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畏罪潜逃
很长一段时间,萧澜旗都没有如此安稳地睡过了。
春雨落了一夜,早上便已经晴朗起来。
樱桃来到萧澜旗的房间,帮助她梳洗打扮,早餐已经备好,放在三人昨日共进晚餐的餐桌上。
“程墨黎还没有起来么?”萧澜旗问道。
“大概是有什么事情出门了,”樱桃答道,“昨夜落雨,小王爷许是想听您房间的声音,都没关窗,我早上去时,屋内一片狼藉。”
萧澜旗回想,昨日二人谈话后,瞧见他是关了窗的。
大概是夜晚风大,又吹开了。
“樱桃,昨日程墨黎说,近几日会有信送来,你帮我瞧着些。”
樱桃点头,“小姐放心,一只苍蝇飞进来我都盯得住。”
程墨黎昨日才告知萧澜旗,程陆之所以没有陪他一路来京城,是因为他让程陆去了江南,留在战白身边。
每隔半个月,便要快马加鞭往返于京城与江南之间,战白会修书一封,告知萧澜依的近况,掐指一算,这两日便可收到书信。
只是程墨黎今日一早便出去,始终都没见到人,有些蹊跷。
萧澜旗忽然想起一件事,迟准。
于是命车夫立刻去迟府打探消息。
昨日经历了太多,已经把迟准的事情忘记脑后。
程墨黎那一剑并未伤其要害,大抵是不能丢了命,也不知他何时才被人发现,现在状况如何,若是陛下知道此事,是否会重责程墨黎。
迟准现在可谓朝廷的红人,程墨黎这一剑,甚至是为了萧澜旗,很难不遭人诟病。
萧澜旗人在家里,心却七上八下,坐立难安。
直到车夫回来报,说是迟准被发现时已经因为失血过多昏迷了,好在没有生命危险。
家丁因为听闻三人之间的感情纠葛,没有靠近书房,后来寇青青来寻迟准才发现人昏倒在书房。
寇青青把府上的家丁都责罚了一遍,因为他们办事不力,连自家主子受了伤都没有及时发现。
看到迟准苍白的脸,她哭的昏天暗地,梨花带雨。
今日早朝,朝廷也炸了锅。
往日宁静的朝堂,也忽然变得波涛汹涌起来。许多文官站出来责骂程墨黎仗势欺人,闯迟府,伤迟准,这是在挑衅京城,挑衅丞相府,挑衅朝廷。
武官大都是从程前手底下当过兵,此时不占理,也不敢言语,只能在背后议论,这程墨黎冲冠一怒为红颜,还是萧驰之女,程家怕是走到了尽头。
究竟是否应该倒戈相向,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朝堂上拿不定主意,低着头,躲避这场争论。
陛下双目微闭,任由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唇枪舌剑,不言语,也不阻拦。
最后悠悠地问太子,“太子,此事你如何看得?”
百官停下争论,齐齐将目光投向太子。
人人皆知太子与程墨黎熟络,走的近,此时此刻能够将这颗烫手山芋送到太子手上,他的回答便显得尤为关键。
太子面对满朝文武的目光,竟出奇的冷静。
他站起身来,朝陛下深鞠一躬,又向百官深鞠一躬。
百官惶恐,连声道“使不得。”
太子轻轻开口,“不日便是春闱,是我朝挑选人才,入朝为官的好时节。”
众人不解,这与程墨黎伤迟准一事有何关系。
“程墨黎受我邀请,任职尚书堂,我曾领略过他与学子对弈,作诗,策论,无人能出其右。”
有人点头,有人迷茫。
“程墨黎有才华不假,伤人也是真,难道有才之人便可以随意杀戮随意惩戒么,更何况迟准是御史台长官。”
“诚然,程墨黎伤了迟准一事不假,却情有可原。”太子继续说道,“我从不屑儿女情长,但是程墨黎此番行事,却只为一人。”
知晓之人摇头,一些未听闻风声之人互相交头接耳。
程墨黎此番,却是在程前的默许之下,究竟是程前如此放纵,还是有意挑衅朝廷。
“程墨黎先是拒绝了父皇赐婚,伤害了三公主,又因为罪臣之女刺伤迟准,功过难以相抵,我虽有心为其求情,此刻便已无法开口。”
“既是太学堂的师者,那么便留至春闱之后再罚吧,不要影响了学子考试。”有人开口。
“就是就是,听说那迟准伤势不重,既然是儿女私情所致,并非有意挑衅朝廷,倒也不必急于此刻。”
“他北平王府还在,跑了小子,还能跑了老子不成?到时再向那北平王兴师问罪。”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
太子未说一字求情,倒是让别人说了出来。
太子缓缓后退,坐在自己的椅子上。皇帝侧目注视太子,面容已不是曾经的青涩。
太子生母是齐妃,太子三岁时因病逝世,便寄在皇后殿里抚养,皇后无所出,便也对太子极好,太子五岁时,皇后诞下一子,从此太子再难得恩宠。
皇后一族对皇权虎视眈眈已多年,总想着把太子拉下来,让自己的二皇子上去。
太子也“争气”,不学无术,屡屡犯错,触怒龙颜,若不是皇帝念及与齐妃的旧情,才多次将废储的念头打消掉。
但是,此番言论,很明显那太子与程墨黎走的近。
如果程前能够支持太子,如果太子能够一改往日散漫的性格,如今日这般有智慧,那也不失为一件小事。
只是,如果程前觊觎皇位,那以太子一己之力,是否可以保全自己,保全朝廷,他并不知晓。
御史台的王向北来报,程墨黎不知所踪。
朝堂之上再一次交头接耳。
“好了,今日便散了吧,”陛下摆摆手,“此案交于太子,御史台全权听从太子指挥吧。”
他需要看太子的表现,
也需要看北平王府的表现。
萧澜旗没有等到程墨黎,没有等到信,等到了带兵搜查的王向北。
想到前一日程墨黎的话,萧澜旗并未与王向北过多的交流,二人心照不宣,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院子小,一搜便知,程墨黎不在。
程墨黎畏罪潜逃了,不在京城,不在清河州。
萧澜旗也再也没有等到程墨黎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