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救命!病娇王爷要杀人 > 第55章 正义的王妃

第55章 正义的王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两个人交颈而卧,睡到了巳时三刻才将将起身。九思等在寝室外,将准备好的早膳拿回去。又换了午膳过来。

    宁青时睡的饱,却没什么胃口。

    她看着李景修,将昨晚宁安王府的事情,绘声绘色的描述了一番,最后给宁若白下了定论:

    “愚蠢至极,冥顽不灵。”

    李景修听着就皱起了眉心,他放下筷子,看着宁青时说:

    “朝堂党争,并非小事,有时朝堂内乱,比国与国的战争,还要祸乱百姓。”

    宁青时不懂,她问道:“战争那是十万军民的性命啊,怎么可能还会有比打仗更劳民伤财的事情?”

    李景修抬眸看着她,缓声说:

    “派兵出战,那说明朝堂之上还有人可用,有将可征。可是党争如果祸乱,朝堂之上就会面临无人可用,各自为政的状况,届时才是回天乏力。”

    宁青时似懂非懂的说:

    “那吏部和礼部,不是已经争了三朝?此时皇帝昏迷,你又为何要管?”

    “正因为皇帝昏迷,这些人才敢有恃无恐。”

    “我却觉得是西凉的离间计。”

    宁青时分析道:

    “你看,皇帝昏迷,礼部的女儿死在吏部的宁若白手里,宁若白又是景阳王妃的哥哥,而景阳王是现在执政辅佐的皇亲贵胄。

    如果我求你帮忙,那你势必会帮我救下宁若白,如此,你就站在了吏部一边,礼部就失了力,却的了人心,毕竟,死的是礼部尚书的女儿。”

    李景修目光赞赏的说:

    “分析的不错,继续说。”

    宁青时双手一摊,看着李景修说道:

    “所以,我不救宁若白,你也别去趟这趟浑水,就让大理寺去查。想来,大理寺的刘盛元大人赏罚分明,明察秋毫,自然会查明真相,依律判罚。”

    “可是你还忘了,顾清逸也在大理寺。”

    李景修伸手过来,握住宁青时的小手,笑着说道:“万一,西凉的内应是他,他难道不会从中作梗?”

    宁青时看着李景修,皱了眉头。

    “那,景阳王的意思是?”

    李景修眸子清亮,开口说道:“本王查了三个月,都没分清许知远和顾清逸的忠奸,两人都跟西凉往来密切,如今更是有歹人意图二次谋害皇帝,忍无可忍。”

    他沉眸,冷声说:“都罢官免职,也罢。”

    “什么?!”

    宁青时从李景修的手里抽出手,不敢置信的问他:“都……罢官免职?!”

    李景修点头说:“本来,应该都杀了。”

    他抬眸看着宁青时,后半句话并未说出来:还是看在他们和王妃是亲故的关系上,才留了他们一命。

    宁青时皱眉,看着李景修说道:

    “王爷…你方才自己都说了,目前还没有证据,怎么能说罢官就罢官?说免职就免职?!”

    宁青时是见过这些清贫学子日夜苦读的。

    求取功名对于世家子弟,只是在上京考试最后五日的殿试上走个形式,但是对于这些寒门学子,却是数十年的苦读,足足要经历三五年的童试、乡试、会试、殿试,才能有机会进入朝堂。

    如今,高高在上的景阳王只一句:罢官免职,就要毁了一个寒门学子的一生,这种事情宁青时是断然不允的。

    “许知远和顾清逸,总有一人是清白的,他什么都没有做,为什么要被无故免职?!”

    宁青时起身,对李景修说:

    “这就是王爷的刚正不阿,秉公执法吗?”

    李景修看着反应激烈的宁青时,也不由得皱眉问她:“事关龙体,本王已经留了两人一命,其他的不可再忍。”

    宁青时冷笑着说:“所以,臣妾还要替那个无辜被牵连的人,对王爷说一声谢谢了?”

    李景修也起身,看着突然发怒的宁青时,问道:“青时,你怎么了?”

    宁青时情绪仿佛不受控制一般,挣脱开李景修握过来的手,拂袖道:

    “宁若白犯错,我虽然不忍,但是我为了景阳王的公正,不去偏颇。

    可是许知远和顾清逸两人当中必有一人是清白之身,王爷如今只一句:罢官免职,你可知,这对于清白那人是何影响?!

    原来,景阳王的公正,也只是对着王公贵族,寒门学子在王爷眼里,不过是一群可以随时取舍的蝼蚁!

    好一个清正廉明的景阳王!”

