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方家人
看春宫图也就罢了, 偏偏还被隔壁邻居知道了,并且对方还是个男人。
秦宛如觉得她的运气有点背。
秦大娘趴在桌上道:“我这张脸已经不知道往哪里搁了。”
秦宛如破罐子破摔,厚颜道:“比起被阿娘知道闹一场, 我宁愿被隔壁院儿知道把事情掩下去。”
秦大娘:“……”
秦二娘:“……”
秦宛如继续道:“你们想想, 若是被爹知道咱们看春宫图, 往后才叫尴尬呢, 隔壁那人离得远,又见不着两回,躲着就是了。”
想想好像是这个道理。
这种尴尬很快就被欢愉掩盖, 因为第二天方氏的娘家人全都到京了。
几个姑娘们争着去接, 被方氏打发在家里, 勿要去添乱。
上午巳时,方家两个老人和三个舅舅们被方氏接到秦家来。
秦老夫人早就在院儿里盼着。
几辆马车抵达门口,客人们由家奴请进院子。
看到方老夫人由长子方大郎搀扶着进来,秦老夫人高兴呼道:“亲家!”
方老夫人激动不已, 她一袭讲究的姜黄衣裳, 圆髻上只簪了一支玉钗, 体型富态,脸型饱满,比秦老夫人要精神许多,大嗓门应道:“亲家许久不见, 身子可还安好?”
秦老夫人由婆子搀扶着迎上前,笑得合不拢嘴,“好!好得很!”
两个老人家握住手,似乎都没料到会在京城这种地方重逢,颇有几分感慨。
方大郎笑着朝秦老夫人行了一礼,唤了一声姻伯母。
秦老夫人看向他, 他跟秦致坤差不多的年纪,面相生得文秀,跟方老夫人几乎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
秦老夫人握住他的手,亲切问道:“琴娘呢,怎没见着人?”
方老夫人道:“嗐,大儿媳妇娘家那边也有喜事,走不过来!”
秦老夫人心里头激动,感慨道:“他乡遇故知,说实话,我初初进京时,还真是不习惯。以前在安义县那乡下地方呆惯了,来到这儿人生地不熟的,宅子的大门一关,别提有多清净。如今你们来了,也有人说说话,热闹热闹。”
方老夫人说道:“我这辈子还是头一回入京,那街上跟老家长州就是不一样,富丽堂皇的,高头大马,来来往往什么人物都有,皇城脚下当真了不得!”
“京里头是挺繁华,亲家好不容易来了这趟,定要多住些日子才好,让元威带着大伙儿好好出去转转。”
“那敢情好,女婿有出息了,咱们也跟着沾了光!”
也在这时,后宅里的姑娘们听到前院的动静,全都一窝蜂涌了出来,高声呼道:“外祖母!”
“欸!”
“大舅!”
“外祖!”
院儿里一下子变得热闹非凡。
秦大娘和秦宛如围到方老夫人跟前,方老夫人掐了一把秦宛如的脸儿,笑盈盈道:“咱们三丫头抽条长俊了!”
秦老夫人道:“这才抽的条,成日里贪吃又犯懒,横着长。前些日跟着珍娘在外头跑,兴许是活动起来了,人变瘦了也长个儿了,她阿娘就怕她长成一个胖姑娘。”
方老夫人:“女郎家胖些才好,有福气。”又道,“女大十八变,前年我见到三丫头的时候还是个小胖姑娘呢,一下子就长成了,好,好!”
秦宛如眨巴眼睛问:“外祖母进京来一路可还顺遂?”
方老夫人:“顺遂,就是车马劳顿的,一把老骨头难免折腾。”
秦宛如:“当初祖母进京也叫吃不消,你们好不容易来了,可得多待阵子。”
方老夫人点头道:“好好好!”
她又看向秦大娘,眼里掩不住的欣慰,“咱们宛月长出息了,攀上诚意伯府,往后好好挣前程,给你的几个妹妹们做榜样!”
