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外星探测器
冷湖火星营地的教室里大家围着贾雯雯继续听她讲奥陌陌:
“当在夏威夷的全景巡天望远镜和快速反应系统刚记录下奥陌陌轨道的时候,天文学家便发现它移动得很快,2017年10月19日奥陌陌在距离太阳1au 时,相对太阳的速度达到了惊人的49公里每秒,通过逆向的轨迹可以得到奥陌陌在相对太阳的轨道近日点,2017年9月9日时的相对太阳速度竟有8771公里每秒。
如果这些数据不能给人以直观的感觉的话,那你只需要明白以这个速度计算,奥陌陌相对太阳的轨道离心率是120,它的移动速度是我们在太阳系内测到的天体中最快的,这个速度也意味着奥陌陌有足够的动能离开太阳系进入星际空间。
换言之,以太阳为参考点,奥陌陌的飞行轨道是双曲线轨道,据我们有史以来的观察发现没有任何一个已知或者未知的太阳系内天体,能凭借自身引力走出这样的双曲线轨道。
它是人类观测到的太阳系第一个访客。“奥陌陌”(oumuamua) 正是夏威夷语里侦察兵的意思,独特的编号也是“星际天体”(interstellar)的首字母。随着更多的天文望远镜加入到奥陌陌的观测队伍中,这位星际访客却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谜团。
和太阳系内所有观察到的天体一样,奥陌陌自身不发光,我们完全依靠太阳的反射来观察它,但奥陌陌反射的亮度浮动很大,大到让人不敢相信。
天文望远镜里,奥陌陌呈现出有近乎两倍的亮度变化。就像一个物体正面和侧面的影子不同一样,一般观测到不规则的外形自旋的天体,他的反射光会有一定的浮动。但奥陌陌几乎两倍的亮度浮动意味着这是一颗至少长宽比超过十比一的天体,这在我们观测到已知的天体形状中也是头一回。
而比亮度大幅度浮动更值得注意的是奥陌陌反射光浮动的不规则性。奥陌陌亮度变化非常随便,连续观察下来发现亮度变化只有大致趋势并无稳定规律。
这一点非常奇怪,我们知道月球顺着稳定的轨道环绕地球运动,所以才能看到有规律的月圆月缺,而奥陌陌的不规则亮度浮动表明它不仅在轨道上自旋,还在以大约73个小时的周期围绕着多个旋转轴作花式翻滚。
其实前期观测的过程中没有发现奥陌陌有任何彗尾,便以小行星编号为其命名a/2017 u1。但是,继续观察下去的时候,天文学家发现奥陌陌离开太阳系的速度比计算的要略微快了一些,那岂不是说,奥陌陌还能自己加速?而这种现象对只依赖引力改变速度的小行星是无法办到的。
同时斯皮策空间望远镜的观测将奥陌陌的大小数据缩小到140到440米之间,如果奥陌陌是一颗彗星,那么接近太阳时升华的气体,就能像推进器一样为这颗质量不大的天体加速,这足够解释它的为什么突然加速和实际计算的不同。
有人认为之前没有观测到奥陌陌的彗尾可能是,奥陌陌可能在太阳系外飞行数百万年,它的温度极低,太阳对它的辐射加热缓慢,导致气体释放量不大所以地球上难以观测到它的彗尾。
不过也有很多的天文学家反对这个理论,他们注意到在2018年7月27日发现非引力加速的轨道改变时,奥陌陌已经越过了木星轨道。如果这么远的太阳辐射和太阳风都能造成气体释放,如此反推当时在2017年9月9日奥陌陌飞过距离太阳仅0255个au的轨道时,其产生的彗尾应当会大到在地球上,肉眼都能看到。
要知道奥陌陌这个近地点的距离,比离太阳最近的水星的近日点距离还要小17,而水星白天赤道温度可达430° 。从这里看出奥陌陌还是一颗小行星,只是其特殊的形状形成了天然的太阳帆,太阳光的辐射压对表面积大的奥陌陌形成了天然的微小推力,时间一长便让它产生了速度和轨道的变化。
奥陌陌究竟是一颗彗星还是一颗小行星,鉴于两种理论都有非常令人信服的证据但也都有待论证,既然奥陌陌天然形成的说法无法圆满证实,奥陌陌是外星文明探测器的理论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这为奥陌陌引来了不小的关注度,不过外星文明理论并非完全地无中生有,也有些许的科学依据。如果奥陌陌是外星探测器就可以解释奥陌陌怪异的长条外形和神秘的非引力加速,同时也能解释奥陌陌近距离飞掠太阳的轨道,尤其是近距离飞掠地球的轨道。
可以想象如果作为一个想考察太阳系的外星文明,毫无疑问会选择一条能观测到恒星太阳,并能观测到恒星宜居带行星地球的轨道。当然这个距离是相对的,奥陌陌最近时距离地球也有016au,是地月平均距离的63倍。
不过外星探测器的理论也有许多问题让人疑惑,首先便是以人类发射的外太空探测器为例,我们发射的探测器只会以一个自转轴稳定自旋,并不会像奥陌陌那样翻滚。如果探测器不规则地翻滚不利于维持轨道的稳定,也不利于天体的观测和信息传输。
专门寻找外星文明的seti研究协会也对奥陌陌进行了观测,我们还动用世界上最大的全动射电望远镜绿岸射电望远镜,没有在1hz 到12ghz 的电磁频率内检测到任何奥陌陌发射或接收的无线电讯号。从这里可以看出,哪怕奥陌陌真的是外星文明的探测器,它也是一个被废弃许久或已失去联系很长时间的探测器。
太阳系的第一位外来访客以惊人的速度离地球而去,今年奥陌陌已经跨过海王星轨道,彻底消失在深空。除非在未来能有深空探测器追上这位访客,围绕着奥陌陌的谜团还会持续很长时间。
不过不用担心,如果我们坚信奥陌陌是外星文明的探测器,以现在它相对太阳每秒2633 公里的速度,我们还是有机会追上它,因为奥陌陌要彻底离开太阳系还需大约2万年。”
听完贾雯雯的解说,方永元有些失望:“老师这么说来奥陌陌是什么,还是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展高寒说月球上也有一艘奥陌陌是怎么一回事?”
贾雯雯接着说:“月球上这个物体是由不同时期登月的美国“阿波罗15号”、中国的“嫦娥二号”和日本的“辉夜号”共同发现的一个月球地表岩石。阿波罗15号于1971年7月26日发射8月7日返回地球,2009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把阿波罗15号拍摄的月球地表照片公布了出来,在其中一张经度11719度纬度负1873度处的照片中,一个形状怪异的岩石引发了科学家的广泛讨论。
起初的讨论只是围绕着岩石的形状,可是不久之后不知什么原因,nasa却对这张照片进行了模糊处理,使得我们无法看清照片中的岩石细节,人们纷纷猜测nasa为什么这么做。
2010年10月1日,我国的嫦娥二号绕月人造卫星升空,在回传的照片中也可以在相同坐标处找到这个物体,同样日本的辉夜号发回的照片也可以看到这个物体的存在。
我们仔细研究了中美日三国拍摄到的照片后分析出,这个物体长约3370米,宽度约500米,它的外形就像一个雪茄,表面还刻有条纹,简直和奥陌陌一摸一样。奥陌陌离开了太阳系,为什么这个物体却静静地待在月球表面,难道它还有其它不为人知的秘密没有被我们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