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原来我拿的是咸鱼剧本 > 第7章 搬家

第7章 搬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不多会,姜父回来了,脸上挂着明亮的笑意。

    姜娉娉鲜少看见姜父在这个家里露出这样的神色,看来宅子的事情办妥了。

    姜母也看到了,在自己屋子里,左右看看孩子们也都睡着了,忙问道:“怎么样怎么样,刘伯咋说的?”。

    姜父嘿嘿一笑:“成了,这是房契”

    姜母探过身伸着头去看,也看不懂,“这是多大啊?上面写的是什么啊?”

    油灯下,视线有些昏暗,但依旧不影响此刻的心情,姜父上过学堂,他给姜母说道:“在咱们南头两间棚子那里,足足有两亩地的大小,”看到姜母惊讶的眼神,他停了下摊开手心,又说:“就是钱花的只剩下这些了。”

    “我的娘哎,这么大块地方就是咱们的了”姜母接过钱激动的说,声音突然一高将二儿子姜凌路吵醒了。

    “娘,你们说啥呢,啥是咱们的了?”姜凌路迷迷糊糊的问道。

    姜母哈哈一笑:“没啥事,赶紧睡觉!”

    “噢!”姜凌路又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

    姜娉娉听到也吃了一惊,两亩地的房契,要知道一亩地相当于66666平方米,这两亩地可就是一千三平方米的面积了,怪不得姜母这么激动。

    姜母被二儿子这一打岔给冷静下来,“为啥这么大的地方,别是有什么事吧?”

    “放心吧,没有啥事,南边那块地本来就是在村子边界处,又是咱们的地方,只是换个地契的问题,不费什么事,刘伯也是看在咱们两家交情的份上。”

    然后姜父略一沉吟又说道:“这不是刘伯就要到这年底就要卸任了,咱们村里有几个人是要竞争的,刘伯的儿子刘束哥也在这几个人当中”

    听姜父这样一说,姜母明白过来,她顿时放下心来,这都不是什么大事,“以后这就是咱们的宅子,很快咱们就有自己的家了。”

    姜父搂着姜母,“这些年让你和孩子受委屈了。”以后他会给姜母和孩子们更好的生活。

    看着怀里的小女儿,姜母顺势依靠在姜父肩上,“不委屈,只要咱们一家都好好的就不委屈。”

    姜娉娉看着姜父姜母这腻歪的模样,嘿嘿一笑打个哈欠也睡了。

    姜母看着女儿的睡颜,“闺女也知道高兴呢,不早了,睡吧!”

    谁知她刚放下女儿就被姜父给偷袭了,“唔,吓死我了,哎你轻点,这么猴急干什么”

    她拍拍姜父的肩膀,气喘吁吁,香汗淋漓,有点承受不住。

    过了几天,几个兄弟加上村里知近的人家都来帮个忙,南头的院子很快就修缮好了,还剩一点收工。

    这天下午,眼看就到饭点了,姜母做好了饭,“都快来歇歇,这几天累坏了,家里也没啥好东西,将就些吃点,可不能推让啊,都快坐下来吃吧!”

    就在院子里架起了一口大锅,在门口屋檐下面摆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有荤有素,看着就食欲爆棚。

    众人一听,都知道姜母是谦虚了,笑着说:“姜嫂子这是谦虚了,这几天谁不知道咱们干活伙食好,都羡慕咱们呢,再说了,嫂子这手艺,就是去外面开个馆子也是使得的”

    姜母知道他们在说客气话,心里也高兴,“你们先吃着,还有两个菜,我去端来,快坐下吃别客气!”

    看着姜父招呼他们都坐下,姜母松了口气,天知道她这两天是怎么绞尽脑汁地做饭,人家来家里帮忙,饭食差了自然不行,好的又没有食材,还是娘家人知道了让哥哥送来一块猎来的野猪肉,才不至于失了礼数。

    热锅凉油,姜母将切好的辣椒倒入锅中,“滋啦”一声,辣椒独特的辛香飘散出来,翻炒一会儿,加入已经煸炒好野猪肉,野猪肉的肉质更加紧实肥美,加上辣椒的辣味,勾的人肚里的馋虫都出来了。

    不知姜父从哪里又找出来两瓶酒,酒不好,解乏就行,众人也不挑,一时之间,姜家这个院子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众人吃的肚子圆滚满嘴流油,不停的夸赞姜母做饭的手艺。

    等吃完走罢,姜父帮着姜母收拾了残局。

    姜母抱着姜娉娉和姜父在院子里走着,两人说着话。

    围墙是用泥土、草木灰加上稻草堆成的,围了很大一圈。

    “这院子一围起来,我这心里啊,就踏实,就像心里有了着落一样。”姜母轻轻的拍着姜娉娉,看着院子里,虽然两家屋子在这大院子里显得空旷,但就是踏实。

    姜父点点头,“咱们院子就先围起来这一块,其余的看看可以种上点什么,大围墙等以后再说。”

