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我的老师
我漆艺行业的领路人是我们艺术学院的副院长王炳根老师,还是大二的时候吧,当时他带着我们一起,探访金缮的玄奇,当时的我深深为之吸引,并开始学习漆艺理论,汉服文化。
我本无意设计人,辛得名师引航灯。我的其他设计课虽然说成绩都还可以,基本都属于是中等偏上吧,但是最好的还是这门金缮课程与学院院长夫人杨琳老师的传统编织课程。
临近大三需要抉择工作室,当时摆在我面前的是两条道路,成为一个设计师或者成为一个艺术家(笑,其实就是传统行业传承者)。
最终,我顺从本心的抉择,选择了传承我们的传统技艺,由于金缮课程成绩我是第一,再加之与王炳根老师经常交流金缮和漆艺,知晓了王炳根老师的夫人陈晓霞老师开个一个工作室,专门教授漆艺。
我还记得选择工作室的时候巨简单,其他工作室看都没看,就径直走向陈老师的工作室——天工漆艺。
陈老师也从王老师地方听说过我,我也提前跟王老师透露过我想去他夫人的工作室,所以我跟陈老师的第一次交流还是蛮轻松愉快的,其他人还是在筛选进入工作室,我已经进入了晓霞老师的工作室。
暑假里,我没回去,在他们还没开学的时候,就跟着炳根老师在工作室学习如何髹漆,如何制胎,如何调漆,如何保养,并且三十七八度在只有一台风扇的工作室敲打5毫米厚的铝板,将它敲打成荷叶茶盘的形状。
不过这个都跟我毕业设计毫无关系,毕竟只是练手的玩意,当时我的毕设我想做做金缮,但是后来炳根老师跟我说金缮可以当毕设,就是布展的时候很吃亏,我比他们多学了这么久,就应该来一点挑战性的。
最后呢,我的毕设定下来了,我将带着四个人,近一年时间将十二应真罗汉图用漆画在0752米的铝板上绘制出来。
从打稿,定稿,临稿,到反复上色漆,打磨,修补,勾线,打磨,其实到最后要到提交毕设的时候,我们都还没画完。
一个就是我帮助我的老师去非遗馆坐堂,在非遗馆,我认识了馆长——陈科峰老师,文员——陈存瑶老师,朱菲,希珍堂——李喜珍,钉碗传承人——应培明师傅,舞龙传承人——任国夫师傅,手工书画装裱传承人——老李黎水木,孙叶苗孙师傅,渔船制作——船老大,箍桶师傅,锡制品制作师傅,传拓传承人——李本庭老师,面塑阿姨,绣球奶奶,骨木镶嵌金师傅,金银彩绣奶奶,小李同学的书法老师——谢承恩老师。
再跟这些手艺人交流中,感受真的颇多,即使现在已经过去了两年多,每每想起还是怀念当时跟师傅们的有趣聊天。
另外一个就是天工漆艺工作室其他的同学对漆艺一点都不了解,甚至于可以说是完全不懂,有几位还是学校分派进来的,导致前期我不得不边画边教,除了我自己的五人小组,比较好带,因为画画嘛,设计的老本行,怎么都不会出大问题,无非就是把颜料换成了更加难以调制和需要预测的色漆了而已。
其他的小组时不时会出点什么大问题,就整的人有点麻,每天到工作室的第一件事,不是看我自己这组画有没有问题,而是先去看看其他小组髹的漆是否均匀,干燥程度怎样,今天该进行什么步骤。
这些都弄好了才开始想自己的画。
漆画我们不敢用大漆,真大漆对第一次接触的不是很友好,就是我这个当时已经算是有点底子的碰到还是会过敏,就不用说他们了,而且漆画所用到的很多,调色复杂,所以我们用的都是腰果漆(我自己不是很喜欢腰果漆,毕竟是腰果外壳榨出来的漆,带有微毒,但是考虑到这些同学的身体抗性,最终还是用的是腰果漆)。
中间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当时不是有时候中午吃饭休息没事做嘛,我就拿了几个建盏在后面用大漆修复,我们小组的人呢都比较爱探究,有个小胖子就着了道,他也没碰到大漆,只是闻到了大漆,就发生了很严重的过敏,一个个水泡长得红豆大小,整整一个半月才好,我也被晓霞老师勒令不准在工作室做大漆的东西了,要做就带去非遗馆做。
传统很好,但是传统工艺都有门槛,以我们漆艺来讲,就是你要先适应大漆过敏,然后长年累月的磨合,最终脱敏。
锔瓷的门槛就是你对瓷器,尺寸要非常敏感,不敏感的你根本没法拿起金刚钻在瓷面上打孔。
手工书画装裱要对纸张年份,层数,制造工艺敏感,一些古旧画的修复,你要修旧如旧,将残破的修复完整,但不能看出是新修复的,这才是手艺。
不过即使我们小组没有画完最后的毕设,我还是毕业了,并且由于疫情关系,线下展陈变成了线上展陈,我还获得了一个优秀毕业设计。
