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八零年代小日子 > 第13章 第13章

第13章 第13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十三章

    第二天是苏沫与王厂长约好的日子,她要拿做好的东西交货,顺便再教教王厂长孙子做功课。

    她早早地起床,母亲比她起得更早,做好了早饭,让她带上了两个红薯和一个鸡蛋路上吃。

    苏沫背上背包再次踏上去城里的路,她依旧没有坐着走着去。

    到城里的时候七八点钟,直接去了王厂长那边,王厂长和他孙子也刚到,看到苏沫热情的迎上去,拉着她去辅导孙子的功课。

    他这个孙子不是很爱学习,天天在家说是听不懂老现讲课。学习是有进步仅限于苏沫讲的那些知识点,这个星期老师讲的他还是不会。

    王厂长见到苏沫如见救星,拉着她给孙子讲课,如有时间下个星期的课也帮着讲讲。还有语文也可以补习补习。

    原本计划只待半天的苏沫,被迫要呆一整天。苏沫还要靠着王厂长拿扣子,她不能推脱,还要努力帮他孙子补习。

    到了中午吃饭时间,王厂长请苏沫去外面吃饭,苏沫哪里敢让王厂长请吃饭,连连推脱。

    最后王厂长把吃饭的地点定在食堂,苏沫想想食堂和工人们一起吃不出格。

    事实比她想的要有出入,厂长的伙食不是大锅饭,是单独的小炒菜,三菜一汤中两荤一素。以现在的生活水平是奢侈的。

    苏沫看着饭菜露出为难的眼神。

    王厂长笑道:“小苏啊不用不好意思,我还有个老朋友要过来谈事情,正好一起吃个饭。”

    王厂长的孙子王子毅拉拉苏沫的衣角说:“姐姐坐下,姐姐坐下。”他很喜欢教他作业的姐姐,她讲的课很容易懂,而且姐姐长得也漂亮。

    苏沫不好意思笑道:“谢谢王厂长。”

    她刚坐下门口走进一人,和王厂长差不多的年龄,穿着着中山装,人稍胖,精神气倒是很好,进门就喊:“老王等我吃饭呢。”

    王厂长:“是啊就等你,快坐。”

    他进门就看见苏沫,坐下问:“老王谁家小姑娘?”

    王厂长道:“远方表侄女。”接着对苏沫说:“小苏叫他李叔就行。”

    苏沫笑道:“李叔。”

    李叔应下:“李叔听见了。”

    不拘小节的幽默使得苏沫不再拘束,吃起饭来也是轻松的。

    饭桌上王厂长和李叔谈起厂里的事,通过他们的对话,苏沫了解到李叔也是服装厂的老板,其规模和王厂这边差不多。最近的订单比较忙,要分些单子给王厂长这边。

    苏沫竖起耳朵听,d市不算大也不算小,王厂长的服装厂和李叔的服装厂算是d市最大的厂,现在还属于国营企业,订单都是国家分配的。些做不完的订单会分给一些小厂做。

    她现在没实力接订单做,可是李叔家的扣子她可以去挑,如果关系好只让她一人进货,是不是就以有做批发商?当然这个也得她有实力后才能做,生意得一点点做,现在可以去李叔厂里进扣子卖。

    苏沫悄眯眯插话问:“李叔你们厂多余的扣子我可不可以去拿货?”

    李叔愣了下问王厂长:“老王小姑娘怎么卖扣子了?远方亲戚不给安排个工作?”

    王厂长笑道:“小姑娘有思想,有想法,哪里是我们老人家管得了的。小小的扣子你就卖给她好了。”

    李叔问苏沫:“小姑娘做生意了?那个叫投机倒把,是会被抓的,你就不怕?”

