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辽阔的大地
1946年1月1日,革命军开始北伐,革命军的北伐计划是由a、b两大作战集团军群从两路同时北上,解放整个南方地区。
这次的方案是由“中央委员会”所决定实施,并有“作战综合指挥部”、“作战参谋情报部”、“国家安全总局”三大部门联合指定作战方案。可以说这次的行动规模空前雄厚,财政开销几乎达到了20亿资金,几乎掏空了沂州的家底。
“要么前进,要么死亡!”
这是北伐开始前的宣告,也是众官兵的信念。
第18集团军是b作战集团军群的先锋部队,由第6轻装步兵师、第4重装步兵师、第七装甲师、第101山地步兵师、第24炮兵旅,再加上后勤部、医疗部、通讯部等重要机关组成,而第18集团军军长由老将“杨威南”中将担任。
杨威南是革命军的一名老将,45岁,早年就已经投身革命,拥有27年的革命资历,同时,他也是非常可靠的指挥官,在军中的指挥才能排名第三,他的作战理念一直遵守一个原则:“进攻,进攻,消灭敌人。”是他的作战宗旨。
在行军途中,杨威南乘坐一辆82式吉普车缓慢的前进,他无聊的仰望天空,大雁成群的在空中翱翔,这个场景显得十分壮观壮观。
“军长同志,你是在休息吗?”
坐在他旁边的军官是第18集团军的副参谋长“黄克锵”,年龄21岁,是一名年轻的军官,“上校”军衔。虽然是高级军官,但是褪去军服的他,还是女兵眼中的“英俊的小帅哥”,他的面容显得十足的温柔。
“是啊,休息可是非常重要的。”
杨威南虽然坐着,但以棕褐色为主、红色为辅的将军服,平整笔挺地紧紧贴在他那匀称的肢体上,戴着带有红色条纹、军徽的大檐帽,益发显出精悍干练的刚阳之气。
“据可靠情报,敌军已经从莱阳撤退了,但是他们撤退的同时也进行了焦土政策,他们打算与我们打消耗战。”
“看起来是的,没想到让那个贵族小子预料到了,看起来他确实对敌军的行为掌握的一清二楚。”
杨威南点了个香烟,这只香烟盒上所绘制的是一副天马,因此被称为“天马香烟”,这幅香烟诞生的原因是为了快速提升沂州的经济,由于这幅香烟的价格是由政府管控,因此价格比私人工厂生产的香烟比较便宜,受到了沂州老百姓的喜爱。
大概过了1个小时以后,第18集团军已经到达了莱阳城下,开始有组织的进城,打头阵的是第6轻装步兵师。
第6步兵师进城以后发现四周已经是一片狼藉,到处都是被大火烧毁的遗迹。部队随后开始四处寻找百姓的踪迹,但是连一个人影都没有发现。
“看起来敌军已经知道了我们的到来,已经撤退了。”
担任第6步兵师师长“文杰”若有所思的想到。
文杰,年龄22岁,大校军衔,平民出身,早年被派往东德尔瓦陆军军官学校学习,由于在学校参加战争模拟考试的时候带兵迅速,可以快速的击败对手;再加上他拥有着雪白的白发,因此有着“白色之鹰”的称号。
“吩咐下去,城里安全,部队可以进城。”文杰向通讯员命令道。
“是,师长同志!”
收到消息后,第18集团军顺利的进入莱阳,而且是兵不血刃,零伤亡的情况下。占领莱阳以后,部队开始休整等待新的一天的到来。
……
撤离莱阳的守军退守到了金陵,金陵作为大周的第二大都城,自然受到了朝廷的重视,迅速调集了帝国军6个镇的兵力组成了一个合成镇支援金陵,这支军队的人数有70万人,当时时任内阁首辅,帝国宰相“李璇夜”说过,“这支军队会让叛军有来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