从6月份选定工作室,7月份进入工作室学习,9月26日来到非遗馆坐堂,其实当时的我对技艺这块的理解还是非常稚嫩的,直到与老艺人们经常的沟通,学习,才逐渐的领悟了传统技艺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当然,痛心的事情我也经历过很多,快乐的事情也有很多,这些后面都将一一写出。
你不会还以为这是小说吧,真的,除了系统的存在,以及时间上的排序我稍作了些变化,技艺上的讲解不是两年前刚接触时的无知,其他的都是真的。
瞻岐的手工陈醋是真的蛮好喝的,文中非遗馆的价格我忘了,毕竟是两年前的了,于是写了个80,后面经过考证,是60一瓶,我是非常不喜欢喝醋的一个人,酸的东西都能接受除了醋,但是这个醋我完全可以接受,也酸,但是喝着跟超市买的天差地别,就像是劣质白酒与泸州老窖的区别你们能明白吧,我这不是卖东西啊,我都两年没在宁波了,我只是作为一个传统行业的工作者觉得还不错的手艺,应该推崇一下。
雪菜的话跟家里腌出来的味道差不多,但是便宜是便宜的,20一大包,里面有10小包,折算也就2元一包,并不算很贵,只能说味道上平平无奇。
道成岙手工烧酒,这个玩意怎么说呢,度数确实高,8两左右我就倒了,喝不了高度白酒的朋友不建议尝试。
小李同学的大嵩石,香道的材料,茶道的材料,这些都可以放心入手,这娃虽然呆了一点,没什么赚钱脑子,但是这些东西都是货真价实的,有些我们自己平时都在用,比如说福鼎白茶,香,建盏什么的。
当然我要纠正一下的是当时的我没带那一套茶具过去,那是杜撰出来的,不过确实可以做到,但是不要来找我定制,这是私人的,别问价格,问就是无价。
你真要送人,你也得看你要送的那个人喝不喝茶,不喝茶的你送隐文漆杯那不纯纯自找没趣嘛,而且这玩意建议自己亲自做一只,别人做的就没有意义了。
你这么想,你送她一套漆器的茶具,某天你跟她喝茶的时候她突然觉察出来了,这种惊喜感不是更加有趣嘛?
哦,对了,文中比翼齐飞手镯现实中源自国家级非遗项目泥金彩漆的漆仟春漆师傅。
至于你要问我这些技法会不会,我只能说我能写出来,那我就是会,写不出来的就是不会。
就像是骨木镶嵌,我跟金师傅关系再好,看了一年多金师傅的制作,我也还是没学会,可能说起来简单,在木头上刻出图案,然后用弓锯把牛骨锯成对应的图案,然后嵌进去,但是你们实际上手之后,真的才能感觉,每一项技艺都不简单。
金缮这个是我的本行,有需要的可以看我某音:柒藏,漆器也是我的老本行了,定制什么的也可以咨询我。
我现在身后站着的,是我们四大漆艺之一的成都漆艺,价格虽然高,但是手艺也是顶真的好,而且用料都是用的大漆,纯天然矿石,这些做不得假。
价格都是原材料抬上去的,19年的时候天然生漆的价格才350一斤,现在已经涨到了550一斤,一件漆器髹漆一般都是十几道起步,你还要算上调制色漆所用的矿石,例如白土、红土、南碱、朱砂、蓝靛石、硼砂、寒水石、紫铜矿石以及金、银、玳瑁石、猫眼石、胭脂、墨锭等等,这些价格有些不菲。
古琴也可以定制,古乐器有很多都是漆艺技法制作的,斫琴就是漆艺中分出的一项技艺,这个后边会讲,我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我呢,是想把我们传统工艺宣扬出去,让大家知晓,我们不是没有好的东西,而是我们好的东西都太好了,价格就高的离谱。
大家有想了解的非遗技艺的也可以在评论区里面发出来,我与很多非遗匠人关系不错,到时候我去请教一下问题倒是不大。
想看文中出现的非遗工艺的图片,可以再评论区发一下想看哪个,我直接推送师傅的某音给你们。
最重要的一点忘了说了,别嗑cp。
小李同学虽好,但“两袖清风,怎敢误佳人啊”,这些后头再说吧。
我跟小李同学很是清白,我可不想小李同学拿着刀来四川砍我。
当然后续的发展嘛,我不说,你们看着就行,反正啊,这本书可以说是没女主也可以说是单女主,毕竟老夫不是个博爱的人,对於爱情老夫始终坚信“世间千般美妙,不及你老时与我白发逍遥”。
我也希望大家早日找到自己喜欢的那个他/她,相约相伴一生,白头携手不离。
这章,就是个简单的吐槽,简单的介绍,不想看的可以直接划过,主要是作者有话说真的太短了,只能发300字,属实写不下,就只能发个单张,说明一下一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