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对金钱的不尊重
萧韵的脉象表征是有些奇怪,但终究还是虚弱。体弱之症除了药对症,多加休息外,其他的只能交给时间。
大夫不是神,对萧韵,她没有神仙那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也做不到药到病除,立竿见影。
所以,若问她是否有把握,林依没有第二种答案。
再者,太医院的太医个个都为萧韵殚精竭虑,若是真的让她几服药治好,那些太医们该被置于何地?
林依的话令宣德帝陷入短暂沉思。
萧韵是他的第一个儿子,宣德帝还记得他出生那日,包裹在襁褓中被宫中稳婆抱出来的那幅场景。
初为人父的宣德帝无比喜悦,亲自为萧韵起名,学着哄他,教他提笔认字,骑马挥鞭,搭弓射箭,看着他一点点长大。
既是皇后嫡子又是他的第一个孩子,总归是与其他孩子不同的。
一切变化都是从萧韵六岁那年的冬日开始的。
寒冬腊月的天气干冷无风,腊梅伸着枝条在寒风中摇曳,永延宫的碳炉烘的整个大殿暖和和的。
宣德帝刚与朝中重臣议完事,商议往北疆增加军备。由于这场突如其来的严寒冻死了边境不少牛羊马匹,北疆本就苦寒,加之损失的牛羊更是雪上加霜。
还未定下最终的章程,便听皇后身旁的宫人心急火燎的前来禀报,大皇子落水了!
冰冷的湖水险些让年幼的萧韵丧命,被侍卫从湖里救上来时,萧韵双目紧闭,脸白如纸,唇色更是青紫的可怕,命虽无虞,但却冻坏了筋骨,伤了根本。
自那以后,萧韵整日与汤药相伴,日渐虚弱。
即便萧韵再优秀,拖着一副不知还有多少寿数的身体,他都将永远的被排斥在大统之外。
换言之,从太医院的群医们对萧韵束手无策的那时开始,身为皇子的他就已经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
宣德帝是个好皇帝,对萧韵而言,也是一位好父亲。
“韵儿是朕与皇后的孩子,皇后信任你,朕也信任你,你莫要辜负了朕与皇后对你的看重。”
林依起身,“臣妇定当为大皇子尽心竭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萧韵的身子已经拖了这么多年,宣德帝也不急于一日两日。
收敛情绪,龙椅之上的宣德帝抛出他的真正目的,“朕听说你不仅医术高超,还擅长制药?”
回想那日在茶楼,颜暮云在林依面前一副泼皮无赖的模样,宣德帝便觉得往事不堪回首。
但林依所制的金疮药,药效明显,就连张太医看过都赞不绝口。
宣德帝口中“擅长制药”四个字刚巧戳中了林依暗藏在心底的猜测,惹得她猛地一颤。
“段和志”的出现难道真的是宣德帝授意?
林依语气委婉,“擅长谈不上,只是略懂。”
宣德帝可不给她任何退缩的机会,示意昌鹿将桌案上的药瓶拿给林依,“朕偶然得了一瓶金疮药。昌鹿,拿给颜侯夫人瞧瞧,可否眼熟。”
昌鹿手持瓷瓶,从御台来到林依身边,那瓷瓶俨然便是“段和志”自备的那些。
她太熟悉了,每一瓶的药粉都是点翠和玉楼帮忙装进去的,就连封口的红布塞都是出自两人之手。
林依的心顿时沉了下去,倘若说方才她还有一丝犹豫和不确定,眼下却是百分之百断定“段和志”就是奉宣德帝的命令接近她的。
幸好她明确拒绝了“段和志”的示爱,不然颜暮云刚死,她就敢给他戴绿帽子,宣德帝非杀了她不可!
“这药确实出自臣妇之手。”
宣德帝早已打定主意要与林依讨要金疮药的药方,说出口的话带着不容拒绝的威严,“朕今日召你,一来是询问韵儿的身体,二来,便是关于这金疮药。”
主意虽早已定下,但惦记归惦记,宣德帝无法突兀地宣召林依入宫,正愁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时,刚巧皇后命她为萧韵看诊。
如此,一举两得!
林依的心已经坠入谷底,她能拒绝“段和志”,却没有理由拒绝一国之君,而且宣德帝也不曾给她机会。
“朕不瞒你,我朝将士守卫疆土却遇外敌不断滋扰,常有将士受伤,朕想要你的药方,助边境安稳,朝局稳固。”不等林依说话,宣德帝继续道,“朕乃天子,自然不会白得你的东西,若你愿意,朕可封你为安平郡主,享食邑八百户。”
话音刚落,宣德帝又记起颜暮云说,林依喜欢钱。
短促停顿后,宣德帝又补了一句,“另外,再赏白银千两,黄金百两,南珠十斗。”
宣德帝每说一句,林依那已经跌进深渊的心便往回升弹起一节。
她的药方,竟然能换来这么多东西?
林依眨眨眼,她脑子里装着的药方没有几千也有几百,皇上要不要一起了解一下?
没有以巍巍皇权压制,更没有强取豪夺,强买强卖,倘若当初“段和志”告诉她,她的药方如此值钱,但凡林依多豫一秒那都是对金钱的不尊重!
“谢皇上赏赐,臣妇虽为一介妇人,但也愿为我朝奉献一份绵薄之力。”
昌鹿将早已备好的纸笔端到林依面前,宣德帝如愿以偿的拿到了金疮药的药方。
宣纸之上,笔迹重处还残留着未干的墨渍,宣德帝看着药方爽朗地大笑出声,一连说了三个好字,“好,好,好!”
传信的小太监一路小跑进了未央宫,皇后率先得到林依受封的消息。
“韵儿身子还未有起色,皇上这边怎地如此重赏了林依?”
先祖开朝以来,历经三代,除了皇上亲生的公主外,并未有过郡主之封。
林依是头一位!
冷嬷嬷弯下腰来,贴近皇后耳旁道,“娘娘,老奴以为,皇上大约不单单是为了大皇子一事。”
“不是为韵儿,还能有何事?”
皇后蹙眉,林依虽然貌美,可已经身怀六甲,还是已逝去的颜侯爷的夫人。
皇上并非是爱美人胜过江山的昏君,相反,他勤于政务,励精图治,正因为如此,皇后实在想不通宣德帝封林依为郡主的用意和原因。
“可有拟旨” “已经命昌鹿宣召宗正司章大人前去拟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