    苏沫说:“不怕,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家是不会抓做生意的,还会支持。”

    李叔伸出大姆指:“小姑娘有见识,现在的政策一天一个样,变化快得很。我觉得我们服装厂也快面临转型,不能什么都批望着国家。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

    转头他对王厂长说:“小姑娘不简单哦,有胆实是个人才。以后肯定有大出息。”

    王厂长笑道:“小姑娘是很不简单,她讲的的课我孙子一听就懂,学得快的很。照她这种教法孙子肯定能上初中。”

    李叔打量苏沫,小姑娘长得白净漂亮,穿着朴素但遮不住她的气质,一看就是个读过很多书的人。

    李叔问:“大学生啊?不得了。”

    前世苏沫是大学生,今天她只是高考落榜的高中生,她连连道:“不是不是,我没上过大学。”

    李叔没有瞧不起她,反而更欣赏:“小姑娘很诚实,我喜欢。以后有什么事来找李叔。”

    他给了苏沫一张名片,上面有他厂里的地址还有电话号码。现在的名片都是个稀罕物,她可以拿着名片去找李叔想必没人会拦着她。

    苏沫收到名片连声道谢,比捡了一百块钱都要高兴。

    可不是,一百块钱用完就没,人脉可是取不远的财富。

    一餐中饭苏沫收获相当大,以后货源稳定只要卖掉东西就可以,想想就觉得开心。

    吃过饭王厂长和李叔有事要谈,苏沫在办公室教王子毅做功课。

    下午四点多时,王子毅作业做完,苏沫还帮他预习了没上过的课。

    王厂长也办完事,看到孙子漂亮的作业心里突然有个起法,叫住苏沫问:“小苏啊,你在城里有没有亲戚?”

    苏沫愣了愣,不知他是何意。

    王厂长接着说:“伯伯是这样想的,一个星期一天子毅的功课肯定提不起来。想让你每天都帮着补下,我现在只有这么一个孙子,想让她上大学。”

    王厂长文化并不高,意识超前,孩子要上大学才有出息,补习很见成效,一定要补下去。

    苏沫实话实说:“城里没亲戚,不过我也想搬到城里住,王伯伯我要是搬进城里住,晚上有时间都可以帮子毅补习。”

    王厂长知她家情况,家里一个母亲在乡下,每次都是走着来的。

    王厂长说:“王伯伯也不好意思让你白教子毅,绝对够你教房租你再考虑下。”

    苏沫听来心动,倒不是有多少钱,而是搬到城里。现在这个年代的人保守,但城里人比农村人还是要好很多。嚼舌根的都会少许多。

    而且搬到城里,她每天都可以做生意不用天天这么跑。

    苏沫说:“我问下我妈,跟她商量下好了我答复您。”

    王厂长:“好,等你消息。”停顿了下接着说:“小苏你要不来我厂里上班,有个工作不用跟你妈商量,你妈都会同意。”

    苏沫笑道:“谢谢王伯伯,我考虑下。”

    王厂长:“好,等你消息。”

    从服装厂出来,苏沫的背包空了,看时间该是回家的时候。

    她直接出城回家,约莫六点多的时候到的家。李香珍和往常一样做好饭等她回来吃。

    苏沫说是去服装厂送东西,但这一两回早出晚归的,李香珍知道女儿去城里不是单纯的送东西。

    知道她在干一些事,就是猜不到干了什么事。

    李香珍不问,想女儿大了想告诉她自然会告诉她。

    若是放在以前苏沫不会和李香珍提关于去城里住的事。但经过昨天的事,她决定全盘向李香珍托出。

    如果她不同意,她可以到王厂的厂了上班,有份工作母亲肯定会同意。

    吃过饭苏沫拿出上次没卖完的扣子摆在桌子上。

    “妈,上两回我去城里拿货卖扣子,这是上次卖剩下的。妈,我是怕你不同意才瞒着你。”

    “你别看扣子小其实赚钱的,一天我都赚了一块多,比种田强多了。今天我和你说这个事是想跟你说,我有能力养活自己。还能养的好好的。昨天发生的事你也看到,村子里的人都爱嚼舌根,贾平这个人不老实,他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说不好在背地里使着什么坏。明箭易躲,暗箭难防。”

    “妈我们防不了他的,现在这个样子我们还不如先搬到城里,怎么说城里治安也比农村的好。妈,我们搬到城里住吧,钱我来想办法你不用担心。”

    她一口气说完,心虚地不敢抬起头。久久等不到李香珍的回应,抬起头看向母亲。

    李香珍脸上写满震惊。

    苏沫失望地低下头,她就知道母亲没有那么好说服,看来搬到城里这件事得从长计议不能操之过急。

    “妈。”苏沫再次抬头喊,却不见母亲。

    等了会母亲拿着个盒子走出递到她根前说:“这是你爸爸留下的。”

