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收废品也得跑业务
刘默开车上了公路,此时正值春天,阳光明媚,春风迎面拂来,令人心情舒畅……
啥,你说开着车,吹不到迎面风?
那你就错了,刘默开的这辆车,是吴大财不知从哪里淘换来的僵尸车,不仅重要部件濒临报废,就连挡风玻璃都缺损了一大块,本来它的命运是被拆了卖废铁的,却被刘默强行鼓捣活了。
不过修好归修好,这车也就在四胡镇这种贫民窟跑跑,如果开到外面,不出50米就得被交警拦下,然后车子扣押,人关进联邦监狱去。
在神州联邦,开这种报废车上路可不是简单的交通问题,那是危害公共安全,是要被判刑的。
当然,联邦警察们都忙着给城里的有钱人保驾护航,不会闲的没事来贫民窟晃悠,所以刘默也就开的心安理得。
遵照吴大财的指示,他沿着城乡公路一路走走停停,拜访了好几家收废品的散户,这是他的工作之一,学名叫跑业务,俗称拉客户。
今年镇子上新开了两家废品站,吴大财的生意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所以,每到不忙的时候,刘默就被他派出去跑业务,跟那些收废品的散户拉拉关系,给他们讲讲大财废品站的种种优惠条款。
原本这种事打个电话就能解决了,但是,那些收废品的多数都是孤寡老人,大字不识一个,手机也买不起,派刘默上门,除了表示诚意之外,其实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一圈转悠下来,这部破面包车已经发出了严重的抗议,真的是除了喇叭不响,其他地方都在响,刘默小心翼翼的驾驶着,生怕它脾气上来直接抛锚。
车子沿着坑坑洼洼的公路一路前行,仅存的一个反光镜里能看到车后拖曳的土龙。
道路两边,民房渐渐多了起来,因为前面是四胡镇唯一的一所中学,所以,这一带算是比较繁华的,只不过环境有些脏乱,遍地零食袋,路边地面上有厚厚一层油垢,那是夜间出摊的小吃车的残留物。
刘默开着无比应景的破车,从学校门前缓缓驶过,然后在旁边一家小商店前踩下刹车。
商店老板娘是个发福的中年妇女,一见到刘默,她那张胖脸上就露出热情的笑意。
把店开在学校旁边,每天来光顾的都是学生,所以,她对这个隔三差五来一趟的年轻人印象非常深刻,不仅因为他出手比较阔绰,每次都买一些中学生一般买不起的“高档食品”,还因为他态度谦和,让人见了就打心底的喜欢。
“哟,小伙子来啦。”老板娘热情洋溢的把他让进屋。
刘默其实不太喜欢这里,逼仄的空间里塞满了零食货架,散发出一股香精混合后的刺鼻味道。不过老板娘是个好人,天生一副热心肠,所以他也笑着打招呼:“阿姨,今天不忙啊?”
“孩子们还没放学呢,一会儿就忙啦……今天买点什么?”
“老样子,两盒纤麸饼干。”说话间,刘默环视四周,目光落在一个精美的包装盒上,顿时眼睛一亮:“阿姨,你这里还有心语巧克力啊,以前怎么没见?”
老板娘嗔怪的瞪了他一眼:“怎么,阿姨这里就不能有点好东西了?有意见咋的?”
刘默连忙道:“不不不,我不是那个意思,谁不知道阿姨您的店是方圆十里最大的超市,我哪敢嫌弃呢。”
“你是看准了这里就我一家商店吧。”老板娘忍俊不禁道:“行啦,别贫了,这盒巧克力是新货,你要的话我就便宜点,算你80好了。”
刘默一惊:“连饼干一起算80?”
“想得美!”老板娘拍案而起,唾沫星子四溅:“两盒饼干就得50块,你心里没数啊?”
刘默嘿嘿笑着,心甘情愿的掏了130块钱,他当然知道心语巧克力的价格,虽然没吃过,但是因为工作的关系,包装盒还是见了不少的。
“你老是买纤麸饼干,是给家里老人的吧?巧克力会不会太甜了?”趁着打包的功夫,老板娘试探着问。
“嗯,算是我的一个长辈吧,这盒巧克力是给他孙女的,也是我的一个妹妹。”刘默点点头,脸上自然而然的浮现出笑意。
已经不再年轻的老板娘,看着他说起这个妹妹的时候,脸上那不加掩饰的溺爱和疼惜,竟没由来的一阵羡慕……看他也不是多么有钱,却愿意为了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姑娘花这么多钱,到底是谁家的丫头这么好运,能被他这么个哥哥宠着啊?