秦大娘握住她的手道:“承外祖母的吉言,以后咱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方老夫人笑眯眯道:“这声外祖母可不能让你白叫,我这次进京来不但要给你添嫁妆,还偷偷给你备了私房钱!”
秦大娘搂着她的胳膊撒娇,两个老人家都笑了起来。
秦宛如厚颜道:“外祖母,听者有份儿,你不能只偏心大姐,三娘也要讨一份好。”
方老夫人慈爱道:“好好好,听者有份儿!听者有份儿!”
另一边的方老爷子则由方二郎夫妻搀扶着过来,他一身讲究的石青色衣袍,头发和胡须均已花白,全身上下都有一股子文人的儒雅。
方老爷子在老家是非常有名望的乡绅,年轻时也曾参加过科举,后来从了商,以经营文房四宝为生,当地都尊称他为儒商。
老人家虽上了年纪,却是个体面人。
自家三个儿子未能替他争口气,女婿倒是混了个官职,故一直都对秦家器重,多加扶持,盼着将来女儿女婿一家子能出人头地。
现下可好了,秦致坤升迁进京来不说,还替外孙女觅了一门天降的好亲事。
方老爷子觉得倍儿有面子,朝秦老夫人道:“亲家把元威教养得好,这么大一家子在京里劳你操心了。”
秦老夫人忙摆手,“亲家公客气了,家里头若没有云娘操持辛劳,哪有今日的喜事,她才是这个家里的大功臣哩!”
方老爷子:“哪里哪里,云娘性子急躁,得多亏元威包容忍让……”
两亲家相互吹捧。
这个说你家闺女好,那个说你家儿子好,越捧越来劲儿!
方大郎无奈摇头道:“爹又吹捧上了。”
方氏嘚瑟道:“大哥这是嫉妒,我听着挺顺耳。”
方大郎失笑。
仆人们搬来桌椅,备上茶水小食等物,众人在院子里坐着唠家常。
今天是阴天,院子里宽敞,空气也好,人多坐在一块儿比前厅里更舒适。
方家长房里只来了方大郎一人,二房来的是夫妻和两个表兄,三房则是夫妻和一个表姐。
京城到底太远,一路车马劳顿折腾,费时费力费神儿,人也没来齐。
这次的相聚委实不易。
方家因有方老爷子支撑,家底殷实,个个的穿戴都挺讲究,虽跟不上京中的潮流,但落落大方,丝毫没有小地方的寒碜局促。
三舅母周氏对秦大娘的这桩姻缘艳羡不已,说道:“得多亏云娘教养得好,才能给咱们宛月挣了这么好的前程。”
方氏颇有几分小得意,“三嫂此话差矣,大娘的这桩姻缘可不是我们两口子出的力,是她自个儿靠本事挣来的。”又道,“人家贺家二郎自个儿讨的媳妇,我和元威还得沾她的光呢。”
周氏赞道:“这便是命里有这桩姻缘了,注定要做那高门贵妇。”
方氏:“大娘十岁时相士说她会嫁高门,被说中了。”
秦宛如拿着一个柿子,边剥皮边打趣道:“阿娘,相士还说我往后会飞黄腾达呢,你看我有飞黄腾达的迹象吗?”
方氏:“……”
周氏笑道:“三娘面相生得好,天庭饱满,一看就是有福气的人,说不定往后飞得比大娘还高。”
方氏嫌弃道:“三嫂你就睁眼说瞎话吧,就她那干饭的货,成日里只知吃喝,什么都不会的人,怎么飞上天?”
周氏掩嘴,“往后的日子还早,哪能一眼望到头。”
秦宛如给她拿了一个柿饼,笑呵呵道:“还是三舅母说话漂亮,我阿娘就知道训我。”
周氏接过柿饼,“三娘自小嘴甜,定能觅得如意郎君宠着。”
另一边的双胞胎缠着方三郎嬉闹,两人正是爱闹腾的年纪,方三郎性子也活泼,不像老大和老二正经,几个姑娘都喜欢跟他玩闹。
秦二娘则和表姐方敏坐在一块儿唠家常。
方二郎夫妻和两个表兄跟方老夫人坐在一起同秦老夫人、秦大娘说话。
人们正热络笑谈,段珍娘从张家胡同那边回来,一进院子就咋咋呼呼。
方敏看到她,站起身喊道:“黑妹!”