    “是了,赶明我去找点大白菜的种子,这几天就能种上了,冬天里也能有点菜了,”姜母又接着说,“虽然咱们现在还没有分家,吃饭啥的要回去老院去,但你还是砌一个土灶,回头去集上了拿上钱买口锅,眼看孩子们都大了,长身体的时候,说啥也不能缺了他们的吃的”

    姜母说着说着就想哭了起来,姜父赶紧哄住,“知道了知道了,有集市就去买,这么大人了咋能说哭就哭,看看孩子们笑不笑话你。”

    姜母低头一看,小女儿正笑的眯眼睛,又听见小儿子大嗓子笑道,“娘哭了,羞羞,羞羞”

    “姜凌路这是看娘的笑话来了,行,让我看看你哥教你的三字经都会默写了没有”

    不一会,院子里又开始鸡飞狗跳起来。

    房子修缮好了,挑了个晴天,姜父姜母带着孩子们一家住了进去,原本空旷的房子渐渐有了人气。

    姜父将他做木工活的工具也一并搬过来了,在房子旁边搭了个简易的棚子放这些工具。

    天气越来越冷了起来,北风呼呼地吹,枝头的树叶黄了落下来。

    这里的冬天冷的要命,让人只想躲在房子里不出来。

    姜家老院的炕早早的烧了起来,一大家子都在各自的屋里,院子里空荡荡的。

    这天姜父和姜三叔从后山上砍完柴回来,大冬天的里衣都被汗浸透了,他们将木柴放到厨房。

    姜父来到主屋,“娘,柴砍回来了,足够烧到明天春天,这里没什么事我去南头了,还有一点木工活没整完。”

    姜老太太一听,连忙从屋里出来,先是到厨房里看了看,又极为隐蔽的瞅了瞅姜父的袖子,“行了,那你去干活吧,工钱说是什么时候结?眼瞅着快过年了,可不能让人给拖到年后去了。”

    她自认为这些做的很小心,殊不知都被姜父和姜三叔看在眼里,姜父早已习惯,“这两天完工就结,娘我先去了。”

    “等会儿,这吃完饭你媳妇就躲回南院去了,也不知道整天往屋里一杵干啥嘞,家里的活难不成都等着我做?”姜老太太的嘴不饶人,姜父走出院子还能听到她的声音,“见天的就知道领着孩子往炕上一趟,见过哪家的婆娘有这么懒!”

    姜父走后,姜三叔看了一眼姜老太太,“娘,你这是做什么,大哥和咱们都是一家人”

    姜三叔是姜老太太的小儿子,自小就受宠,她听见小儿子这样说也没生气,“知道你给你大哥亲行了吧,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娘了,小时候总跟在你大哥屁股后面,我看你大哥的话比你娘我的话还管用,这你看看他搬去南头了,他是啥心思我能不知道”

    这不是怕他拿了老院里的东西去南头。

    “大哥能有什么心思?再说就算大哥真的拿了,那也是应该的,他是家里的一份子,钱是他挣的,家具是他做的,就连现在柴也是大哥砍的”姜三叔嗓门大,稍微一说话就跟吵架的一样,他之前和姜老太太因为这不知拌了多少回嘴。

    姜老太太见小儿子认真起来,“行了,我不管这些,我只知道现在咱们姜家还没分家呢,这个家里的东西还是我说了算,我爱咋地咋地,还管着你娘我了。”说完又看见儿子额头上的汗珠,“大冬天的,别感冒了,快进屋去,让你媳妇给熬一碗姜茶喝喝。”

    两人谁也说不过谁,姜老太太岔开了话题,姜三叔也只能就此打住。

    回到房间里,姜三婶听见了外面的说话声,从厨房里端出来熬好的姜茶,拿了手巾给姜三叔擦擦汗:“你和娘争论什么?知道你是看不得大哥受委屈,下回你就少说两句。”

    姜三叔接过姜茶一饮而尽,“我知道,这些我都知道,但是娘对大哥这样我看着心里难受,说不出来是啥感觉,只觉得娘这样做不对。”

    作为被偏袒的一方,姜三叔小时候还没感觉,等长大了之后,突然某一天,他意识到大哥和自己一样都是姜老太太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又想起小时候自己那霸道任性的模样,只想回去大骂或者揍一顿那时候的自己。

    所以现在每次这个时候,他总是心里充满了对大哥的愧疚。

    姜三婶看着他,“这不是你的错,我知道你心里也很难受,咱们以后跟大哥大嫂走近点就是了。”

    姜三叔点点头,是了。

    姜父这边,顶着冷风回到南头家里,一身的汗已经被冷风吹干了。

    掀开帘子,屋里屋外的温度差不多,看着一家人都在炕上,打了个喷嚏,“这么冷怎么不烧炕?”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