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调查
罗世襄坐在办公室里,盯着那只皮鞋看。
这是一只德国产的迪福高档皮鞋,大牙边,电木根,牛皮鞋底,鳄鱼皮面,罗世襄从来没穿过这样的皮鞋,但就从材质和做工上他也能判断这双鞋不便宜。从工段长的口里知道,这一定不是工地的人穿的,可就这么好的一双鞋,怎么会出现在焦同生的死亡现场呢?虽然这个世界有无数种巧合,兴许就是谁脑子抽筋扔进水坑的呢,但直觉告诉罗世襄,这只鞋的背后必定大有文章。
想到这儿,罗世襄叫上小苏拿着这只皮鞋直奔平原市最大的苑陵商场进行走访。
顺着商场的指示牌,两人来到了三楼男装,围着商铺一家一家的寻找相似的皮鞋。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几乎转遍了整层商场后,罗世襄果然发现了一个精品男鞋专卖店里有迪福男鞋售卖。
罗世襄走进专卖店,向店员亮明身份后把皮鞋递给店员:“麻烦您看看这只鞋,是不是你们专柜卖的。”店员接过来皮鞋,反复看了看,点点头说:“我们这儿确实有这款。”罗世襄又强调了一遍:“那能不能确定是你们卖的?”店员皱了皱眉头:“这个不好说,这个鞋好几个商场都有。”罗世襄想了想又问:“这款鞋销售量大吗?”
店员想了想,转身从柜台里拿出一个销控表翻了翻说:“倒是不大,这个鞋是鳄鱼皮的,我们专柜就要1600,其他家卖的也差不多,因为比较贵一个月卖不了几双。”罗世襄伸手拿过销控表翻看了几下,看到上面每个月的数据基本都是个位数:“这个鞋在这儿卖了多久了?”“两三年有了吧,反正我来这儿干这两三年这种鞋一直就有,再往前有没有我就不知道了,回头你可以问问经理。”罗世襄点点头,把销控表递给小苏:“把能查到销售时间的记下来。”小苏接过销控表掏出了笔记本趴在柜台上抄写。
罗世襄依着柜台看了看专卖店的陈设:“如果让你们回忆最近有谁买过这种鞋,你能想起来吗?”店员眨眨眼说:“最近个把月的可能还行,再往前就想不起来了。”
罗世襄抬起头四处看了看,不远处的走廊有个监控探头,顺着探头的监控方向正好能看到这个鞋店的情况,罗世襄谢过店员带着小苏朝商场监控室走去。
到了监控室,罗世襄让保安经理按照迪福鳄鱼鞋的销售时间调取监控录像,保安经理看起来有点心虚,磨磨蹭蹭的一边操弄电脑一边絮絮叨叨的解释:“警官,咱商场设备现在正准备更新升级,这之前的确实不好用,老出问题……”“我们知道,你别说了赶紧找吧。”小苏有点不耐烦了。
保安经理打开监控记录查看,可刚翻了两条电脑就出现了蓝屏,保安经理尴尬的转过头对罗世襄说:“警官,就这些了。”“就这些了?”罗世襄显得很失望:“不是说有三个月的记录吗?”保安经理指着电脑屏幕说:“这电脑太老了,硬盘根本不够,存不了几天的,还经常坏,一检修就好几天的没有监控,其实说白了,我们这监控主要就是吓唬吓唬小偷,看不了啥东西。”罗世襄气得敲着桌子训斥道:“你们这么大一个商场,是治安重点单位,商场安全建设规程规定必须要配备监控摄像头,并保证能有效运转正常使用,我今天要不来你们要糊弄到什么时候?”保安经理吓得赶紧站起来:“警官,我这就跟我们总经理汇报,让他加快审批,尽快更换,我保证,您下次来看,绝对是好的!”“下次来看还有个屁用!”