段珍娘小时候皮肤黝黑,被起了个绰号黑妹。
方敏一叫出来,段珍娘不爱听,立马回嘴道:“大臭蝽!”
提到大臭蝽,几个姑娘们全都哄堂失笑。
那种虫子放臭屁可厉害了,小时候方敏有次吃坏了肚子,一直放闷屁,其臭无比,被段珍娘取了这么一个绰号,面子挂不住,追着打闹挠痒。
久别的重逢令院子里的人们开怀不已,两姐妹闹过一场后,段珍娘亲昵地搂着方老夫人和方老爷子的脖子兴高采烈。
方老爷子问:“你阿娘什么时候来京?”
段珍娘道:“应该快了,魏州事多,她脱不开身。”又道,“外祖这一路可还顺遂?”
方老爷子拍了拍她的手,慈爱道:“顺遂。”顿了顿,“方才听你姨母说你在京里置了宅子,下午咱们去瞧瞧。”
段珍娘:“好啊,我那宅子的后院井里还养了一条鱼呢,四尺长的鱼,整个京城里都找不出一条来!”
方二郎来了几分兴致,“珍娘可莫要唬我们,四尺长的鱼,那得跟半大小子差不多了!”
段珍娘:“二舅别不信,三娘还亲自下井去看过呢,长了四条腿,还有一条尾巴,这么粗的鱼!”
她比划了一下宽度,方二郎的妻子朱氏显然被唬住了,半信半疑道:“这哪是鱼,一定是什么怪物!”
两个表兄也是兴致勃勃,因为他们是第一次听到这种鱼。
秦二娘说道:“这种鱼叫大鲵,叫声如婴儿的哭啼声,表哥若好奇,可以到那边住一晚上听听就知道了。”
段珍娘故意道:“我那宅子还是凶宅!”
方老爷子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在京城这种地方,花二百三十贯就买下一座宅子,珍娘有眼光。”
听到这话,段珍娘乐了,“当初姨父姨母还反对呢,外祖竟觉得这凶宅买得好?”
方老爷子捋胡子道:“生意人嘛,总是利至上,靠的就是胆量去博弈。”
待到中午时,人们围了两大桌。
一家子在饭桌上唠家常,秦宛如道:“大姐,晚上做暖锅吃好不好?”
秦大娘笑道:“好,下午我就熬锅子。”
秦二娘道:“大姐过不了多久就要嫁出去了,得趁这些天给咱们做些好吃的。”
秦大娘啐道:“你想吃什么往后给你捎过来就行了。”
方氏似想到了什么,问方老爷子道:“爹,老家的土茶有带些过来吗?”
方老爷子:“有,今年的春茶,给你们带了不少来。”
方氏道:“说来也怪,那诚意伯什么茶没见过,却看上了咱家的土茶,来讨了两回呢。”
方老夫人半信半疑道:“那土茶有什么稀奇的?”
方氏:“我跟元威也这么觉得,但人家说那茶好。”
方老爷子:“这倒是奇了。”
众人在饭桌上唠了许久,酒足饭饱后又小坐了阵子。
段珍娘已经把厢房腾出来让给舅舅们,表姐方敏去后宅跟秦二娘挤一屋,段珍娘则跟秦宛如挤一屋。
人们将就着午休。
小憩一阵子后,方家人的精神才好多了。
他们都对张家胡同的凶宅有兴致,由段珍娘和方氏领着过去,秦大娘则张罗晚饭。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去了丘宅,二舅母朱氏道:“只是一进院子,且还是闹鬼的凶宅,竟也要两百三十贯,也算价高的了。”
方氏道:“嗐,二嫂是没见过京城的房价,贵得咬人。我初初进京时也想着置产,结果跑了一圈,穷得连巴掌大的都买不起。”又道,“你看咱们租住的那院子,破破烂烂的,一年也要二十一贯的租子呢。”
朱氏吃惊不已,“就那宅子也要这么多?”
