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孤雁南飞(八)
“晋皇,我的那位好舅舅,逃了!”
林哲宛冷哼一声,这一声中,包含着对皇帝,对那些朝廷上的王公大臣的不屑。
墙砖的石缝中,几只老蝉扛着寒秋,叫的撕心裂肺。它们承受着气温骤降带来压力,却无能为力与天宫作对。
一声弱过一声,就好像,这一声,便是今夕的绝唱,哀婉凄凉。
而就在这样的蝉鸣声的掩盖下,林哲宛把这个石破天惊的消息抖落出来,她本来是打算将压下来的,就她一人知道便好,直到莒东关被破,直到宁康那边的消息彻底爆开。(宁康,即是西晋的皇都。)
高肃的瞪着眼睛、瞳孔逐渐放大,短暂的时间内,他考虑的许多事情,就比如——
郡主是在开玩笑,没准下一秒就会像多年前那般,鬼灵精怪地哈哈笑着,跟自己说。
“骗你的,高大笨蛋。”
可偏偏,高肃知道,这不可能,特别是在先前那般掏心掏肺的对话后。
所以,真相就是,晋皇真的逃了。
舍弃晋国、舍弃百姓、舍弃莒东关这数万为他保卫家园的士卒,就这样逃了。
震惊、难以置信、无法接受、悲哀,一瞬间,高肃接受了这个事实。
他只觉得,这一战还怎么打还有必要打吗?
上至君王、下至百姓,没有一人相信这一战能赢,相信晋国能再次强大起来。
国难当头,国君不自审自省、知耻后勇,反而因为害怕成亡国之君而弃国而逃。
百姓浑浑噩噩、不思变革,抱着[秦也好,晋也罢,只是头顶换片天的区别。]的得过且过的态度混日子。
君不君,国不国,这样的故土,真的值得自己豁出性命去守护吗?
“你想怎么做?”
高肃思虑了很久,挣扎了很久,在接受了晋皇的事实后,他反而不如想象中那般愤怒。
“还打吗?”
已经没了作战的意义,高肃心灰意冷地问着,就算说林哲宛下令投降,那么,他也会尊重林哲宛的决定。
“打,不为别的,单单是为了给我哥,给聚集在莒东关的这数万,还有骨血的将士一个交代。”
“好,要怎么做,你说。”
林哲宛的决定让高肃松了一口气,无论如何,身为晋人,高肃的心里还是有那么一丝寄托的,拼死一战,就当是了却一桩心愿了。
“嫂子那边……”
“不用,我让一对亲卫去接他们,到时候在燕国的障月城汇合。”
高肃知道,林哲宛有了保全他的想法,但这个时候,是林哲宛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他是林哲宛最亲近的人之一,此刻怎能离去。
所以,高肃做了两手安排。
首先,秦军打来,破了莒东关后,西晋基本就算是沦陷了。
一番屠戮、清扫自然不可避免,就算高肃不是晋将,宁康那边,他的家人也不可能再待下去。
早些年的时候,家里有亲戚南下燕国做生意,再之后,开了酒楼,亲戚就在燕国的障月城定居了。
其中有一年,障月城突发疫病,死了很多人,酒馆因为疫病、以及官差经常上门‘打牙祭’一直亏本,做后是在撑不下去了,给在当时晋国跟着林家威风八面的高肃的老爹去了信。
高肃老爹是个精明的,他看出了亲戚做生意的本事,借着支援的机会,干脆出资入了股,打算一起干买卖。
那亲戚倒也争气,凭着高父支援的银两,挖来大批技艺精湛的厨子,饭店装潢也是有模有样。
挨过疫病后,酒楼生意越发红火了。
等到林家没落后,高家父子靠着酒楼的分红,不但没过过苦日子,不时还能接济接济自己的老东家——林家。
让妻儿前往障月城,有着自家的营生和早年置办的产业,就算他高肃回不去了,老爹、媳妇也能安安稳稳的度日。
林哲宛很认真的看着高肃,像是在确定对方的安排是否妥当。好在,这些年高肃成熟了不少,再也不是那个没正形的‘高大傻子了’林哲宛这才安下心来。
自城墙上走下来,所过之处,士卒们纷纷行礼问好,林哲宛一言,径直带着高肃来到自己的帐前。
“攘外必先安内,军中有些钉子,早铲早安心。
我目标太大,一举一动都暴露在有心人的眼中,待会我会在帐中召集会议,把这些‘有心人’聚集起来,剩下的,就靠你了。”
转身间,林哲宛牵住了高肃的手,做小女儿娇羞状,等到二人依依不舍的分别时,高肃手里已经多了一块调兵的虎符。
“原来,你一直在犹豫啊!”
高肃小声呢喃着。
对于刚才的一幕,他不会误会,因为他知道,这些只不过是迷惑外人的一些小伎俩。
至于为什么不在城墙上独处的时候把虎符递给自己,高肃觉得,那时候,林哲宛的决心还不是那么坚定。
她的心,是自城墙阶梯这一段,一步一步的狠下来的。
“放心吧,林家妹子。”
高肃不再患得患失,他臭屁的一摆身后披风,转头向着近卫营的方向而去。
今晚的莒东关注定不会宁静,无论关内,还是关外。
秦军大帐,灯火通明,为这被秦晋两国抛弃的荒山野地,点缀出了万家灯火的幻像。
山林中的动物最先感受到了危机的到来,提前逃窜,隐没于更深的丛林中。那里是别的动物的领地,可事到临头,别无选择。
一颗颗树木倒下,秦军所到之处,便如钢铁洪流碾压过的地面,平整服帖。
那近二十万的部队,如洪荒猛兽般,侵蚀着每一寸土地。尽管这些秦人尚还没有展现出他们的破坏欲,但无可避免的,此处,生灵禁行。
“大帅召集”
“是的将军。”
“我知道了。”
传令兵离开了,但桑虎的心,却不由得提了起来。
国战迫在眉睫,晋皇出逃的第一手消息传来,暂时被林哲宛截住了。因此,桑虎尚且还不知道。
[这其中,不会出了什么纰漏吧!]
桑虎是那种五大三粗的汉子,在晋国军中,也是凭武艺吃饭的。心眼有,但不多。
他能辗转各个军阵、势力、派系之间搅和,趁机捞好处,这还得多亏了身后的迦南院为他出谋划策。
搞破坏、扯后腿、拱火、挑起争端,可以说,桑虎在这方面是有着丰富的经验的,并且,建造往往比毁坏简单,这也让桑虎这些年的工作游刃有余。
至于说后果,桑虎是不在乎的,好处拿了,有迦南院一份,出了事也由叶迦南顶着。
在桑虎看来,朝臣是听晋皇的,而晋皇听叶迦南的,这也就等于朝臣都听叶迦南的,那他还有什么好怕的?
纵然人嫌鬼厌,这走在街上,又有那个泼皮无赖敢上来吐他一声吐沫。真有了,剁吧剁吧喂狗,桑虎大爷,照样吃香喝辣的,好不快活。
[害,想那么多干嘛,就一丫头片子,还能把我怎么滴。]
想法很狂妄,但也算不得狂妄,如今还在莒东关的主事将领中,几乎有一小半已经明确地向他表露了心声
——愿意在秦军主力攻城时,弃城投降。
这些人,算是站在自己阵线的了,便是林哲宛铁了心的要为难自己,有了这些人的护持,桑虎也是不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