罗世襄跟小苏沮丧的走出监控室,留下一头雾水的保安经理呆呆的站着。两个人一边往电梯走,小苏一边看着手里的那只迪福鞋说:“这只鞋看起来挺新的,要不就先找监控里那两个买鞋的排查一下?”罗世襄从包里拿出水杯喝了口水,想了一下点点头:“有枣没枣先打一杆子吧,但鞋底磨损较轻不能证明就是新买的,也很有可能是早就买了,只是平常穿的少。”小苏有点失望了:“就算找到这只鞋的主人,也不一定跟案子有关,各种巧合都可能发生,那这样看还挺渺茫啊。” 罗世襄把水杯放回包里,笑着安慰小苏:“哪有容易破的案子,又不是过家家。”
罗世襄跟小苏准备下电梯,路过刚才的鞋柜专卖店时,罗世襄无意中看见展柜上摆着一个迪福礼盒套装,里面摆着一双迪福鳄鱼皮鞋和一条鳄鱼皮带。罗世襄停下脚步想了想,返身又走进店里。
看到罗世襄又来了,店员不解的望着他:“您还有事?”“哦,”罗世襄指了指套装礼盒:“麻烦我再问一句,你们这个迪福鳄鱼皮鞋是跟这条皮带一起搭配销售的吗?”看到有顾客走进来,店员眼神立刻飘到顾客身上,有点敷衍的回答罗世襄:“不一定,这个是套装礼盒,鞋和皮带都可以单卖的。”“那单买的多还是买礼盒多?”店员瞄着顾客,脚步下意识的朝那边挪动着:“套装会稍微多一些。”“为什么套装好卖?”罗世襄也跟着挪动脚步继续打破砂锅问到底。
店员觉得罗世襄这样耽误了自己的生意,回话多少有了点不耐烦的成分:“咱这种鞋比较贵,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买来送礼的,礼盒比较体面,另外,这鞋如果单卖要1600,皮带900,礼盒总共2100,便宜400呢,也比较划算,明白了吧?”
罗世襄似乎根本不在意店员的情绪,依旧笑嘻嘻的说:“这样啊,麻烦您给我拿一条皮带看看。”店员翻了罗世襄一眼,不情愿的拆开一个包装,拿出一条皮带递过去,自己赶紧跑去招呼顾客了。
罗世襄拿着皮带仔细的看了看对小苏说:“小苏,把这条皮带拍张照片留个底吧,兴许有用。”
回到派出所,罗世襄立刻拿出从证物科调取的焦同生的举报材料,跟小苏一页一页的翻看起来。
这些材料就像焦同生的一篇内心独白,大多数都是语言的控诉,爱党爱国大道理的宣讲,对公平正义的呼喊和祈求,对国有资产流失的痛心疾首,对贪污腐败的咬牙切齿,很难找到客观理性的证据论证,基本上是废纸一堆。
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小苏直起腰活动活动颈椎:“头,基本对比完了,跟之前提交信访办的资料基本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证据。”罗世襄看着焦同生的举报材料发了会儿呆:“有没有可能是谋害焦同生的人,把重要证据拿走了?”“有这种可能。”罗世襄放下手里的钢笔看着小苏说:“那这个证据就很重要,这个证据指向谁,谁就很有可能是谋害焦同生的人。”小苏点点头:“那我们要不要再找老侯和老杨仔细询问一下?”罗世襄停顿了一下:“已经找他们聊过了,我觉得有价值的信息不多了,我倒是觉得可以再找林兰聊聊,让她再好好想想有没有什么细节疏漏了。”
小苏一听又要去找林兰,一百个不情愿:“我可真不想找那个大姐聊,看见咱们跟仇人似的,句句带刺。”罗世襄呵呵笑了:“当警察,这种事还不经常,咱不带情绪,把事办了就行。”小苏一边收拾材料一边说:“来来回回念叨什么你偷了他老公的人生,跟祥林嫂似的,真够烦的。”
罗世襄怔了一下,站起身走到窗户边,看着若隐若现的月亮叹了口气:“人这一辈子,有时候命运转折就一刹那,不能说我偷了还是没偷,因为没发生的事有无限可能,林兰只是选择了一种他期望的可能去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