方氏:“可不,京里头样样都要钱才活得起,最开始二妹送珍娘进京来时也兴冲冲想买宅子,她算是阔绰的了,也跟我叫穷呢。”
方大郎道:“天子脚下,权贵云集,住在这儿都沾光。”
方氏:“咱们隔壁院儿,国公府家的私产,听说那宅子比咱们家的大多了,至少也要这个数。”
她比划了一下,方老夫人咂舌,“这哪是给人住的?”
方老爷子嗤鼻道:“这你就不懂了,京城,国都一样的地方,一抬手就能摸天,人人都想往这里挤,盼着在这儿扎根挣前程,若是谁都能住下来,还叫什么京城?”
方三郎道:“爹说得有道理,我觉得还是老家舒适。”
方老爷子啐道:“那是你们不争气,你们若是有出息,我砸锅卖铁都供着来。”
三个兄弟皆不吭声。
方氏打圆场道:“爹也别把元威抬得太高,他那官职,说得好听是京官儿,其实过得还不如当初在安义县那么自在。”
方老夫人道:“怎么?”
方氏:“大理寺丞,按说是没什么风险的,结果前阵子他的同僚不知犯了什么事,被下了大狱,一下子就死了,可把他给吓怂了,惊惧了好几日,天天都怕脑袋不保。”
听到这话,众人不由得提心吊胆。
方氏继续道:“咱们租住的宅子一年要二十一贯钱,元威一年的俸禄也不过五六十贯,家里头上有老下有小,还有十口家奴,入不敷出,若想过得体面些,全靠我老家的那些铺子田产租子补贴。”
方老爷子道:“你也莫要心急,日子不是越过越好了吗,你看他才升迁,大娘又觅了这么一门好亲事,芝麻开花节节高,说不定明年还有好事。”
这话听着舒坦,方氏笑道:“承父亲的吉言。”停顿片刻,“咱们大娘也算走了大运,贺家送来的彩礼好生丰厚,田产铺子宅子都不少,全是她的私产。”
三舅母周氏艳羡道:“晚上让我们看看,开开眼。”
方氏:“好。”
方老爷子捋胡子,“刚才还说为什么都盼着往京里挤,大娘的这门亲事不就是缘由么。若当初你们还在安义县那穷乡僻壤里,她哪能嫁这么好的人家,如今一跃上了枝头,往后生下来的子女就是伯爵府家的贵人了,身份地位一下子拔高了一截,这是多少人都盼不来的美事。”
方老夫人道:“确实是这个道理。”
方老爷子鼓励道:“云娘莫要心急,元威是个办实事的,咱们慢慢来,日后总会一步步站稳脚跟替几个外孙女儿挣来前程,毕竟娘家背景好了,她们在夫家才硬气。”
方氏宽慰道:“听爹说话就是舒坦,元威也说要给女儿们挣前程。”
方老夫人道:“咱们都是娘家人,有一说一,这女婿我是瞧得上的,不摆官架子,知冷热,也没有花花肠子,也不枉我们这些年的扶持栽培。”
方老爷子也道:“是个会疼人的,这门亲,我觉得我眼光极好。”
方老夫人打了他一下,“又吹面子了。”
众人笑了起来,都知道方老爷子这辈子是最好面子的。
一行人边走边聊,丘家宅子已经有仆人候着了,待他们过去后,忙将众人迎了进去。
方才朱氏还嫌花二百三十贯买一座凶宅太贵了,结果一走进去,就觉院子敞亮,户型朝向好,方方正正的,又布置得有格调,连声夸赞道:“这宅院好,值!”
段珍娘笑道:“二舅母,你不是嫌贵吗?”
