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炎龙降野人遗踪_2
难道书里还有什么隐匿的文字吗?再仔细翻看时,一个略微泛黄的信笺从某本书中掉了出来落到地上。用这种古老信笺的那都是父亲辈爷爷辈们儿时的回忆了,在信息化高速公路开启以后,信纸信封邮票那些东西早就成为了历史,自己也只在电视剧里看那个年代的人用笔写信。儿时在幼儿园里被教育给长辈写个贺卡,模拟一下老时代的信笺,仅限于写几句祝福语什么的,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
陆秋鸣弯腰正要从地上捡起信笺来去看。手指刚触到信笺,手好像被电触了一下。其实信笺并没有电,而是陆秋鸣被信笺上的字惊呆了。陆秋鸣用颤抖的手拾起信笺,颤颤巍巍地拿着信笺看,只见信笺封面上面写着几个字:陆秋鸣启视。
这字自然就是屋里的老者写的,但这是什么时间写的?他怎么知道我会跌进这溶洞里来?又写了什么给我?陆秋鸣只听到自己的心呯呯地跳动着,紧张的心情激动得仿佛心脏都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了。
陆秋鸣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然后打开了信封。里面就两张纸,墨笔字迹行草皆备,金钩银挑自成一体。只见上面写道:
“九洲大地,人所共知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然均不含此地。此地既为洞天,是洞天中的洞天;亦为福地,乃福地中的福地。其含天地之孕化,集宇宙之灵气,得山水之精华,化生息之妙道。鸟至为精,兽至为妖,人至为仙。
“炎龙降世,世必大乱,人为蝼蚁,生灵涂炭。得此灵地,可避世殃。巍巍华夏,经典世袭。《易》为群经之首,用之可治乱世,开万世太平。《道德》为人之根本,得之成圣成贤,羽化而登仙。《金刚》为释家法本,悟之了生脱死,出离三界。三经和合,无往而不利。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今之注释者,多有偏颇,各家各解,不若自解。倒背如流即知其义所在,依义而行,知行合一,得神通自在,自不在话下。上达兜率之宫,下探地府幽冥,可齐天人之福,能知过去未来。区区溶洞,进出自如,何足挂齿哉?
“知而不行,恰似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行而不知,正宜坐而悟道,通达神明而后行之。若其不然,唯有四处碰壁,徒增崂山笑耳。”
一页看完,陆秋鸣暗暗称奇,真的是遇到能知过去未来的得道高人了。难怪信封上直接写上了陆秋鸣的名字,并让自己依经典悟道求得出路。翻看第二页,上面是一首打油诗和一首法偈。
“我本寒山子,俗世无所依。杳闻寒山道,入此清凉地。食花长精气,饮水通神奇。累年无日月,寒暑秋度几。生于解放前,今岁百又十。妙道自然成,逍遥此生意。昔日野人踪,今成旅游地。既为自了汉,无言默菩提。不念功德名,守山护洞此。风水轮又回,吾知大限至。汝为有缘人,坐念传法偈。
“偈曰:
沙门别传无一物,本自光明本自归。
静极生动唯一息,一息气极神通尾。
尾首相连即身宇,身宇还虚宜无为。
绝情谷底待有情,有来无回无不回。”
陆秋鸣再次吃惊不已,老者自称寒山子,就是唐朝著名诗僧寒山,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诗中老者说自己生于解放前,活到一百一十岁,那么圆寂也没多久,那么寒山子不应该是老者的名字,而是贫寒的山里人的意思,或者也可以理解为是前世的诗僧寒山子轮回再来,其分身到此度化有缘人。
万万没想到的是,居然以前在炎龙降流传甚广的野人行踪是真的,其实就是有人看到过这位老者出没山里,但老者只顾避世,并不想和众人见面,一心只想守山护洞,对功名利禄自是弃之如敝履。他甚至连敝履都不需要,一双光脚却也留下了被人发现的脚印。但他只要不出洞去,也没人发现这处洞穴,专家们没有更多证据,那么炎龙降存在野人的说法自然而然又被否定了。
看来自己误打误撞进入这个溶洞,冥冥中自有天意。按诗中所说,这溶洞之中,有可以食用的花,水也可以直接饮用,那么自然就不用担心吃喝的问题,饿了去采野花吃,渴了喝湖水就好了。
信上内容大概的意思都弄明白了,法偈的句子让人一头雾水,就边修边悟吧。陆秋鸣为自己感到庆幸,也对这个溶洞感到更好奇了。这可真的是一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风水宝地。无论世界上发生了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里面至少是可以保证安然无恙的,而且还可以修道成仙。而那些出没炎龙降的白化动物,大多是溶洞批量生产出来的非精即妖了,难怪都聪慧异常,能懂人语,智商堪比人类。当然这些妖精和影视剧里的妖精还是有点差距的,不可能幻化成人形,但其白态仙姿无不灵性十足。
溶洞里没有时间概念,一切只有靠自己感觉,做什么事大概要多少时间,自己做了哪些事,时间长了,就不再去想时间这概念,无论多长时间,一切好像都没有变化,只有碧绿的湖水和静静生长的植物。除了还有各种各样的白色动物发出的声音,就没有其它任何声音了。时间好像静止了一样。
陆秋鸣在湖边找了一个地方坐了下来,盘腿而坐,静静地去悟那首法偈。首先需要静下来,平缓气息做到静极,直到忘记了来时的路,忘记了溶洞,忘记了自己,忘记了空间和时间的存在……仿佛可以一直坐下去,永远不会醒来,就像那位逝去的老者一样。
“啊——啊——”
直到听到一声乌啼,陆秋鸣马上醒了过来。站起身来循声找去,在湖边浮出水面的一块石头上,一只黑色的乌鸦正是婉约。
“婉约,是你吗?”陆秋鸣看着眼前的黑色乌鸦,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快告诉我,你是从哪里进来的?溶洞有出入口吗?”
婉约摇摇头,它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进来的。
“你带我去你进来的地方。”
婉约后退了两步,差点掉进水里,站好后用眼直瞅着陆秋鸣,表示很迷惑。它确实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自己就在这里了。
“你自己也不知道?这就奇了怪了。”陆秋鸣嘀咕着,但心里突然明白这个溶洞一定有什么玄妙之处,让有缘进入的生物进到里面,等到需要离开的时候,一定也会有机缘离开这里。
“对了,我背包里还有些吃的,都给你了。”陆秋鸣道。
说着,把背包里吃剩下的干粮都拿出来扔给婉约,婉约自己嘴脚并用撕开方便包装啄食了一些。
“吃饱了喝些水,你去找你的同类玩吧,有什么新发现来告诉我。”
婉约哇哇两声,看看陆秋鸣便往森林里面飞去了。
陆秋鸣也觉有些饥渴,便俯身掬起湖水就喝,湖水清甜,入喉后冰爽清凉之感沁心入脾,精神不禁为之一振,饥渴感马上就消失了。于是继续盘腿打坐起来,现在能做的只有静下心来悟偈找到“无不回”的法门。不得不说这处溶洞真是天然修道修仙的最好地方,密闭的岩体山穴隔离了世俗的一切烦恼,清幽的环境可以让人一念不生,这里的空气和水可以很快洗去身上的污垢,包括肉体的和精神的。一打坐下来,用最普通的观息法门就马上让人安静到极致,直至呼吸若有若无,止息内观即得定,入定后玄妙幽门便渐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