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老拐
“事实上,我已经结婚了。”
“已经结婚了?”
刘明不敢相信,他不知道我的情感史,不知道在我该经历感情的年纪,那劈头盖脸的变卦。
只是戴在无名指上的戒指与口述相一致,才让人觉得真实。
“村里都说你交女朋友了,还是城里人,没想到这么快!”
“嗯,去年刚结的。”
“怎么都不见你们说一声。”
“在上杭结的,也就没跟家里说,现在人结婚跟当初不一样,在酒店办,请些近处的朋友,也省去麻烦。”
我说谎了。
事实上,于我而言,婚礼不过是个仪式,就像我的人生,孤独到不需要大肆宣扬。
没有人会在意墙角不起眼的花朵,能开得多灿烂。
当然,这朵墙角的花也不愿意去沾惹世俗的喧嚣。
毕竟
它没有被世界温柔以待,或者说,它没有心想事成,事事如意。
人嘛,在现实的打击中,会迷失自我,然后生长出完全不属于自己的自己。
直到死的那一刻,也不知道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
“挺好,抓紧时间要个娃,林健都早当爸了。”
“明哥,你觉得人生就应该结婚生子,然后培养孩子长大吗?”
“子业,别想太多,你知道吗?说实话,我很羡慕你们,你们有我不能拥有的幸福生活,你们可以有彩色的梦想,但我”
“其实你也可以有的,那些侏儒不也能找到老婆?那些残疾人不也能参加残奥会?不是生来你就没有资格的。”
“唉,没赶上时代啊,想当年”
刘明跟我介绍起了属于他的时代。
大概几过经年,每代人有着每代人的命运吧。
刘明那时代,刚兴起恋爱自由,刚兴起下海经商,刚兴起勤劳致富
那时代的人们眼里有光,心中有志,只要人往前走,斗志昂扬总能闯出一片天来。
纵使是像他这样的残疾人,也会被照顾。
可偏偏人受不惯流言蜚语,当别人对他的称呼从小明变成老拐,当他本可以奔跑的双脚被戴上了命运的枷锁,当时代的洪流决定淘汰一部分人的时候,当太上老君忙着进入下一个剧本
他退却了,因为腿脚不便也就休学在家。
至少锁在房间里听不到流言蜚语,至少这里有着属于他的自由空间,至少他能静下心来学会向阳。
可命运绝对不会因为你满怀希望,就赏赐救赎的光芒。
相反,当你觉得自己头铁的时候,它会反手再来一榔头。
日复一日的中医与西医,年复一年的尝试各种治疗,身体却愈发难以承受。
失骨病是先天性遗传基因,若幼年发病就意味着终生难治,能活下来就是万幸。
事实上,之所以在现实生活中看不见这样的病人,完全是这种病一旦发病,几乎都是在幼年夭折。
刘明想想,也觉得自己幸运,碰上了个以毒攻毒,用蜂毒来对抗失骨病的偏方。
若没有这偏方,恐怕他早已死亡。
只不过病痛只能被止住,无法往回退,原先落下的残疾终究是一辈子的顽疾。
待失骨病不再疼痛,他也发现自己成了真正的老拐。
有时候,人的努力挣扎到头来不过是成为别人口中的玩笑,任人把玩罢了。
‘老拐’,成了他一辈子的心魔,也正是这两个字,将他的胆气全都锁死在这片天空下,锁死在光明村的角落里。
他终究是提不起勇气,无法突破内心的魔障,守在此地等待着死神的镰刀。
谁能想到变故往往比计划来得更早?
直到今天,他还是要离开光明村。
“早知道还是要出去,年轻的时候就要出去闯闯的,那时候机会多”
刘明眼里满是蹉跎岁月的遗憾。
“也不尽然,至少你认识了我们这群朋友,再说外面的世界也没你想的那么美好,那里存在太多骗子,流氓,强盗。”
“可我不能因为惧怕那些而葬送了自己的翅膀啊!”
明哥是读过书的,事实上,他满腹经纶,只不过没有所谓的证书,只能被当做老拐处理。
日子久了,就连他自己也习惯了老拐的身份。
“明哥,你当初的梦想是什么?”
“活下去,很好笑吧?从我记事开始就跟命运作斗争,跟死神打擦边球,我也胆小,也害怕死亡。”
“到最后,你赢了呀,至少活得久。”
“但我也输了,一塌糊涂,所有的努力不过是为了活着。”
刘明的不甘,那是迟到几十年的初心,是缺席几十年的遗憾。
是啊
活着。
多少人的人生愿景,从最初的活得风光,到最后变成了活着。
若从一开始就将目标定为活着,若不在意世俗的眼光,学会善待自己,学会接受平凡,是否会变得不一样?
至少,当心宽下来的时候,才能腾出时间来,去寻找,去享受。
我想我能理解刘明的悲痛。
想想自己的人生,也是为了赚钱,才将两百万全赔在了期货上,为了所谓的财富自由,才会背上千万的负债。
换句话说,可能也是太上老君想让我明白,所谓的追求并非万不得已,而是从心出发。
所以我的人生才如此惨淡。
可惨淡的人生终究需要希望的花朵,也就意味着五颗滴水神珠被我找到是缘分,也是命运使然。
其实太上老君从没放弃过我,其实我从一开始就在原地打转,其实磨难不过是过眼烟云,而滋味与体会才是最真实的人生。
或许所谓的梦想,从一开始就伴随着出生到现在,或许在社会的浮沉中,唯有平凡才能可贵,或许命运的轨迹在一开始就叫做归途。
“也不见得,至少蜂蜜是甜的,枇杷花开的时候,蜜蜂也会出去采蜜,那是冬日里的味道,散在阳光里才能点缀出人生的美好。”
“子业,接下来你打算去哪?”
“回上杭吧,我老婆在那里。”
“但我觉得那里不是你的归宿,至少若你真属于那里,就不会再回到光明村。”
与往常不同,刘明在即将别离的时候,将最真实的想法告诉我。
那是藏在他心里许久的话,就如同旁观者对我的人生点评,犀利而又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