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静安堂夜话2
方韵聘把头轻轻靠着老夫人的肩,老夫人一时感慨万千,轻轻拂过方韵聘耳边的一缕秀发,“可不是吗,家里好像一下就空了,这一转眼我的聘姐儿也长大了,都到了说亲的时候了。真快啊,仿佛还在昨天一样,好像你们姐妹几人还在我跟前玩闹,可是一眨眼你的几个姐姐就一个个的都嫁出去了。雪姐儿嫁出去了,宁姐儿和慧姐儿也跟着嫁出去了,一下子这家里就剩你一个姑娘了,现在就连你也要嫁人了,祖母这心里啊,真舍不得。”
方韵聘眼睛红红的,“我便是嫁人了也是祖母的亲孙女,我会常常回来看祖母的。”老夫人眼中含泪,“好,好在我的聘姐儿就嫁在京里,还能回来看我,你的几个姐姐却是不知什么年月才能回来一次。”
方韵聘声音哽咽,“是啊,除了二姐姐嫁在京中,大姐姐、三姐姐和四姐姐都嫁到外地去了,不知哪年才能再次相见,从前姐妹们在一处说说笑笑,现在却不能了。”
老夫人叹了一口气,“可不是吗,女儿家总是在家做娇客的时候最松快,嫁了人就是百般不由己。你们姐妹里你的婚事是最好的,祖母不说别的,只希望日后你的姐姐们有难,你能在不妨碍你自己的情况下拉她们一把,行吗?”
方韵聘擦擦眼泪,连忙点头,“哎,好。祖母便是不说我也会的,我们都是嫡亲的姐妹,是一家人,我若是有能力帮她们,怎么可能见死不救呢。”老夫人欣慰的摩挲方韵聘的脸,“如姐儿就嫁在京里,她便是嫁到外地去也有你二婶看顾她,不必你来操心。只是雪姐儿,唉 ,你三叔那个没出息的狗东西,雪姐儿这几年都养在我跟前,我也说过了雪姐儿的前程不必他们三房来管,自有我来张罗,可他呢!为了他自己往上爬,竟然想把雪姐儿的婚事拿来讨好别人,要不是你三婶警惕,赶来给我报信,雪姐儿怕是要被他给定出去了。”
方韵聘伸手给老夫人顺气,“祖母不气,幸好还有三婶报信,这几年三婶对大姐姐已经好很多了,誉哥儿也大了,也能为三婶和大姐姐撑腰,再者我父亲母亲和大哥大嫂他们也会看顾大姐姐的,不会叫大姐姐受苦的,祖母就放心吧。” 老夫人这才展颜一笑,“是,我放心的,雪姐儿嫁出去了那就是夫家的人,她父亲再怎么也算计不到出嫁女了。说起来这几个姑娘里,倒是宁姐儿过得最是潇洒快活啊。”
方韵聘偏头,有些疑惑,“祖母这是什么意思?”老夫人眼带笑意,“你看,从小宁姐儿在你们姐妹中就是个拈酸吃醋、事事都要争的,你们姐妹几个在学规矩、在侍奉爹娘和祖母的时候,她仗着你父亲的疼爱十分不羁,去夫子那里学习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日常行事也多是自己高兴为主,从不管他人的感受,哪像你们姐妹几个,行事处处周全,难免委屈了自己。”
方韵聘也笑了一下,不错,方韵宁未出嫁前确实十分肆意,老夫人继续道,“虽是庶女,但你父亲疼爱她,你母亲又是个公正宽厚的嫡母,除非宁姐儿实在逾矩不像话,惹恼了你母亲,你母亲寻常也是不太管她的,只让她一边儿玩儿去。便是真罚她,也不过是禁足几日,抄抄经书,不痛不痒的,从没动过真格,打伤过她分毫。所以说宁姐儿命好啊,遇上你母亲这样好的嫡母。再说她的婚事,算是你们姐妹中最差的一个了,夫婿是寒门出身的榜眼,又要远赴偏远之地上任,便是我也有些不满意的,可她偏生觉得好,硬是嫁了,不过她嫁之后我也回过味来,觉得这门亲事好。”
方韵聘眸光闪动,“是因为三姐夫出身寒门,肯定会敬着三姐姐,敬着侯府,不会怠慢三姐姐半分?”
