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孤雁南飞(十)
帐中,烛火通明。
一个炭火盆,被安置在台阶下方,火盆下面垫了几块石头用于隔热。
林哲宛卸去盔甲,只留盔甲之下一身戎服,后面披着一件大氅,如男儿般,双腿叉开,一前一后地登在台阶上。
手里拿着一把烧火的铁钳子,不时刨动两下,定睛一看,那火盆里,还烤着张白面饼。
打量一圈,桑虎并没有发现帐中还有其他将军。沙盘上空无一物,更不像是有商议军情的样子。
至于说其他的一些,譬如说什么郡主以身饲虎,妄图以三流手段,使晋军一心同源,桑虎更是没往那方面想。
权、财、色、名,很显然,桑虎不是那种完全靠下半身思考的动物。身为武者的他,很快就察觉到了帐中气氛的微妙变化。
“怎么……怎么就林帅一人,其余其余几位将军呢?”
“去通知了,也不知道会不会来。”
桑虎的眼睛眯了起来,他察觉到了,自己似乎遗漏了什么东西,而林哲宛随意的态度,佐证了他的猜想。
于是乎,桑虎踱步,绕着林哲宛,走向了一边的沙盘前。
“这可不像是要商议军情的样子,莫不是林帅烤了面饼,怕属下晚饭没吃好,过来对付一口。”
“吧嗒!”
铁钳子插在火盆中一抖,白面饼随之翻面,吹掉上面的碳灰,面饼金黄酥脆,可以看出,林哲宛是下了功夫的。
微微侧头,斜眼看着桑虎,林哲宛冷笑,不答反问。
“桑虎,我晋国的粮食,你配吃吗?”
“你什么意思!”
桑虎猛拍桌案一角,震得沙盘中用沙子堆砌的莒东关整个塌陷,四周‘土地’更是分崩离析。
怒,真不至于,他被派去摘桃子时,那些主官没少跟他翻桌子。怒多了,习惯了,那个情绪也就变得公式化了。
比起愤怒,桑虎更多的是疑惑、不解,还有一些事情脱离掌控的不安——
林哲宛的翻脸,来得太过突然了。
“就字面上的意思,晋奸!”
“你!”
在听到‘晋奸’这个词后,桑虎的心突然猛地颤了一下。他的思绪飞快转动,想着着自己的身份是否已经暴露,更严重的是,叶迦南的身份是否暴露。
桑虎脸色数变,但嘴上还是很顽固装作一无所知,茫然错愕,以及那扭曲的怒意。
“林哲宛,我不知道你在胡说些什么
这些天我驻守莒东关,亲自上城楼指挥战斗,为国为民之心,日月可鉴。
你林哲宛是皇族、是郡主,傲气些,我桑虎不和你计较,该忍让的,不该忍的,都忍,换来的,是猜忌、不信任,是令人心寒的‘晋奸’。
这受尽鸟气的监军,我他妈,不干了!”
拿出晋皇给的信物玉环,重重砸在地面,桑虎正在飙着他拙略的演技。
瞥了一眼摔得稀碎的玉环,林哲宛深情淡然,是那种真的不在乎的淡然。
“再告诉你一个消息吧,咱们的皇帝,逃了。”
“你这是什么意思”
桑虎愣住了,林哲宛告诉自己晋皇逃走的消息,为的是什么?
[她已经确定了自己的身份,告诉自己这个消息,是想要投降,让自己为她引荐一下? 或者,想要拥兵自立,自开山门]
“意思是,我要你死!”
说完,林哲宛从台阶上站了起来,两指夹着铁钳子,双手交替,抖掉面饼上的碳灰。
“意思是,你得死,你身后的主子得死,关外的秦将、秦兵,也得死。”
“哼。就凭你!”
桑虎冷笑,到了图穷匕见的时候,不装了,摊牌了。
“嗯哼。”
这个时候,林哲宛的回答竟有些俏皮,有些女儿家的可爱。有些担子、有些负担、有些执念,放下了,她反而觉得轻松了很多。
“我哥哥是剑圣。”
“可你不是。”
“你不也不是叶迦南吗?”
“你不叫亲卫”
桑虎偷偷后退了两步,缓缓靠近帐篷的门口。
“你的话,应该还用不着吧!”
“狂妄!”
桑虎停住了脚步,他是武者,且武学境界不低。武者是有自己的傲气的,被一个小丫头这般叫板,桑虎真的怒了。
剑圣诺大威名,他的妹妹有几分成色,桑虎不知道。但狮子搏兔,亦用全力的道理,桑虎是知道的。
于是桑虎虽然嘴上轻松,身体却是警惕到了极点。
“哈!”
桑虎右脚猛蹬地面,激起土石迸溅,双臂一展,身上的皮甲应声而碎,大片大片布满刺青的挺拔肌肉隆起,于躯干、四肢鼓出,看起来力量感十足。
随着肌肉隆起桑虎那不算挺拔的身躯也在不断暴涨,就好像他原本就是巨人,只是练了某种缩骨功,平时都是蜷缩着身体一般。
现在,‘缩骨功’收功,桑虎也就变回巨人了。
双拳对击,迸发金铁交鸣的厚重声响,桑虎的整个上半身,都渡上一层淡金色。赫然是迦南院的独创武学——金刚不坏神功。
“小丫头,投降吧,我是为你好,晋国,没希望了!”
这是最后的通碟,桑虎并不抱多大的希望,只是能不使用武力的话,他还是不愿和林哲宛生死相搏。
赢了,莒东关大乱,消磨掉自己手下的实力,自己投诚秦国,得到的利益,便会减少许多。
输了,更不必说。
唯一不变的,是无论哪种情况下,秦国都是受益者。
秦国此行西进,用的是阳谋,藏在阴谋下面的阳谋。
西晋佛教与秦国勾结,此事是做的隐秘,但要想彻底的密不透风,是不可能的事情。
兵士调动、守备换防、粮草运输、物资调度,这些事情,都逃不开身为统帅的林哲宛。
只要林哲宛不是那种半吊子的草包统帅,那么,根据这些信息,就能大致摸索出国内各方的大致情况。
想投降、想反戈一击、想背后插刀子,就要提前和部下密谋。可人都是有私心的,这些部下也不例外。
秦国打来了,有了投降的准备。那么放出的债务是不是要提前收回,在外的子弟是不是要召回,想要搬离晋土的,是不是要提前物色新地,藏有横财的是不是要尽早取走,以防被秦人找到划分了去。
坐到了统帅的位置上,以上种种微不足道的小动作,落在案牍上,串联起来,不用证据,事情的大致轮廓,就出现在了林哲宛的面前。
秦军根本不在乎明天莒东关的北城门是否会准时打开,他只是在用一些看上去有些无法理解的举动来告诉关内的晋国士卒一件事,那就是——
晋国完了,人心散了,你们没机会的。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秦人不愿意拿人命填莒东关,更不愿意莒东关、乃至西晋,因为战争,变成一片白地。
他们要的,是一个完整的西晋。
“蠢死了。”
这便是林哲宛的回答。
林哲宛还记得,八岁那年的重阳节,迦南院召开‘狮子会’,高家哥哥带着她和剑圣偷跑到院中凑热闹。
当时恰好路过武僧堂,见一众和尚跟着教习呼呼哈哈地练拳,很有气势的样子。
那时的林哲宛看得两眼放光,直言横练功夫看起来挺不错的!
不曾想,却被旁边被她拽着来的剑圣泼了盆冷水。
——“蠢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