    是一个铁盒子上面印着个六七岁的小娃娃,扎着两个小辫,脸蛋涂得红扑扑的,眉心一点红。

    年代感扑面而来。

    苏沫打开盒子里面装着一打钱,都要是十块的,她略略数了下1000多块钱是有的。

    “是你爸爸的抚恤金。”李香珍说。

    苏清明是为救学生而死,当时事件轰动市里为表彰他发放的抚慰金。

    私下给的苏沫当时年纪小李香珍没告诉她这件事。

    刚穿过来时苏沫想过,家里说是穷但过的不拮据,她以为是家里有存款,原来是父亲留下的钱。

    “真要去城里,我们买套小房子。”现在物价低1000块钱足够买一套房子。

    前世房价大涨但还得过上几年,买房子的事情不急。

    苏沫把钱推回说:“妈,我们先去租房,等有点钱了再说买房子的事。这个你先存起来。等我有需要再找你拿。”

    李香珍说:“本来就是给你的嫁妆,你先拿着,妈妈不需要。”

    苏沫知李香珍的性子,她道:“妈,要不你先帮我存着,等我嫁人的时候再问你要。买房子肯定一时半会买不了。我们先租房子去城里,买房子以后再说。”

    李香珍担心问:“我怕城里的房子不好租,租房也不是长久之计。”

    华人大部人都觉得租房就是在飘泊,是种落叶入水的飘浮感。

    前世苏沫飘浮的一辈子,直到死还在飘着,她已经习惯更不会畏惧。

    苏沫笑道:“妈,只是暂时的,相信我以后日子会越过越好。”

    李香珍现在对女儿是无条件信任,她说行一定就行。

    她抽出一张十块的塞到苏沫手上租房子要钱这个你拿着。

    苏沫想要推回,但她现在身上就几块钱,做生意要本钱,没本钱什么都做不了。她想了想收下说:“妈等我赚到钱了双倍给你。”

    李香珍笑笑不说话,两母女之间没那么多计较。

    两人又说了会话,商量好明天一起去城里找房子。

    苏沫晚上睡在床上竟是有些兴奋地睡不着,穿过来的几天经历了太多事情。明天找到房子她和母亲就能离开这个地方,开始新的生活和发展,想想都都觉得高兴。

    ---

    第二天苏沫和李香珍早早起床坐上了去城里的班车。

    李香珍小时候家庭条件优渥,后来嫁给苏清明生活过的清贫但什么事都要不用她操心。

    租房子这种事她是从来没经历过。到了城里她就摸不着头脑,倒是苏沫经验老道带着母亲租房子。

    现在这个年代还没房产中介,有房子要租的都会在大门口贴上用毛笔写的‘有房出租’四字。

    苏沫向城里的打听了下,得知在大部分出租房子的在风儿巷。她带着母亲来到风儿巷。

    要出租的房子六层高的小楼,,外置楼梯上去,就是长长的阳台,一个房子一个门,阳台上摆放着些煤炉和一些锅碗瓢盆。厕所在楼梯最楼房最左侧,每两层两间厕所分男女。

    苏沫她们要看的房子在离厕所的第三个门,离厕所近打水洗衣什么的都方便。前个租房是个对爱干净的夫妻,房间整洁没有异味,还有一张大床和一个衣柜。

    苏沫对此处很满意,当即和母亲拍板租下。

    房东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前租客是在机关上班,单位分到房子才搬走。她喜欢文化人,苏沫和李香珍看上去不是什么蛮人,免去了苏沫们的压金额,房租三个月一交。

    两人签了合同,一次交上三个月房租,时间还早苏沫带着母亲置办了一个煤饼炉和两个锅,还有些煤饼。

    收拾的差不多两母女才离开。

    她们刚走没多长时间,住在隔壁的人从外面回来。

    周显开门的时候看见隔壁门前阳台打扫过,连带着左边也就是自己家门口和右边也打扫干净了。

    周显心想:新来的房客很爱干净,应该是个好相处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