老夫人笑着点点头,“不错,宁姐儿脾气直爽,眼里不容沙,行事大多只随自己高兴,不依章法,这样的性子让她嫁入高门,留在京中,只怕是家无宁日,夫妻不和,那个时候门当户对,夫家既不理亏也不惧怕侯府势力,宁姐儿只会受尽委屈。可是嫁给你三姐夫就不一样了,他是寒门出身的孩子,得到侯府小姐的青眼,有侯府做岳家,肯定会敬重宁姐儿,也会对宁姐儿礼让三分。这夫妻之间只要有一个人肯低头,那日子就没有过不好的,再说了宁姐儿只要有人肯捧着她,她就高兴,这样一来她就不会和你三姐夫对着干,小两口的日子过得也就好,若是他有二心也得掂量掂量侯府他能不能得罪的起,便是侯府不亲自出面说话,但只要侯府在一日,宁姐儿就是出身侯府的小姐,侯府就是宁姐儿的底气,能震慑宁姐儿夫家的一干人等,便是宁姐儿的婆婆也摆不起婆婆的款儿。”
方韵聘点点头,十分赞同老夫人这话,在婚恋自由的现代,娘家都非常重要,更何况是封建的古代,只有娘家有人,只要娘家有势,夫家就没人敢欺负你,所以在古代通信不便的时候,仍有不少的姑娘出嫁后和娘家来往密切,年节送礼便是千里之遥都能送到,是以有娘亲舅大的说法。
老夫人眨了眨眼,看着屋外透进来的月光映在纱幔上,“慧姐儿也嫁的远,不过是你父亲和母亲亲自挑的,人我也看过,是不错的孩子,家里也是世代为官的,家风也是清正,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她嫁的又是嫡次子,不是宗妇也不掌家,她的日子也能轻松些。”
方韵聘想起方韵慧嫁的湖州宣抚使嫡次子很是不错,心里也为方韵慧高兴,“这我知道,四姐姐写了几封信回来,我都看过,过得很是不错,婆母不曾为难更不曾立规矩,家中长嫂也是好相处的,一家子都是和和气气的,再好不过。从前为四姐姐相看人家的时候,母亲把京里京外的人家都看了一遍,看着哪家都好又觉得哪家都不怎么好,母亲和我说过,四姐姐自小就在她跟前,对着嫡母恭恭敬敬的,她的婚事也该多为她尽尽心,给她好好选一个如意郎君才好。”
老夫人眉眼舒展,笑意不减,“是了,慧姐儿这样就很是不错了。高嫁女低娶媳,其实低嫁女也不错,侯府已然鼎盛,何须再舍出女孩儿去联姻,不如叫姑娘们一辈子有侯府撑腰,在夫家过得昂首挺胸,不受欺负,这才叫好呢。”方韵聘笑眯眯的挽着老夫人,“祖母真是最好的祖母,心里最疼我们了。”
老夫人点了点方韵聘的头,“我不心疼你们心疼谁?只是聘姐儿,理国公府何止不比侯府差,那简直是好出不少。更何况他们家还有个端敏大长公主,陛下对大长公主这个姑母十分敬重,时常问候不说,还恩及其儿孙。大长公主只有一个嫡子一个嫡女,嫡女封了明慧郡主,嫡子继承了驸马理国公的爵位不提。再往下有三个孙子,嫡长孙为世子,将来承袭理国公爵位,嫡次孙因陛下敬重大长公主的缘故,特别封了一个伯爵,这可是前所未有的恩赐啊,可见大长公主在陛下心中的地位。潭哥儿是嫡三孙,陛下不便再与封爵,但陛下喜爱他,特别将他提到了九令卫里当差,九令卫是什么地方?是皇帝直属,只听皇帝调遣,只为皇帝办事的亲卫啊,何其重要的一支队伍。”
这些方韵聘都知道,也明白老夫人说这么多是在担心什么,“祖母不必担心,聘儿都明白的,我只依着规矩行事,不得罪人也不会叫旁人欺负我的。”
老夫人叹了口气,“好,也只能如此了。理国公府极得陛下看重,祖母也是怕,怕你高嫁进去,受了委屈,侯府便是想为你出头,人家都能以一句管教新妇打发了我们,我这做梦都害怕啊。不过幸好,端敏大长公主是个温和慈善的人,理国公夫人也是好相处的,她们也都很喜欢你,这样我就放心许多了,将来你们再分家出去,那就更好了,你们小两口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自己当家做主,那不是更美了。”
方韵聘哈哈一笑,“承祖母吉言了,不过哪有新妇进门就分家的,便是公婆再宽厚,那怎么也得过个几年时间,不然外人还说这里面怎么了呢。”老夫人也笑,“聘姐儿说的对,是祖母糊涂了,是祖母心急了。”方韵聘摇摇头,“哪有,这都是祖母心疼我、担心我,才关心则乱的,这都是祖母对我的一番疼爱之心,我都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