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陈家家宴
翌日,众人都起早往静安堂去,这日正好是给老夫人请安的日子,近日事多繁杂,正好今日好好的给老夫人请请安,陪着说说话。
老夫人笑着看着众人给请了安,忙让坐下,不必拘礼,又叫了早饭进来,说先用了早饭再说话,省的再饿坏了小孩子们,众人又依言落座,食不言寝不语,悄然用完早饭,丫鬟们奉上清茶漱口。
二夫人这个时候先笑意盈盈的开口了,“母亲,今日里各色花逐渐开了,我母亲昨儿才传了信来,说我娘家花开的不错,叫我请母亲一道前去赏赏花呢,母亲可赏脸去看看?”老夫人用丝帕轻擦嘴角,打趣着二夫人,“罢了罢了,我这年岁大了不爱动弹,只怕是要拂了郡主娘娘的好意,便叫你这猴儿替我去一趟,也好叫郡主娘娘一解思女情节。”
二夫人笑着应了,“那就依母亲的,媳妇就代母亲去一趟,哈哈哈。”众人闻言也是一笑,大老爷和二老爷见时辰不早了就给老夫人告退,要去上早朝了,大夫人、二夫人又忙送着出去,一会儿就回转来。
三夫人这时也说话了,“这两日我将三房的院子都清理了一遍,收拾出几个不错的院子,还想让母亲和大嫂二嫂帮着掌掌眼,看看哪里不对的,好抓紧时间改一改呢。”
老夫人嗯了一声,“你收拾出来的必定是不错的,可今日是不巧了,我这老骨头不爱动弹,懒得出去,你大嫂事儿忙,淑晚今儿个又要回娘家,这样,定在明日吧,明日你们三个再来我这儿,我们帮着你参详参详。”
三夫人自然不敢反驳,连忙应下,“哎,都听母亲的。”老夫人颔首,“既然无事,就都散了吧,各忙各的去,明儿个再来。”三人便依次退出,各自离开。
二夫人这边出了静安堂也没回自己的院子,东西什么的早就收拾好了,只等给老夫人请了安就回娘家,是以这边出了静安堂就直奔侧门坐马车去。
马车一路行至陈家门前,只见门口早有小厮嬷嬷等候,眼看着马车近了,就直接拆了门槛叫马车直接赶进府里,一路又行至二门,才停了马车,另有丫鬟嬷嬷候着,换乘了一顶软轿进去,一路上只见雕梁画栋、花草相应、假山成群,一派华贵又不失内敛,这边是户部尚书府陈家,陈家也是传承几代的簪缨世家,郡主下嫁后得到忠亲王府的助力更是再上一层楼。
刚刚下轿就见陈家尚书夫人往这边来,二夫人笑着迎上去挽着陈大夫人的手臂,“大嫂今日气色蛮好,怎么,咱家的花开出什么惊奇的模样了?还劳动母亲巴巴的叫我回来看花?”
陈大夫人轻点二夫人额头,摇头道,“就数你胆子大,连母亲都敢揶揄,小心我告诉母亲,给你排头吃。”二夫人欢声一笑,“大嫂只管去,我呀行的端坐得正,便是母亲跟前我也是这样说,不改半个字的。”
说笑着就进了敬敏郡主的院子,嬷嬷连忙上前迎着二人进屋去,一进屋二夫人就直扑向上座的敬敏郡主,郡主年岁不小了,发上却只见星点花白,整个人气质斐然,叫人不敢直视。
敬敏郡主伸手接住二夫人,笑骂着,“做什么呢,多大的人了还和孩子一样的跑跳,叫人看着笑话。”二夫人不服,“大嫂是我亲大嫂,母亲是我亲母,嬷嬷也是看着我长大的,谁能笑话我去。”
陈大夫人一边坐下一边笑着应声,“妹妹说得是,妹妹这次得有一个多月未曾回家看望母亲了,多日未见,妹妹想念母亲,想和母亲多亲近亲近也是应该的,我羡慕都来不及呢。”
“我就说母亲是想我了,这么急急的给我送信来,还什么叫我回来看花?”二夫人腻在敬敏郡主身边撒着娇,郡主笑容满面,慈爱的看着她,“这小没良心的,我不叫你你就不能自己回来看看我?你自己算算吧,是不是一个多月没来过了?”
陈大夫人也笑着凑趣,“母亲说的是呢,妹妹一个多月没回来,连我都想的紧了,真是叫妹夫迷了眼,连娘家都不想了吧。”直把二夫人说的面颊绯红,“嫂子说什么呢,羞人!”
