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咸鱼穿成路人甲 > 第52章 静安堂夜话3

第52章 静安堂夜话3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老夫人静静的看着月光,“说一千道一万,也不如真的过日子,那个时候才能知道内里是什么样的。你父亲母亲最是疼爱你,为你的婚事从前也是私下打探了不少人家,谁知道潭哥儿半路杀了出来,就赖在家里不走了,对潭哥儿我们是满意的,但他的家世背景却让我们有些忌惮啊。”

    方韵聘点点头,“我明白,祖母和父亲母亲是担心郭家门第高我会受委屈。不过郭遇潭是嫡三子,上面有嫡长兄继承国公位,嫡次兄也有自己的爵位,他是三子,什么都没有,和大家都没有利益冲突,这样相处起来再好不过了。”

    老夫人叹了一口气,“可不是吗,嫁女嫁女,总是操心不完的。越是身份尊贵,责任越是重,就如陛下和皇后所出的嫡长女昭阳公主一样,在自己的婚事上也不能尽如已意。”

    方韵聘闻言一顿,犹豫的说,“其实我不太明白,为什么陛下和皇后娘娘要将昭阳公主远嫁西北,西北啊,自古便是苦寒之地,昭阳公主是嫡长女,是金枝玉叶,一众公主里再没有比她身份更尊贵的了,这样的公主,怎的没有留在京中?”

    老夫人笑了笑,“所以我说便是尊贵如陛下的嫡长女,也不能事事如意。贤德太子是昭阳公主的嫡长兄,虽然太子的地位稳如泰山,但是西北那边,西北侯镇守多年,早已盘踞了一方势力,轻易动不得,既然不能动,那就只能拉拢,公主里年龄相仿的只有中宫所出的嫡长女昭阳公主和容妃所出的七公主衡阳公主,这两个公主自然是昭阳公主最为尊贵,再则容妃还有育有一个十皇子,是衡阳公主一母同胞的亲弟弟,若是嫁了衡阳公主,便是容妃和十皇子都没有那个意思,但西北侯生了妄念,要偏向十皇子怎么办?”

    方韵聘想了想,“不能吧?十皇子比贤德太子可小了整整八岁啊!拿什么去和太子殿下争啊?”老夫人轻笑一声,低声说道,“主幼才更好拿捏啊。”方韵聘心里一凛,西北形势竟如此?

    老夫人恍若不觉,“所以嫁贤德太子的胞妹昭阳公主才是最合适的,将来西北侯嫡长子继位,昭阳公主便是新一任的西北侯夫人,她的儿子就会是下一代的西北侯,对着嫡亲的大舅哥和亲舅舅,两任西北侯总能忠心忌惮些。只是委屈了昭阳公主,从小在宫里娇宠着长大,一朝便嫁往西北,余生都难以回京,再见亲人。”

    方韵聘叹气,“那能怎么办呢,这恐怕就是作为嫡公主的责任,是前十八年荣华富贵生活需要付出的代价吧。至少昭阳公主的嫡亲兄长是太子,将来会是新帝,有这样一位兄长,便是西北侯也不敢对昭阳公主不敬,日子也能好过一些,若是换一位公主,怕是早就被西北侯给悄悄弄死了也说不定。”

    老夫人点点头,“不错,换一位公主就不一样了,西北苦寒,金枝玉叶的公主受不了气候折磨,病逝也不是不可能。”方韵聘表示同意,皇家公主前十几年光鲜,嫁了人公主和公主就不一样了。

    方韵聘又想起衡阳公主,“不过这衡阳公主倒是了不得啊!竟然说动了容妃和皇后娘娘,让她嫁给了那年的探花郎。”

    老夫人想起当年衡阳公主出嫁的场面,也不禁失笑,“想来也是昭阳公主远嫁西北的事儿,吓到她了,所以衡阳公主才会不惜惹恼陛下都要留在京中,执意嫁一个寒门出身,没有半分根基的探花郎。”

    方韵聘拍了拍心口,“可不是吗,听说当年陛下十分生气,根本不同意衡阳公主下嫁探花郎,不过皇后娘娘爱女远嫁,很是能体会容妃娘娘不愿远嫁女儿的心情,又加上容妃娘娘是潜邸老人,和衡阳公主多年来对皇后娘娘和贤德太子十分敬重,从没有半分不敬,是以皇后娘娘也为衡阳公主说情,哪怕不嫁探花郎,也希望能将衡阳公主留在京中选婿。陛下一向爱重皇后娘娘,当年昭阳公主远嫁是不得已的政事,如今衡阳公主的婚事还没定下,陛下便顺了皇后娘娘和衡阳公主的意。”

    老夫人点头,“其实也不算是临时起意,你母亲和你二婶都是皇后娘娘的手帕交,娘娘曾私下给她们俩透露过,皇后娘家承恩公府,娘娘嫡亲的侄儿许九公子远游回来,给娘娘和太子殿下带了个消息,说有一个附属小国准备求娶公主,昭阳公主远嫁后,宫中适龄的公主便只有十七岁的衡阳公主,再往下就是十四岁的乐阳公主,若是真要嫁也只能是衡阳公主了,所以皇后娘娘和容妃一商量,觉得那年的探花郎还不错,问了衡阳公主也同意之后,这才有了衡阳公主执意下嫁探花郎一事,不然衡阳公主只怕也要远嫁了。”

    方韵聘眼珠一转,眼带笑意,“是呀,前脚衡阳公主刚定下驸马,后脚附属小国就来求娶公主了,乐阳公主才十四岁,嫁她年纪又小了一些,正当朝臣们争辩该不该嫁乐阳公主的时候,陛下御笔一挥,封了襄亲王府的玉华郡主为公主,为陛下义女,这就解决了附属小国求取公主一事,也让朝臣们偃旗息鼓了。”

    老夫人有些疑惑,“这事儿说来还有些奇怪,荣华世子在外省暴毙,襄亲王受不住打击也跟着去了,襄亲王府就剩下了玉华郡主一人,就算陛下事忙一时顾不上玉华郡主,也不至于将玉华郡主远嫁吧,莫不然是从前襄亲王不忠叫陛下发现了?”

    方韵聘心里一紧,妈呀,老夫人可真是敏锐,这都猜的八九不离十了,方韵聘赶忙岔开话题,“这就不知道了,或许是陛下见玉华郡主接连失去亲人,不愿她在京中睹物思人才发嫁她那么远的?又或者是没有长辈做主,玉华郡主的亲事无人问津,陛下怜惜她才将她嫁去附属小国,毕竟陛下可是封了她为公主的,公主的身份嫁去小国做太子妃,怎么着都是玉华郡主的福气啊。”

    老夫人笑了笑,也不再追根究底,左右这事儿和侯府也没关系,“不错,从郡主晋为公主,身份上跃了不少,确实是福气,好事一桩。”方韵聘舒了一口气,幸好老夫人不怎么出门,不知道玉华郡主刚嫁去附属小国半年就病逝了,不然老夫人怎么也说不出这是好福气了,毕竟这福气可是要命的。

    聊了这么久,方韵聘都有些困了,老夫人拍了拍方韵聘,“好了,不早了,睡吧。”方韵聘强撑着点点头,不一会儿就睡着了,老夫人看着方韵聘的侧脸,心里感慨,当年的小奶娃终于也长大了,也要嫁人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