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章 母慈子孝
端王此言一出,大殿上群臣错愕,谁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连千里之外赶来为他游说的原长卿也是吃了一惊。蒙相更是摸不着头脑,明明是端王派楚离来与自己联络,事情眼见便要成功,哪里知道端王又来了这么一手。
夜后惊异之情一点不比旁人少。她盯着端王的脸看了好长一会儿,想从他的神情之中找出什么端倪,可是端王并无什么表情,看向她的眼神清澈透明,不似作假。夜后本想问问他为何这样,却不知道说些什么。
最后还是原少卿打破了殿内的寂静,问端王道:“端王可有什么难言之隐,若有还请直说,此时不可推脱,要知道五十万边军哗变,拖的时间越久,对朝堂和夜国越不利。还请端王三思啊!”
一时之间,大殿上众人的眼睛都盯着端王看过来,都想听听他的理由。
端王朗声道:“我大夜国虽以武立国,但陛下尤重孝道。我在北境已有五年时间,寸功未立且远离朝堂。夜后自小便将我将亲子照看,诚王有的,我的只会更多更好。我五年未尽孝道,好容易回到夜京,得以日夜承欢膝下,况且我刚刚大婚,也不欲与王妃分居两地,军侯和蒙相以及众位的心意夜辰明白了,感激万分。但我婚后欲好好奉养夜后,不再有再掌军权之想。吾意已决,还请众位体谅!”
众人听了唏嘘不已,连夜后都感动地落下泪来。端王的话勾起了她多年的回忆,这个儿子虽然不是自己亲生的,但生下来只有十日便抱来养着,喝自己的奶一天天长大,和自己的亲生儿子又有何分别?诚王确实是亲儿子,可现在看来,怎么也不如夜辰善解人意。端王自从北境回到夜京,进宫请安一日不落,比夜白来得勤多了。
此时他竟然不顾满朝文武的推荐,宁愿待在自己身边,虽然尽孝之言不可尽信,但她自信自己的儿子面对这种机会的时候,早就欢欣雀跃地跑了,哪里还能想到她这个娘亲呢?
蒙相看着他们母子神情,突然明白了端王的用意。若夜后在非常情形下听了众人的意见,将北境五十万边军重新交到端王手里,那事情过后,几个带头的重臣必然会被夜后报复,端王自己也不会长久。若能以母子神情感化夜后,那不但端王无碍,几个带头推荐的重臣也成了帮助他们母子放下心中芥蒂的恩人,自然也就可保无虞了。
蒙相暗暗为端王下得这步好棋赞叹不已,想不到他年纪轻轻,竟有如此谋略,夜国看来真的有希望了。于是他决定推一下现在的局面,于是说道:“恭喜夜后,贺喜夜后,端王仁孝,心中时刻念着母后,当为天下楷模。”
蒙相偷眼看去,见夜后眉眼带笑,知道自己这句话起了作用,于是继续说道:“天下之大,何止千里。九州万方,亿兆生民,都靠一人治理,夜后称制以来,夙夜谋划,操劳国事,虽陛下当年也不过如此。夜后任人唯贤,朝政一日好过一日,且夜后教子有方,有端王这样争气的儿子为您分忧,您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即便是诚王,此次虽然引起哗变,何尝不是立功心切,以让母后另眼相看呢?依老臣之见,仍让端王去掌边军,诚王也可远离是非之地,将士哗变自然烟消云散。请夜后俯允!”
他说到这里,原长卿终于明白了端王的用意,不禁对平时瞧不上的这个蒙相另眼相看。他也出来说道:“蒙相之见老成持重,是这个理。还请夜后鉴纳!”
夜后见众人意见一致,端王又诚心实意,自己若再不应允,恐怕不能服众,何况这样还可以堵住百官的嘴,以免诚王被弹劾。于是高兴地说道:“原军侯和蒙相的话至为允当。端王就不要推脱了,你的孝心母后收到了,天下太平时你我母子就仍能日日作伴,你是天家骨肉,自当以国事为重。时常给母后捎信回来,便是你的孝道了!”
端王只得叩头道:“孩儿谨遵母后旨意,定不辜负母后期望!”
夜后继续说道:“至于诚王嘛,我不会因为他也是我的儿子就对他有所偏袒,既然哗变因他而起,必然是他哪里做得不对。我的意思,着律镜司索拿诚王回京,也好给边军的将士们一个交代!”
她这话说出来,人人皆知道言不由衷,但人人也说不出什么话来。关键时候,还是蒙相站出来说道:“依老臣之见,调回诚王另择差事也就是了,索拿大可不必。虽然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诚王本意乃是为夜国好,与犯罪不可同日而语。所因小过就索拿皇子,今后人人自危,战战兢兢便无法放开手脚为朝堂办事,反而不好。还请夜后开恩,不要以罪论处诚王!”
殿上众人无不为蒙相之言钦服,连夜后都暗暗赞叹他察言观色之变,能演善辩之巧,真的让人无法拒绝,于是无不奏准。
夜后旨意一下,朝堂里无不欢欣鼓舞,一派祥和安稳的气氛。唯有端王没想到楚离的计谋果然实现,内心高兴的同时,却不知如何对王妃灵月公主说起。
正自苦恼间,夜后又说道:“端王,我考虑到你刚刚新婚不久,就这样将灵月公主丢在京里,恐怕得憋坏了她。这样吧,我允许她同你一起去北境,夫唱妇随,才能显示出我大夜从容不迫的气度!”
端王大喜,连忙又是叩头道:“孩儿多谢母后垂怜,灵月知道了一定很开心,等下了朝,孩儿就让她进宫谢恩!”
夜后摆摆手道:“谢恩不谢恩的算什么,自家人行那些虚礼作甚。你们走前,多带她进宫来陪陪我就行了!”
端王高兴地应道:“是!”
夜后看了看百官,只觉得自己的这个决定一下,大殿里顿时氛围热烈起来,不似先前沉闷压抑。她也觉得痛快,便吩咐道:“今日下了朝,在御花园为原军侯接风洗尘,群臣都来,一个不许请假!”
众臣兴高采烈地答道:“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