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巅峰问道水火情
全球地下冰甲烷的释出导致的温室效应致使喜马拉雅山脉的雪线平均海拔于今年上升了近300米。根据目前的速度,再过不到五年,全球的雪山和极地冰川都将在地球上永久性地消失。目前被洪水淹没的土地永久性变成海洋,还将继续扩大,地球村正变得越来越小,人口越来越拥挤。
空天信息幻云研究院和华夏国家天文台联合俄罗斯气象研究院的50多名科考队员齐聚青藏高原,展开被命名为“巅峰问道”的全球高原和极地气候变化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本次科考将在珠穆朗玛峰科考大本营以及东西伯利亚的北冰洋地区两地分别同期进行。
覃正阳身着羽绒服,随科考队前往珠峰大本营。天文专业和气象专业跨领域跨地区合作已经成为常态,以便更好的对整体状况有更全面的和创新性的认知。从日喀则出发,进山公路蜿蜒曲折,大雾弥漫的极端天气里出发。反正现在也没有不极端的天气,没法择日,只有选定日子就出发。幸好性能优越的越野车早已实现了l5级自动驾驶,比人工驾驶安全可靠得多。十几辆越野车组成车队满载着科考队员在风雾交加的冰封道路上艰难跋涉着。
覃正阳对越野车上的其他科考队员道:“你们觉得今天如此异常的全球极端气候,如果我们早做防范,本来是不是有机会可以化解?”
气象研究员文岁寒连连摇头道:“不可能的,怎么可能化解得了?大自然的规律太可怕,人类太渺小,人不可能变得了天。”
“其实从1788年第一次产业革命到今天才不到两百八十年。而前面两百五十年里我们人类就只是把地球平均温度抬高了将近一摄氏度而已。要知道地球上的气温本来就是波动的,可是它的自然波动周期极长,几十万年乃至几百万年,才发生一个波动周期。但近一万年内总的波动方向是制冷,地球应该会逐渐形成冰河期。只是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化反向而行。”
“可是人类在工业化以后迄今短短数百年,到本世纪初就快速把地球气温抬高了1度,其速率已经是自然地球气候波动的几千倍以上。世纪初的平均气温升1度时,相比于现在的变化幅度来说当然不算多。那时候如果我们全人类团结一致共同抵御改变的发生,或许不会导致现在的局面。但早在上世纪中叶,100多年前的时候,气候的变化就已经引起了科学家的警觉。到本世纪初人类都没有任何动作,到后来就更无法改变了。”
“世界各国首脑都参加了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也达成了气候协定,如果认真履行的话。”
“人类都是自私的,有的国家压根不打算认真执行气候协定。”
“哥本哈根大会就讨论过两摄氏度的问题,科学家早就知道如果人类把地球气温平均气温抬高两摄氏度以上,那么存在于西伯利亚冻土下和北极浅海下固态甲烷物质,就会从固态释放为气态进入大气层。而甲烷的温室效应可以达到二氧化碳的三十倍。换句话说,如果人类把地球平均气温抬高两摄氏度以上,那么固态甲烷这个定时炸弹就会爆炸,人类从此就没有解决气候异常问题的任何可能了。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是扭转气候危机的最后机会。”
“巴黎协定是第二个机会,但漂亮国还退出了。气候正常本来应该是一非常重要的人类共同愿景,事实证明要达成世界共识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碳中和指标连发达国家都不愿意执行,而对那些急于发展的南美洲、非洲、阿拉伯各国来说更是一纸空文,要知道他们这些国家的工业化那时候才刚刚开始。”
来自俄罗斯的气象专家卡奇耶夫斯基用拗口的中文说:“我的博士毕业论文就是如何应对温室效应灾害的课题,当时就有计算过,如果要打断这个气候变暖的进程,至少需要把人类那时候所有的工厂及其工业产品包括汽车飞机关停70以上,根本办不到,想想都不可能,不增加都不可能,关停更不现实了。”
文岁寒道:“我们国家那时候也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东西方阵营相互合作却又抗衡竞争趋于白热化,我们还是偏弱的一方,谁也不可能为了不可知的碳中和目标自废武功。”
覃正阳无奈道:“所以人类早已失去了解决气候异常问题的前途。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有找到如何应对气候异常的办法这一条路可以走。”
文岁寒道:“现在看来,办法很有限,除了地下城可以躲避外。”
卡奇耶夫斯基说:“现在西伯利亚以及青藏高原冻土层里的固态甲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释放进大气层里,要改变气候状况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我们这次的观测任务也就只能看看最后会糟糕到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