他以前的名字叫做李蛋蛋,小时候在村里被叫了好多年的狗蛋。
看了一会儿,李书棋又将目光转向了教室后方的一个角落,那里安安静静的坐着一个少年,与周围的热闹相比,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少年叫做小九,不是外号就是他的本名。
小九是在战乱时期被一双老人从战场边缘捡回来的,那个时候他还只是襁褓中的婴儿。
捡到他的那天正是九月初九,于是便取名为小九。
小九不是个哑巴,但是却很少有人听到他说话。
起初村里人觉得是因为他笨,等小九长大一些后大家发现,许多事情小九都能够做得很好,学什么东西也特别快。于是大家知道,小九只是不爱说话,不喜欢同人交流而已。
那对捡到他的老夫妇在几年前就已经去世了,于是小九便被以前的老先生接到了这里,跟着他学东西,同时也陪着他一起生活。
李书棋看着小九,眼神中有着几分复杂的情绪。
回到小泉村的这一年多时间,他和这个沉默寡言的少年朝夕相处,小九的聪慧程度让他都时常自叹不如。要知道在他小时候,也时常被先生赞叹,是村子里最聪明的小孩子。
小九已经十四岁了,是时候该出去闯一闯了。
李书棋不舍,但是他也知道,这么聪明的一个孩子,不应该浪费在这样一个小山村里。即便成不了聚元师,去做其它的事情也一定能有所成就。
小九和他不一样,他已经心灰意冷,而村子里的教书先生,有他一个人也足够了。
想到这些,李书棋轻轻叹了一口气:“再过一段时间,要是小九还没有离开的打算,只能自己这个做老师的狠心推他一把了。像他这样的性格,应该不会和我一样,被一些无用的情感所困扰,肯定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想到这里,李书棋心里多了几分期待。
李书棋的目光小九自然注意到了。私下里,李书棋没少像这样子看过他,目光中的期盼和不舍也从未曾掩饰过。
他自然能够猜到李书棋的意思,不过却并没有什么感觉。他只是一个观察者,相较于一个独立的人,其实他更像是一双眼睛。他感受不到自己的情感,也几乎未曾有过喜怒哀乐。
小九早就察觉到了这些,所以他在等,等待自己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他有一种预感,这一天应该很快就会来了。
“好了,孩子们,我们继续上课。”李书棋将视线从小九身上收了回来,拍了拍讲桌,整间教室再次安静了下来。
李书棋轻咳一声,清了清嗓子,再次开口道:“你们之中最大的孩子也已经十三四岁了,可能马上就要离开我们这个小山村,去到外面更大的地方。今天我再给你们讲一讲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这个世界太大了,老师说的也只是老师自己所知道的,可能会有一些不对的地方。等你们以后出去了,发现了老师说错的地方,如果还有机会再回到这个小山村里,再来告诉老师。”
教室里很安静,关于外面的世界,每年先生都会说上那么几次,每次可能都会有一些新的东西,也总会让这些小孩子们心驰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