三人围坐着说笑半晌,外头嬷嬷就来问郡主可要摆饭,郡主点头示意可以,陈大夫人也笑着对二夫人说,“今儿个真是沾妹妹的光了,早上起来母亲就把厨房的人叫过来好一顿叮嘱,中午做的全都是妹妹喜欢吃的菜呢,一会儿妹妹可得多用些。”
敬敏郡主一听乐了,“你这个酸味外头怕是都能闻见了,可别说我不疼你啊,我可是吩咐厨房也做了你最爱吃的八宝蒸酥鸭和藕粉金桂丸子,没少你的啊。”
陈大夫人笑意更盛,“母亲疼我,我一会儿肯定多用些。”二夫人哈哈一笑,“我难得回来吃一回,嫂子就要吃醋,母亲日日都给嫂子安排好吃的,我连个味儿都闻不着呢,可怜见的,唉。”说着说着还装模作样的拿帕子压了压眼角,逗的敬敏郡主和陈大夫人哈哈大笑。
三人说笑着用了饭又净了面,挨在一处歪着喝茶,郡主突然问道二夫人,“淑晚,你家小叔子是不是要回京了?”二夫人十分惊奇,“母亲怎的知道?这事儿我是前儿才从我婆母那边知晓的,这两日都在忙三房的事儿所以才没回家来看您呢。您不知道,啧啧,我这小叔子不得了呀。”
二夫人说着话还卖起了关子,陈大夫人一下就上钩了,叫她赶紧说,不要吊人胃口,“怎么不得了?从前也就见过一两回,似是个内敛的,这是干什么事儿了?叫你这样说?”
郡主倒是老神在在,一言不发。二夫人瘪瘪嘴,“从前这小叔子不是刚得了誉哥儿,连满月宴都不主持的就跑了,去了个偏远的地方任职,我婆母劝了又劝,他都坚持不带着三弟妹和孩子,婆母便说那就带个姨娘丫鬟什么的去也行,总比带着小厮伺候的周全细致些吧,结果老三硬是咬紧牙关不松口,一个都没带的走了,这些年更是过年过节都不回来,只除了婆母的生辰回来,便是回来也是掐着日子待不了几天就要走。”
陈大夫人点点头,“这事儿倒是外面人都知道,也是因着这事儿外面的官眷贵妇笑话你那三弟妹多年,说是方家老三不待见她,才躲在外面不回家的,不然只凭候府的关系,也该在京里谋个职位,何必去那偏远荒凉之地。”
二夫人也是赞同,“可不是,当年刚一得知老三外放的消息,我和老二还巴巴的去问他要不要留在京里,我这边能帮他运作运作,结果老三一听这话脸都黑了,现在想来,我们两口子当年还差点坏了人家的事儿呢。”
见陈大夫人一脸好奇,二夫人也憋不住直说了,“前儿老三给我婆母来信,说是外放结束,要回京述职了,将来就一直留在京里,待在家里,给我婆母高兴坏了,结果信的下半截就给我婆母气的够呛,老三说不只他一人回来,还给婆母带回来三个孙子。”
陈大夫人啊的一声,“不对吧?不是没带姨娘丫鬟吗?这是在那边新纳了一房姨娘?之前没听你说过呀?”
二夫人嗤笑一声,“给她脸了,还姨娘,根本就是个外室。老三之前根本就没和家里说过,嫂子不知道,那三个孩子,最大的那个都八岁了,比三弟妹嫡出的誉哥儿还大一岁呢,你说这办的什么事儿。”
陈大夫人皱眉,觉得有些膈应,“确实没有这样办事儿的,谁还能拘着他不纳妾不成,还先斩后奏,看着孩子大了才带回来,这不是在打人脸吗。”
“可不是吗,真够恶心人的。母亲您怎么不说话?”二夫人见郡主一直没说话有些奇怪,郡主嗯了一声,“我今儿叫你回来就是为这事儿,你知不知道方老三这个外室是谁?”
二夫人心里一凛,“母亲的意思是?只听说是个犯官之女,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只是从前上折子言语间惹怒了先帝,才叫先帝贬官流放的,后来约莫是老三给买了,养在外面,当了外室,可是有什么不妥?”
郡主颔首,“确有不妥,我身边的赵嬷嬷你是知道的,自小跟随我,再稳妥不过的人。前些日子她娘家妹子添丁办酒请她去玩,我想着她多年未见亲妹了,便给她放了两个多月假,回来的时候她说似乎看见了方老三,又说他身边带着一个女子和三个孩子,本来我以为就是置个姨娘什么的,结果赵嬷嬷说那女子身边有个唤作母亲的人有些眼熟,后来才想起是个熟人。”
“熟人?贬官前在京里住着,看着眼熟也正常。”陈大夫人疑问,郡主点头,“从前倒不是什么显贵的人家,只是如今有些不一样了。”
随即又示意二人附耳过来,轻声说了个中缘由,二夫人听了和陈大夫人面面相觑,当即表示今儿个就先回去了,此事还得禀告婆母和大哥他们早做决断才好,郡主也不留人,只叫她带上厨房给做的糕点,拿回家去给启哥儿和怀哥儿尝尝,下次休学的日子可得带上两个孩子来陈家看看,二夫人一一应下,提了东西便回转候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