老板娘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见他的时候,他披着一件破旧但是很干净的外套,下身是洗得发白的工装裤,明明很寒酸,穿在他身上却无比熨帖。
就像有句话说的,某些人需要靠名贵的衣服美化自己,而有些人,却能把朴素的衣服美化。
当时,他把车子停在路边,缓步走过来,略微拘谨地问她,店里有没有……他列举了好几种高档食品,店里只有一种纤麸饼干,不算便宜,25块一盒,明显生活不宽裕的他却毫不犹豫的买了两盒,然后礼貌的道谢,转身离开。
以后的日子里,他隔三差五就来一趟,每次都买同一种饼干,有时候也会加几袋糖果,都是店里最好的那种。
长此以往,两人混熟了,老板娘就问他有没有心上人,打趣说把自家闺女介绍给他,结果,当时他的表情,令她一辈子都难以忘记。
那是一种很深的迷茫,带着难以言喻的哀伤,似乎整个世界都离他远去,只剩下惶然无助的自己。
他就那么呆了大概两三秒,然后微微垂下眼帘,用很轻的声音说:“我也不知道,不记得了。”
老板娘猛然意识到,这个年轻人绝对有着一段悲伤的往事,自己或许在不经意间,碰触到了他小心隐藏的伤痕。
她不忍心看他这个样子,便急忙转移话题,说起哪个学生调皮捣蛋,被家长按在学校门口的石凳上暴打,一边哭一边还不忘往嘴里塞辣条,于是,他也跟着笑了起来,就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其实,刘默远没有那么脆弱,只是提起喜欢的人,他却有种莫名的心痛,这种痛来得如此突然,以至于他根本来不及掩饰,也完全无法掩饰。
更可悲的是,他甚至不知自己因何而痛。
从那以后,老板娘就再也没提过类似的话题,而他也照常光顾,不过,像今天这样花这么多钱,倒还真是头一回。
目送年轻人上车离开,老板娘慢腾腾的回到店里,心满意足的叹了口气,抬头看看表,孩子们快要放学了。
红土村位于公路的尽头,是四胡镇最边缘的一个村子,因为盛产膨润土而得名。
十几年前,红土村也曾经繁华过,靠着一家澎润土厂赚了不少钱,可是后来,随着膨润土资源开采殆尽,厂子就慢慢倒闭了。
再往后公路线变更,避开了这片区域,红土村便彻底没落了下去,就连通往镇上的这条路都成了农民晒柴火晒粮食的场地,一年到头都没几辆车经过。
红土村是刘默的最后一站,也是他自作主张加在行程表里的,事实上,他要用车,主要就是为了时常来红土村一趟。
两年前,他从千里之外的新谷市一路步行到山海市,就曾经抄近路经过红土村。
那时候,他的记忆一片空白,脑袋也有些混沌,结果弄得自己十分狼狈,简直跟逃荒的难民无异,来到红土村的时候,他的体力已经濒临极限了。
红土村的年轻人早就跑光了,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或许是出于自我保护心理,他们对刘默十分戒备,别说吃的,就连水都没人给他喝一口。
就在他绝望之际,一个捡破烂的老汉却把他让进了屋,给他倒了一碗温水,然后下了一锅热腾腾的清汤面。
那是刘默一路上吃到的唯一一顿饱饭,他记住了老汉的家,后来在废品站安顿下来之后,便时常前来探望。
慢慢的他知道,老汉姓陈,有个儿子却不务正业,早些年因抢劫入狱,至今没放出来,儿媳妇受不了苦,丢下女儿离家出走了,就剩下他跟孙女相依为命。
由于家里没地,加上年纪大了,干不了重活,陈老汉只能出去捡点废品,换了钱供孙女读书,一老一少日子过得非常艰苦。
刘默有心帮他们一把,便自作主张把陈老汉加入了吴大财的客户名单。
原本陈老汉捡来的废品都是卖给同村一个收废品的大散户,价格被压得很低,现在好了,刘默隔三差五就上门收购,废品装到车上直接拉走,能够多赚不少钱。
刘默没把车开进村,就停在了村前的路边上,倒不是他嫌这破车丢人,而是村里路况实在太差,他怕把车子颠散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