    宁青时说罢,不等李景修追来,自己就飞身而出,越墙而上,径直从寝室后墙出了景阳王府。

    九思正要端着午膳进来,就仰头看到一抹青衣飞出,一时间都看不清飞出的人是谁。

    “王爷……”

    九思看着李景修疾步出来,问道:“刚刚那人是?”

    “还不快追?!”李景修低声呵斥:

    “那是王妃!”

    九思被李景修的声音震的手上一抖,脚下不敢耽误,立刻飞身去追。

    九思运气凝神的时候,还在对方才轻盈的身影赞叹着:这轻功,真不错!

    等到九思追出去,不到两条街就追丢了王妃时,他才汗流浃背的说道:

    这轻功,倒地跟谁学的,也太快了吧!

    九思在上京找了一整日,都没找到宁青时的身影,他这才后怕起来。

    一直到子时,九思才带着黑甲卫回到王府,齐齐跪在李景修面前,面色惨白的回复:

    “属下无能,没有找到王妃踪迹。”

    李景修单手支颐,缓缓闭上眼眸。

    半晌后,李景修才说:“以青时的轻功,她若真的想隐匿踪迹,你们是找不到的。”

    九思担忧的抬眸问道:“这眼瞅着天冷了,王妃不回王府,又能去往何处呢?”

    “是啊……她又能去往何处呢?”

    李景修低声说着:“九思,你去将许知远和顾清逸请到王府来。”

    “现在?王爷…”九思看着窗外的月亮:子时。

    “是,现在。”

    李景修起身,负手而立。

    “本王再给这两人一次机会,如果当中那人还不知好歹,那本王也不会再心软。”

    九思拱手领命,带着黑甲卫退出去。

    许知远和顾清逸两人风尘仆仆的乘着夜色来到景阳王府,没从正门进入,而直接去了后院给济世堂分出来的厢房。

    厢房内只点了一盏灯。

    李景修一身白色便衣,身披月色,棱角分明的面容被忽明忽暗的烛火照映的晦暗难明。

    “臣,许知远叩见景阳亲王。”

    “臣,顾清逸叩见王爷。”

    许知远和顾清逸走进来,带起了一阵风涌,差一点吹灭了屋内仅存的烛火。

    李景修垂眸看着躬身而立的两人,并未让他们起身。

    “许大人,你是何年去到济世堂的?”

    李景修的声音低沉而幽冷,仿佛是来自地狱的幽冥一般,没有一丝温度。

    许知远一愣,低头回复道:“大约是五年前,臣要去参加乡试,西北大旱,只有西凉的边镇织里才有乡试,臣这才绕路到西凉,借住济世堂。”

    “住了多久?”

    “不足三月。”许知远如实回答。

    “顾大人,你呢?”李景修转眸看着顾清逸。

    顾清逸躬身回禀:“臣也差不多是五年前来到西凉。臣本是江湖游子,不愿入仕,还是到了西凉,见到济世堂的诸位,这才下定决心,要入仕为官,造福百姓。”

    “济世堂的诸位?”李景修唇角勾了勾说:“顾大人可直接说:王妃。”

    顾清逸身形微不可及的怔了一瞬,很快恢复如常的说:

    “王妃当时确实帮了臣不少,臣深以为感,没齿难忘。”

    “王妃帮了你,那宇文祐呢?”李景修再问:“他又帮了你什么?”

    顾清逸镇定自若的答到:“臣与宇文少主不打不相识,敬他是为英雄好汉,莫逆之交。”

    一阵寒风吹进来,厢房内的烛火挣扎了一瞬,还是熄灭了。

    李景修抬手让九思进来。

    “两位大人,宫宴下毒一案,事关龙体,本王不得不防。如今,王妃为两位求情,本王也念着二位和王妃的故交,只能请两位在地牢里暂住几日,待到本王查明真相,自然会放了无辜之人。”

    说罢,九思就上前,对许知远和顾清逸两人侧身作请。

    许知远和顾清逸对视一眼,又抬眸看着李景修一眼,只好先跟着九思下到幽深黑暗的地牢之中。

    李景修疲惫的单手扶额,他沉着眼睛,对九思说:“为两位大人告假,择日再还。”

    “是!”九思拱手领命。

    李景修一个人坐在无灯无烛的房内,暗自皱眉,心中无语的想着:

    宁青时…你这小丫头,还是说走就走,和八年前一模一样。这次,你又要去打哪只大灰狼,还是又要去救谁?

    为着你的善意,本王留着他们二人的官职,暂时扣押在地牢内,如此,你可满意?

    九思说的对,秋日风凉,你气消了,快回来吧,本王就在这里等着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