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4章 北疆遇故人
颜正齐生生受了段和志的熊掌,淡笑着问道,“班丘做了什么?”
他原本武功便不弱,进入军营之后,又勤加苦练,五年间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役,凭自身过硬的武艺由普通士兵,升为右前锋副将,成为孟虎的可靠臂膀。
军营之中的日子远比不得京都,日子清苦不少,周围的将士都是五大三粗的老爷们。他们的心很大,大到保家卫国,效忠朝廷,有时却又很小,小到只关心军饷是否按时发放,冬日里的棉衣是否暖和,还有……休沐之日能否在阳临城吃上一碗热乎乎的阳春面和咬一口满嘴流油的羊肉大包子。
五年时间如白驹过隙,弹指一挥。
等颜正齐再回首时,发现自己曾经为了那个爵位,在后宅院内与女子争斗,脸上便火辣辣的疼。
尤其是,在林依失踪之后,他察觉到自己看重的,却是林依想方设法逃离的。
他那个继母,打从心底根本不屑于他父亲的爵位,可笑的是当时的他将那个位置看的比天还大。
对林依,颜正齐的态度产生了极大的变化。
艰苦的军营生活让他彻底蜕变,也终是理解了颜暮云的想法。
家,国,天下,才是一个男儿应当着眼的事。
而那些功勋和爵位,他自己也能挣来。
“他说你行军之前带走的粮草数量不对,正要准备上奏朝廷。”曹魁一张书生面容,说出来的话却已然也被周围的人熏陶,沾染了些说不出来的霸气,“看来,是早前对他的底细探查的不够清楚,我再命人好好查查,这人是何来历。”
孟虎回身看着曹魁道,“调查班丘的事便由你负责。而正齐此番辛苦,既然回来了,先好生歇息两日。”
颜正齐此行大功,被孟虎放了三日的休沐假。
在昏天黑地地睡了一日,精神饱满后,他带着地二去了阳临城。
地四还在客栈之中为粮食和药材发愁,但在面对商队众人时,他仍稳如泰山。
离开了津郡,他就是商队的首领,是所有人的主心骨。
地四决定在军营附近打听一下这位新上任的粮草官究竟是何人。
清晨的阳临城,早点摊子三三两两。
王江跟在他身后,“四爷,咱们这是去哪儿呀?”
“先吃点东西。”
地四没有过多的透露他接下来的行程计划。
两人随意找了一家早点摊子,要了两碗米粥,八个油饼便坐下来吃饭。
油饼里裹了蜜糖,再放入油锅里过了遍油,外皮酥脆,内里香甜,吞下去口腔里唇齿留香。
“四爷,这个油饼可真香!”
地四大口地咬了油饼,“嗯。”
他从小生活在北方,跟着林依去了南方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有些水土不服,无论是天气,还是饮食。
正当两人吃的香甜,便听到一个有些熟悉的声音从背后响起,“邹婶子,来两碗粥,六个油饼,两个麻团。”
“好嘞!”被称为为邹婶子的妇人应了一声,抬起头来笑道,“原来是颜副将你们来了,快坐,有好几日不曾见你们了,今日休沐了?”
阳临城的百姓们早已习惯了满大街的将士们。
他们手里有军饷,是城内摊贩,商铺里的常客,尤其是各种各样的小吃摊,时常能见到他们的身影。
地二笑笑,随颜正齐一并坐下。
“是呀,难得休沐一日,好几日不吃婶子家的油饼和麻团,想念的紧呐!”
背对着的两人的地四只觉得背脊一僵,嘴里的油饼还未咽下去,只囫囵含在口中。
王江唏哩呼噜地喝完手里的粥,扬起手中的空碗,“再来一碗粥!”
话毕,王江好奇地望了一眼地四,“四爷,你怎么不吃了?”
他这一句话,让地二也往他们二人的方向瞄了一眼。
只是,五年时间,早已将当初的少年变成了如今拥有壮硕体格的男人,地二并未通过地四的背影,认出他就是当年的那个傻傻憨憨,被众人宠着的地四。
“吃你的。”
地四艰难的咽下口中的油饼,赶忙低头喝了一口粥。
只是那充满米香,米粒顺滑的粥却第一次带上了不少苦味。
接下来,地四的心很难再专注于眼前想念了许久的美味,他只顾着竖起耳朵,时刻留心身后的动静。
他吃饭的速度慢了下来。
等王江吃完自己的那份儿,发觉盘子里还剩了一个油饼,摸摸肚子,他问道,“四爷,这个油饼你还吃吗?”
地四低着头,摆摆手,示意他不吃了。
王江高高兴兴地把他剩下的油饼夹到自己碗里。
地二吃饭的间隙再次看了他们一眼,他有些奇怪,为何那人吃饭像是要把脸埋进碗里似的。
在北疆待久了,每日训练的严苛让颜正齐的吃相逐步向粗犷的将士们靠拢,四个油饼,两个麻团,一人一碗粥,短短片刻功夫,就进了两人的肚子。
吃过了饭,地二留下了铜板,“婶子,我们走了。”
“哎,有空再来。”
地二打着招呼,转头问道,“少爷,咱们去哪儿?”
颜正齐道,“去茶馆听书。”
茶馆酒肆,一直都是消息传播的重要渠道,那里人多口杂,说不定便能听到什么消息。
两人前脚刚走,后脚地四就掏出几个铜板放在桌上。
“王江,跟上去。”
一路上,不少相熟的摊贩与同样休沐的士兵与两人打招呼,“颜副将吃过早饭了吗?”
“颜副将休沐了?”
颜正齐笑着应道,“吃过了。休沐之日难得出来逛逛。”
地四心中五味杂陈,几年不见,就连当初的大少爷都变得平易近人了,就连二哥,看着都比五年前成熟。
许久未见,地四一心只想着见见地二,行动上自然放松了警惕。
走在前头的地二突然靠近颜正齐,压低声音道,“少爷,后面有人跟踪。”
“不必声张,先去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