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加油
大林和小林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他们的父母早亡,兄弟俩相依为命,但志向截然不同。哥哥大林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富翁,不要干活就能过上富裕生活,而弟弟的志向是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劳动,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一个偶然的机会,哥哥大林成为了大富翁叭哈的儿子,从此过上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但他也失去了动手和思考的能力。在流浪到富翁岛之后,虽然岛上有数不尽的金银财宝,但自己没有一点生活自理能力,不能靠自己的双手获得生活所需淡水和食物,最后只能活活饿死。弟弟小林被卖到恶人四四格家,受尽折磨和毒打,但他忍辱负重,利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终于打败四四格,逃离苦海,最后被中麦伯伯收留,做了一名火车司机。在工作中,他面对权贵,不卑不亢,勇于斗争,和广大人民群众靠自己的勤劳获得了应有的权利和幸福。
读了这个故事,我不禁感慨万千,既被小林那种嫉恶如仇,面对困难不屈服,英勇斗争的精神所感染,同时也对由于大林好吃懒做、贪图享受、随波逐流的恶习终将自己害死感到惋惜。
再想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表现,我感到惭愧,平时不但不能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就连穿衣吃饭还让他们操心,如果长大后自己连一些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和自理能力都没有,还谈什么为国争光、报效祖国。
如今我们生活在不愁吃、不愁穿的幸福生活中,但我们不能失去奋斗的意志,否则就会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长不大。我一定要向小林学习,学习他那种不服输、热爱劳动、勤于动脑的精神,争取成这段时间,我看了《大林和小林》这本书,感触颇深。《大林和小林》是二十世纪中国最优秀的民族童话精品,奇特的构思,夸张的手法,大胆的想象,曲折的情节,让人爱不释手,很容易被它深深吸引。大林和小林是一对双胞胎。大林好吃懒做,变成了一个寄生虫,最后饿死在金子堆里。小林勇敢正直,成长为一个有出息的好孩子。
这个故事揭露了旧社会统治阶级的昏庸无耻和他们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压迫;同时写了劳动人民为了追求光明而顽强不屈的斗争。虽然这是一个写在解放前的童话,但是现在的孩子读来,却一点都不感到有距离,书中的各种人物,大林、小林、鳄鱼小姐、狐狸平平、绅士狗皮皮,蔷薇公主、四四格等形象呼之欲出,让你爱,让你恨,让你哭,让你笑,也让你紧张,让你感动。这是一本值得每个孩子放进书架的这本书我用了一天就看完了,当我看见趣事时,就忍不住哈哈大笑,笑完后我就对这书喜欢得爱不释手,连妈妈叫我吃饭也没听见(当然饿也不知道),书中的大林是个坏蛋,大林不是一般的坏蛋,而是一个心胸狭窄、目中无人的大坏蛋。他也是一个懒汉,不工作、不学习,就连期末考的题目也是听差帮他写的。他和蜗牛、乌龟比赛跑步,结果跑了个第三名,还有人夸,就连国王们也是坏蛋。
小林是个乐于助人、心胸宽广的好人,他在四格格家里救了不少孩子,在村里他救活了不少村民,他是个大好人。
我们要多学习小林,不学大林和小林》是张天翼写的一个童话故事。每当我想起这本书,脑海中就呈现出了两个命运截然不同的孩子。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老农的妻子,生了两个孩子,他们就是大林和小林。十年后,老农和他的妻子去世了,于是大林和小林离开了家。不幸的是,他们遇见一只巨大无比的怪物,怪物要吃掉他们,他们俩就往相反的方向跑。大林认了世界第一大富翁叭哈为爸爸,过起了养尊处优的生活。从此以后大林改名叫唧唧,他有200个听差伺候。无论是什么事,唧唧都不用动手了,这也包括吃饭。过了几个月,唧唧就变得很胖。运动会那天,唧唧和乌龟、蜗牛进行五米赛跑。5小时30分钟后,结果出来了:乌龟第一,蜗牛第二,唧唧第三。可想而知,唧唧现在变得多么胖啊!叭哈死后,唧唧遇险了。他乘坐的列车沉入了大海,和听差们分开了。唧唧在海里一点儿也不怕,他认为,有钱就可以买到一切。他被一群蜜蜂送到了富翁岛,那里的金币、珠宝像沙子一样多。
唧唧因为缺乏生存的能力,得不到食物而饿死了。小林最初很不幸,被拍卖到噜公司的老板手里,咕噜公司是生产金刚钻的,老板叫四四格。小林在那儿受尽折磨,每天都要挨打,即使是表现得很好的时候,也不例外,而且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小林找了个机会,打死了四四格,却又冒出第二四四格。小林打死了第二四四格,又冒出第三四四格,他赶紧逃脱了。后来,小林在机车上做工。
因为他之前打死了两个四四格,又因为唧唧在他工作的机车上遇险,于是小林和他的工友们受到富人陷害,被关进大牢。最后,小林和许多受迫害的人联合起来,和富人们斗争,大家终于被释放了。这本书十分有趣,他采用童话的形式告诉我们:我们要用劳动创造财富。反之,如果一个人一直不劳动,就会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使人生失去意义。
