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科幻小说 > 乌啼记 > 第51章 地底结界一朝破_2

第51章 地底结界一朝破_2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风阻尼器偏离正中心15米的安全范围。每层楼所有的保安们都忙碌起来,呼唤着把室内的人一个个喊出来,离开大楼。大楼外面的消防人员接应着把没有个人交通艇的人员安排上了消防艇离开到其它地方。

    挂接风阻尼器的粗大的钢索开始发生扭曲。侯建勇把最后一个餐厅里还在淡定地看海的客人推出了门。只听咣铛一声巨响,巨大的阻尼球砸穿了88楼天井的钢化玻璃护栏。

    大楼严重倾斜,全部电梯已自动关闭,所有人员进入消防通道楼梯往下奔去。

    当侯建勇最后一个踏上消防艇的时候,身后的大楼发出一阵阵脆响,大楼的玻璃幕墙发出挤碎和拉裂的嘎嘎声响,一片片玻璃坠落下来。

    身边有一个少妇模样的女人哭了起来,“菜菜,我的菜菜,我的菜菜还没有出来呢……”

    侯建勇惊道:“菜菜是谁?还有人在里面吗?”

    旁边一个男人道:“是她的一条狗,一条纯种的日本秋田犬,非常可爱。”

    “哦,”侯建勇松了一口气道,“狗都很聪明,有可能已经跑了吧?”

    “没有,它一定还在里面,没有看到我,它是不会独自跑路的。” 女人已经哭得梨花带雨,看得出她对狗狗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和百般不舍。

    大楼的玻璃幕墙整块地落了下来。“我们赶快离开这里!”消防员迅速启动消防救生艇,“轰”的一声驶了出去。

    “你走之前有看到它在哪里吗?”侯建勇问。

    “我和大伙一起跑,哪也看不到它,泥菩萨过河,哪还能顾得上找它。”

    “这样吧,你到我这边登记一下联系方式,如果有它的消息,我会告诉你。”

    “现在只能这样了。”

    “你叫什么名字?”

    “郭美丽。”

    “电话?”

    “咔咔咔——轰隆隆——”随着一声声奇怪的极其刺耳又令人难受的声音,大楼已在身后轰然倒塌,溅起数十米高的大浪向救生艇涌来。 刚刚还高耸入云的高大塔楼转眼间已被海水吞没,底下的裙楼被砸毁一大半,激起漫天的烟尘和浪花。

    救生艇开足了马力,极力地驶出危险波及的区域,哗哗的排水声和轰轰的电鸣声交织成一片,掩住大楼倒塌和其它一切声响。

    郭美丽出神地望着那已经消逝了大楼的天空,突然发出惊讶的叫喊:“你们看,那是什么?”

    其时众人也都在看着这惊天动地的一幕,只见一股利剑般的喷泉从裙楼底下向高空中喷射而出,越来越高,越来越高,几乎达到与已经倒塌的原先的大楼差不多的高度。

    “是喷泉!”

    “好壮观的喷泉呀!”

    巨重的楼体压塌了被海水掏空的地层,地基顺势下挫,造成了本次大楼直接倒塌。海水找到了势能突破口,喷泉从被地基刺穿的地底激射涌出,射向天空,激流越来越大,喷泉也就越来越高,泉柱越来越粗,直到把裙楼整个的掀翻开来,喷泉也慢慢地下降,但翻涌的浪花逐渐地在抬高整个城市的地面水位。直到与堰围坝外的大海平齐才会停止。

    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的舰底被穿了个洞,它确实没有沉没,而是被淹没的。

    据事后统计,本次大楼倒塌除了一条叫菜菜的狗失踪外,未造成人员伤亡。侯建勇记大功奖励。人们也由此意识到,堰围城这种城市形态已经走进了尾声,安全隐患无处不在,最后的告别已无可避免。

    ————————————————

    蒋玉奇看着电脑上的青藏高原的地质结构图,又不断翻阅重力场数据,感觉到一些迷茫,粗看没有太大的问题,但计算结果总是不尽人意。这一地区的地壳厚度是世界之最,地质的复杂程度也同样是世界之最。蒋玉奇拿起茶杯,深深地呡了一口浓茶,在一股茶香和苦味里陷入了沉思之中。

    几百年来,人类对宇宙探索的目光越来越远,越来越深刻。从咖利略看清了月球的环形山开始,科学家们发展了各式各样的深空探测设备。从哈勃太空望远镜到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再到云眼射电望远镜,到我们月球基地的高明太空望远镜,人类可以探查宇宙的范围已接近200亿光年的距离。看过宇宙中无数的恒星,也发现了数以万计的系外行星。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我们还能看得更远,看得更清楚。我们的实物探测器已经到达太阳系边缘正在穿越柯伊柏带,向奥尔特星云进发。我们在三十年前已经实现了载人登月工程,月球开发形势大好,载人登陆火星计划也正在进行中。

    然而,非常遗憾的是,对于我们脚下的这颗星球,我们能看清脚下的地壳却还不足一千米。一千米以下的地方,对于地质探测来说,都是极为艰难的。用现在最高科技的卫星探测设备,用引力波重力场数据也只能推算出一个模糊的影像而已。科学是精确的,而不应该如此模糊。《地心游记》那么天马行空,那么无所不能只有人类的想象力才可以做得到。已经开发多年的地下城,最深处目前也仅仅只到达地表下352米而已。真可谓“上天有路,入地无门”。

    对人类最有益最实用的探求,不在外面,而在里面。不在太空,而在地心。因为哪里离我们最近,哪里才是家园。外太空的一切是虚空的,是极其长远的,人类还没有做好移民外太空的准备;地球上的一切才是实在的,是迫在眉睫可以实现自我保护的。向外多探索几光年,不如向内多走进去一米。

    世界超深井技术的应用在石油勘探领域已经比较成熟,我国最深的石油探井已达到9862米,比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还要深1014米,而世界上最深的石油探井依然是俄罗斯在库页岛创造的12345米odoptuop-11油井。地层的复杂性和底层温度逐渐升高使得在8000米深的定向井中,钻具“软得像面条”,钻井存在工具造斜能力差、摩阻扭矩大、井眼轨迹控制难度大等特点。要想在更深的地层中打通隧道和建造地下城,难度更是呈现几何级数式的攀升。

    地质界对青藏高原一直有一个谜,那就是在阿尼玛卿雪山之下存在着的巨大地底空间,甚至有地下海洋的存在,这是一个面积达到1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世界,相当于两个渤海的面积。广阔的地下空间正是建地下城的最佳场所,一旦突破地层障碍到达这一空间,那么将是比目前使用钻井技术和盾构机掘进不知要提高多少倍的效率。蒋玉奇根据重力场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让人疑惑越来越多,要想确定这一空间,必须要进入到空间里面才能明确。蒋玉奇打开文档,写下《关于推进地下城建设、打通青藏高原地下通道发展核心超级地下空间的建议》,提案报批。

    没想到提案的批复很快,上交才三天时间,已经下达批复指令:请按建议执行,酌请相关科研部门着手解决技术难题,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攻克难关,打通空间要道。这是特殊时期对关系人类未来的重要提案采用特殊流程的原则。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