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基建系统上交后,被腹黑太子缠上 > 第17章 旁观抄家

第17章 旁观抄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裴九镜第一次听人将抄家流放说得如此文雅,还是位武将之女。

    文臣武将之间本无需争胜负,偏偏有人从中作梗,硬是想弱武将的势力。然平定土匪、捍卫边关、保家卫国的事是谁在做,不求文臣理解,只求他们不拖后腿。尤其此事陛下早已昭告天下,他们还跪逼陛下收回成命,这不仅是想打武将的脸,更是在挑衅陛下的威严。

    或许有识之士担心武将势大,想要谋反,然大部分文臣不过出于私心,甚至有些通敌叛国,欲挑起朝堂争端。

    “户部侍郎李然、御史台王循、刘安、吴志文,县主日后见着这几人,可多留些心眼。”

    李然同北方的势力勾结,私自贩卖茶与铁器,导致边关无数将士死于宣朝的刀剑下。户部尚书虽未参与其中,然收受献上的供奉,为其遮掩,却是实打实的。甚至贪污运往北方的军需,转手高价卖给北方,此人,死不足惜。

    其余三人则是贪污受贿,此次也是收了下面的贿赂才主动牵头。

    前世将军府衰落一事便有这四人的手笔,他本想让何娉婷这个苦主拿主意惩治几人,却不想还有意外收获。

    “臣女晓得。”何娉婷犹豫后开口:“若是几位愿意为军需国库做贡献,殿下可得看好了,莫要让小人暗度陈仓。”

    太子身边有各方的眼线,还需更加慎重才是。

    裴九镜眸中闪过异色:“孤已知晓。县主此前送来的信纸,孤已命人送往南苑,司农令会多次试验,若是有效,定会在报纸上刊登,让宣朝百姓都知道县主做的贡献。”

    “这是臣女本分,只是若能得增产经验,还望殿下登在报纸上,传遍宣朝。”或可一解三年后的饥荒。

    “定当如此。”

    次日早朝后便传出消息,太子状告户部侍郎李然通敌叛国,李然被判抄家流放,其余几人被罚北上。

    何娉婷正在厨房试制各色糖果,思及宣朝并无砂糖,且石蜜价格昂贵,特意命人熬糖浆后,用黄泥水过滤,留下最底层的砂糖。冰糖则步骤稍稍复杂一些,还需几日方能凝结成功。

    得知此消息后,不由感叹太子雷厉风行。

    “本县主还未见过抄家,流光,装上几袋糖果与砂糖,带上几位羽林卫,我们去瞧个热闹。”

    李然罪孽深重,然此时并未表露野心,文臣只会以为太子伪造证据、冤枉朝臣,定会有不轨之人传播流言,闹得人心惶惶。思及安家酒楼的评书台,何娉婷犹豫片刻,还是坐上马车,来到李府外。

    她前来观看,可能让言官抓住把柄,告太子与将军府沆瀣一气,李然含冤入狱。且与李然有牵扯的大臣权贵无法救人,定会泼些脏水,将自己捞出去。

    虽知道此举不明智,但是她实在无法咽下这口气,前世自己身陷囹圄,无法为父报仇。若是今生连恶人被抄家都无法前去观看,定会抱憾终身。

    宣朝文武百官月俸与前朝相比,已是十分宽厚,然京城房价颇贵,刚考上功名的大臣只得租赁宅子居住,在任几年方才能买下一栋宅院。

    马车渐渐行至人尽皆知的朝臣区,何娉婷心中有些疑惑,李府表面看上去并无不妥,也不知太子献上何等证据,使得陛下雷霆大怒,竟判处其抄家流放。

    李府门前守着一排侍卫,无数百姓聚集在门口看热闹。

    “通敌叛国可是灭九族的大罪,陛下还是太仁慈。”

    “你只知其一,李府主家还未宣判,只被收押看管,九族被流放至岭南。”

    “只是可怜无辜之人被牵连。”

    “无辜?战场上的将士不无辜?听说李府偷贩铁器至草原牟利,李府上下吃穿用度极为奢靡,这些银子耗费的是边关将士的命。”

    侍卫挤出一条道,何娉婷带着流光穿过人群来到门口,却见到了几个熟悉的身影。

    她走过去:“父亲,大哥,你们来此作甚?”

    “贼人通敌叛国,我与苍梧前来看看叛国之人是何下场。”

    何娉婷:“”

    这下可好,给够了言官挑事,状告太子与将军府勾结的证据。

    裴九镜正命人将李府抄出的家产银子全部放在大门口,并找了个小太监记录。

    何娉婷瞥了眼小太监,发现前世城破时见过,为护太子而死,便放下心来。

    不再多言,何娉婷将注意力转移到做记录的小太监那边。

    “白银十万两,银票五十万两,黄金一万三千两。”

    “真迹《江山秀丽图》一副、前朝瓷器十对、南海红珊瑚五棵、南海夜明珠二十斛”

    众人瞬间震惊,抄家所得白银加起来共六十万,快赶上五分之一的国库收入,更别提黄金与珠宝,那幅真迹更是有价无市。

    何娉婷皱眉,李侍郎为官三十载,不仅仅是贩私茶与铁器,更有受贿以及在宣朝贩卖私盐,眼下财物虽多,却绝不是全部。

    李侍郎算是极大的贪官,然侍郎一职并无太大的权利,上面定还有数位大人物。

    思及话本上看过宅院里都有密室或地窖,何娉婷低声吩咐几句,侍卫上前禀告,裴九镜面色瞬间难看起来,带上几人往李府内走去。

    不多时,又拖出数箱摆放整齐的黄金,其中甚至有官府烙印,还有数箱小国进贡皇室的特色珠宝以及国库内早已丢失的前朝文物。

    李侍郎官职不大,胆子不小,连国库内的东西都敢擅动。

    一一登记后,裴九镜命人全部送进宫内,临走前眼神复杂地看了眼何娉婷。

    何勇父子三人对视几眼,面不改色地骑马坐车回府。今日下值后摆宴庆贺,他们还需回府操持。

    糖果忘了送出去,何娉婷吩咐流光将糖果分了分后,独自坐在马车内,思索太子今日让人当着百姓之面记录之意。

    犹记得前边儿都是送进户部,由户部登记后,再上禀宣宁帝。登记时有无数漏洞可钻,如珍珠大斛换成小斛,银票稍稍少上几张等,都是户部惯用的手段。

    看来太子殿下已经对户部失去信任,接下来户部尚书怕是要换个职位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