我们不能当温室里的花,要做能抵挡得住狂风暴雨冲击的一棵棵苍松。所以,若是想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有意义,就去学习小林吧!千万别像唧唧我一放假,妈妈就从汉唐书城买回三本书,我花了半个月的时间认真地读完了《培养孩子诚实善良的100个品德故事》这本书。书中一个个既生动又贴近生活的小故事,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书中既有像华盛顿、列宁、林肯这些大人物的诚实故事,也有许许多多像“曾子杀猪”、“情同朱张”和“喜马拉雅少年”这样守信的故事;既有大将军韩信知恩图报的故事,也有摧人泪下的“阳光姐姐”和“冬夜的灯光”这些助人为乐感人的故事;既有宽容的老兵、又有善良的长发妹;既有舍身救助朋友勇敢的金凤凰,也有谦让他人的黛翎公主……
一个个小故事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着我的心灵。这些良好的品德就像一颗颗美丽的宝石,我要把这一颗颗美丽的宝石收集起来,作为我人生的财富。在我人生的道路上用诚实和善良做底色,用守信和宽容做调色,用勇敢和机智做亮点。
我要学习诚实的小华盛顿,当有错时要大大方方地承认错误,做一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我还要学习守信的宋濂,当我向他人借书时一定要按期归还,做一个言必信,行必果的好孩子;我还要学习勇敢的韩信,当我在困难中得到他人帮助时,我一定会涌泉相报;我还要学习善良的钟离意,当别人遇到危险时,我会勇于挺身帮助;我还要学习宽容的老兵,用爱心去溶化敌友之间的仇恨。
【篇2:《弗朗兹的假期故事》读后感】
在我的书架里有一本书,它的名字叫《让男孩一生珍惜的好故事》。
在这本书中,有好多故事,比如:三打白骨精、尧的故事、舜的故事等等。我最喜欢的是《四个聪明的兄弟》
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个老人家,有四个儿子,长大成人以后,按照父亲的话,他们要拜师学艺。他们来到一个十字路口时,老大说:“我们就在这分手吧,四年后的今天我们再回到这儿相聚。这段时间大家要靠自己的努力老大和弟弟们散了后,他上了拜师学艺的旅程了。他走了一会儿,遇上了一个人,这个人说:“你想去哪,想干什么?”“我想出去闯一闯,学一门手艺。”“那我教你做一个机灵的神偷。” “不不不这门不适合我!” “我只是教你做别人得不到的东西,你却能得到。”老大答应了。学完后,谁的东西都逃不过他的手心,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
老二在路上也遇上了一个人, 那个人了解了他的目的后,就问他想学什么本领。老二回答:“我心里还没个谱呢。”那人意味深长的说道:“你就跟我学习占星学吧,因为当你了解了星相以后,就什么事情也瞒不过你。”老二非常爽快的答应了。在老师的教导下,老二成了一名出色的占星家。临走前,老师送他一个什么事情都瞒不过他眼睛的望远镜。
老三遇到了一个猎人,最后,他成了一为技艺高超的猎人。临走前,老师送他一副能把什么东西都能射中的弓箭。老四成了一位裁缝,临走前,老师送给他一根什么东西都能缝起来的针。
他们来到他们约定的地点集合。他们的国家出了件大事—公主被一条大龙抓走了。四个兄弟准备救公主。老二说:“我马上就能发现公主在哪!”他用望远镜一看, “公主在一块山石上,大龙在他旁边。”他们造了只船, 通过老二的指点,找到了公主。可是老三不敢射箭,怕伤了公主。老大说:“我试试。”他跳到山石上,把公主偷了下来,他的步伐很轻,居然能瞒过大龙。不一会儿,大龙醒了,他向他们发起猛烈的攻击,老三抄起弓箭,一箭正中他的心脏,大龙的尸体掉在船上,一下把船砸暴了。老四拿出针,把船给缝好了。他们回国去了!
【篇3:《弗朗兹的假期故事》读后感】
读了《一杯牛奶的感人故事》,我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贫穷的小男孩向一个年轻女子要水喝,女子给了他一杯热牛奶。喝完牛奶,小男孩以为要付一大笔钱,但女子说一分钱也不要付。小男孩表达了自己由衷的感谢后离开了。数年后,女子的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时男孩已是大名鼎鼎的凯利医生,也是她的主治医师。医生知道她就是当年的恩人后,付出艰苦的努力治好了她的病,而医药费只是当年的那杯牛奶。
读了这个故事,我流下了眼泪。是啊,知恩图报,这不是口头语。凯利医生当知道病床上的人就是免费给他牛奶喝得恩人时,他立誓要治好恩人的病,而医药费却不要一分一毫,这是多么闪光的品质啊!而女子,也是一位乐于助人的人,施恩不图报,不像现在社会上的一些人,给别人帮助整天念叨着回报。
看看我们,什么时候知恩图报?父母、老师的爱都是天经地义的,我们什么时候想到过报答?父母晚上给我们盖被子,在我们不会做题时辅导我们,这是理所应当的,因为这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老师呕心沥血教导我们是应该的,因为他们拿了国家的工资……同样,我们也什么时候想到过施恩不图报?自己带的学习用品是给自己用的,别人要借也编个不借的理由。就算借了,还要念叨着“你下次要借我呀”;邻居要借点什么,尽管我们多的是,还是不借。
记得我们学过篇课文,叫《蓝色的树》,讲的是一个女孩掉了绿铅笔向同桌再三借了都不借。再一次借,同桌提出了种种条件:“你不能把铅笔弄断,大面积的不能涂……女孩碍于条件,只好用蓝铅笔涂大树和小草。而我们,何尝不是那同桌?
知恩图报,施恩不图报,这是我们都应该遵守的人生准则,不能像那个同桌一样。试着感恩,试着回报,试着大方地对待每一个人。我们都应该记住,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