朱氏挑剔地打量宅子,“我还以为像你姨母他们租住的地方一样呢,这宅院虽是一进院子,但宽敞大气,也不算太旧,确实是值的。”
两个表兄问:“养鱼的那口井在哪儿呢?”
段珍娘道:“在后院的。”
秦宛如把他们领了去,方大郎也对大鲵好奇,跟着去看稀奇。
几人看到井口布置得玄虚,井壁上用鸡血画了符,边上还摆了一张供桌,叫人瞧着瘆得慌。
这不,方大郎道:“不是说井里是条鱼吗,怎么搞得这般玄乎?”
秦宛如跟他们解释了一番,听得他们哭笑不得。
表兄方倪探向井口道:“三妹你们的鬼名堂倒不小,半夜若有贼人进来,还真会吓出病来。”
秦宛如:“珍娘表姐一个女郎家,是得弄出些玄虚才好镇得住人。”
方大郎点头道:“女郎当家易被人惦记着,这样也能防贼。”又道,“你当真见过那大鲵,真有四尺长?”
秦宛如笑道:“当时我爹他们听着叫声差点被吓得尿了裤子,后来还是我和张叔下井里探的情形。那大鲵应是上了年纪的了,懒洋洋的,我若不拿木棍戳它,它还赖着不想走呢。”
方倪好奇道:“真这么吓人吗,晚上我要住这儿来听听。”
方大郎道:“我也住过来听听,涨涨见识。”
前院儿里的段珍娘领着方老夫人他们看厢房和正房,方老夫人赞道:“珍娘长本事了,像个当家的。”
段珍娘:“就因为盼着外祖母你们进京来,我才赶着工期把宅子修整好,好让舅舅们有个落脚处。”
方氏道:“大哥他们胆子大,经得起折腾,晚上住过来也无妨,爹娘还是在那边住着吧,你们腿脚不便,懒得跑。”
方老夫人点头道:“也好,两亲家唠唠家常也方便。”
朱氏道:“我是不敢到这儿来住的。”
周氏也道:“我也不过来。”
方氏道:“那晚上就别过来,厢房给你们腾出来的。”
结果方二郎和方三郎道:“我们兄弟过来听听那大鲵的叫声到底有多吓人。”
段珍娘掩嘴笑,“三位舅舅胆子大,那就住正房好了,三正两耳,宽敞又舒适。”
方二郎瞧了自家兄弟一眼,“正房还是留给大哥好了。”
方三郎:“对,让给大哥好了。”
方老爷子嫌弃道:“出息!”
方三郎怂恿自家老爹,“爹,要不你晚上也来试试?”
方老爷子好面子道:“试就试,不就是一条鱼吗,还能把我这老儿唬住了不成?”
段珍娘道:“外祖,那大鲵的岁数说不准不比你少呢,三妹说它的寿命跟人一样,能活上百岁。”
听到这话,方老爷子一下子来了兴致,“那我晚上睡正房沾沾它的寿气。”
方大郎知道自家老爹的性子,出来听到他又在挽颜面了,故意给他挖坑道:“爹,那口井就在后院,你要不过来瞧瞧?”
方老爷子果真去后院看了看,不看不要紧,一看就怂了。
那井又深又黑,仿若黑洞似的要把人吞噬进去。
不仅如此,井壁上还画着镇邪的鬼画符,边上又摆着供桌,再加上是发生过人命案的宅子,方老爷子居然有些腿软了。
见他面色不对,方大郎上前搀扶道:“爹。”
方老爷子推开他,背着手挺直背脊,一副“你等小儿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晚上我就住正房听一听那条鱼到底能有多唬人。”
方大郎忍着笑道:“好,儿也住正房陪你老人家。”
作者有话要说: 方老爷子:“狗日的,大郎那个坑货,非要把老子将到正房来听鬼叫声,吓得老子一泡尿差点没憋得住!!”
秦致坤默了默,“岳父啊,当时你女婿也被自家闺女坑过。”
方老爷子:“。。。。”
坑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