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 章 你们被骗了
“你可知光今年,有多少无辜女子葬身鱼腹?”赵不试顿了顿,目光从百姓身上一一掠过,他一字一句地说:“一十八人!”
骚动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谁也没统计过这个数字,他们空洞的眼神落在年轻的官员身上,脸上全是麻木的空洞和茫然。
突然,人群中传出一声凄厉的叫喊:“我的女儿啊!”
一个衣衫褴褛、满面病容的老妇人推开众人跌跌撞撞地跑出来,她冲到赵不试面前,“噗通”一声跪下来,抱着他的小腿大声哭嚎:“他们杀了我的女儿!求官人为我女儿申冤报仇!”
紧接着,陆陆续续走出好几个人,他们有老有少,有男有女,甚至还有一个被人抱着的婴儿。
“请官人为我女儿/姐妹申冤报仇!”
赵不试皱着眉看向发出哭声的婴孩,“这孩子是怎么回事?”
抱着婴儿的老妇人回道:“这是我的外孙女,她是遗腹子,我女儿娇娘不肯让出亡夫留下的宅院,就被大伯哥强行投了河!可怜我的外孙女刚一出生就没了亲娘!”
赵不试一脚踹向带着枷号的张灏,“睁大眼睛看看你造的孽!”
“李厚!这就是你说的‘自愿’?!哪个母亲愿意抛下幼子去做祭品?”
李厚被吼得都傻了,这事他不知道,况且又不是他们村的事情,就算知道了也不会管的。他心中暗骂那些人不晓事,差点儿连累到他。
“您息怒。”他利索地跪了下去,“草民也是被人蒙蔽才来做说客的,既然他们罪无可赦,那就请赵通判依律处罚,我们绝无二话。”
他只是被村民选出来帮人打擂台的耆老,既然打不赢那就干脆认输,省得引火烧身。
“起来吧。”赵不试一一扶起受害者家属,承诺道:“本官定会秉公执法,还大家一个公道!”
“若您能为我女儿报仇雪恨,我余生吃斋念佛为官人祈福!”
“我愿为奴为婢,报答官人的大恩大德!”
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如同小狼崽子一样,恶狠狠地看向众人:“赵通判是为民请命的好官,谁要跟他作对,我杀了他!”
赵不试拍拍少年的肩膀,“大家担忧河患的心情我能理解,可世上并没有河伯,就算有,大家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他却没有保佑你们,泾河几乎年年泛滥,何必再信奉他?”
“河伯不保佑我们,那是因为他不满意祭品,我们再献就是了!”
“献三牲五谷献金银献美女,他还不满意,如此贪心的神仙不信也罢!况且,”他将张灏拎过来扔到众人面前,“你们的财物其实并未献给河伯,而是进了他的腰包。你们可知他现在有多少身家?”
“多少?”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大宅两套,土地两千亩,美妾四五个,现钱十万贯,更有数不清的金银珠宝!”
赵不试一挥手,几个役卒推过来一辆车,车上放着三四口大箱子,他一一打开,将里边的东西亮给大家看,一箱铜钱,一箱银铤两箱散发着耀眼光芒的珠宝首饰。
“这些都是你们的血汗钱!你们愿意将自己的血汗钱给骗子肆意挥霍吗?”
“不愿意!”
“为什么我们的钱到了骗子手里?”
“我们吃不饱穿不暖,他凭什么住大宅养小妾?”
受害者的苦难激不起民愤,反正死的不是自己,可这么多钱摆在面前,一个个全都气红了眼。
赵不试看向恨不得将头埋进裤裆的张灏,“这个人大家都熟悉的很,今年他是老神仙,去年他是下凡历劫的道君,前年他是天山来的隐居高人,大前年是什么来着?”
张灏额头上豆大的汗水啪啪往下掉,这才几天时间,自己的皮都被他扒干净了。
“说啊。”赵不试踢踢他的后背。
“大、大前年是龙子转世。”
老百姓们都懵了,这几个仙人都是同一个人?可年龄对不上啊!
“此人擅长乔装打扮,大家被他蒙蔽了!”
“还龙子转世,我看你就是个乌龟王八蛋!”愤怒的少年冲过来,恶狠狠地踹向张灏的胸口:“你谋财害命,我杀了你!”
“对!杀了他!”群情激奋,若不是役卒拦着,愤怒的百姓肯定会冲过来打死他。
“大家别激动。”赵不试抬手往下压,人群立马安静下来。
“大家苦水患久矣,只要能治水患,任何办法都想试一试,对吧?”
百姓纷纷点头,只要能让大家活命,让他们割肉都行。
“大禹治水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过,禹王那是上天选中的人间帝王,尚且需要用十三年的时间去治理黄河,风餐露宿,三过家门不入,而他也只是不让黄河泛滥的特别凶而已,给河伯送点金银珠宝美女华服,泾河就会臣服?”
“这世上哪儿有什么河伯?”少年一脸愤恨地指着犹如黄汤一般的泾河,“上天有好生之德,他却年年要美女要贡品,就算真有河伯那一定是个贪财好色之徒!”
这不就是这样嘛,人祭是最残忍的祭祀手段,用美女祭祀,这神仙不仅残忍还好色。
“这位小郎说的对。”李厚见风使舵,又懂得察言观色,大脑飞速地转了几圈,恭敬地问:“想必赵通判已有治理河患洪涝之策了。”
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颤抖着声音说:“若能让泾州百姓少受河患之苦,老朽愿为您供奉长生牌位,感念您的大慈大悲!”
赵不试心想,这老小子倒会见风使舵,不过这一招正是他想要的。他双手将人搀扶起来,“老丈不必如此,快快请起。”
“哎~”赵不试装模作样的长叹一声,“我虽有一肚子治水之策,奈何手里无人无粮无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李厚人老成精,立马接话道:“这不是从假道士手里搜出这么多钱来吗?您拿去用吧,反正大家出钱就是为了治水的,您能把钱用在治水上,骗子拿去可都挥霍享受了。”
人群中传来几句反对声,但赵不试假装没听见,答应的特别利索:“此法甚妙,还是老丈您深明大义,我替泾州百姓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