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行前准备
“炸这些够吗?”
“够了,就我自己吃也吃不了多少,”杨二郎抱着孩子吃面果子。
这些油炸的东西商秋都不敢吃,她要喂孩子天天都是清淡为主。
“够了我就不炸了,”商秋把手里最后一点面做完拿盆出去洗干净。
锅里卤的香气四溢的兔头捞出来沥干水份,准备一会给爆炒出来浇辣椒汁。
“今天给你吃十多个,明天过年再吃几个,剩下的等我们回来再给你做了?”
“什么时候做都行又放不坏,沙溪村那边的田我包给黑子叔整理了,田穗娘俩的田租给邢叔种了,一季子给她四成粮食够娘俩吃就行,等田穗十三四了就不租了,本来是要租给大山叔的,大山叔腿脚不好顾不了那么多田他没要。”
“税赋怎么办?”
“税由邢叔统一负责,她只管收四成粮食就行。”
“那也可以,不要栽种干农活的,还能解决娘俩的嚼用……”
“六哥……六哥……”秋豆子朗声跑进来。
“怎么了豆子?”
“我爹他们回来了,晚上去俺家吃饭去。”
“我知道了,你嫂子在做兔头你来尝一个呀!”杨二郎抱着孩子走出来。
“六嫂做的呀!我吃一个去,”秋豆子使劲闻了闻空气里弥漫的辣香味。
“想吃就搬桌子去南大屋吃,那边空间大烤火什么都方便,”商秋拿着锅铲走出来笑。
“我来搬六哥,”秋豆子在这边干过几天活,对屋里还是比较熟悉的,手快的搬了竹桌子和椅子过去。
商秋看秋豆子来了,拿了二十个兔头出来爆香爆焦盛出来,倒上花生碎和芝麻又把炒热的辣椒油浇上去,“可以了端过去吧!”
杨二郎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拿盆送了过去。
“我来拿六哥,你抱糖块不方便。”
“去把碗拿来就行了,你吃不吃饺子?你嫂子锅里煮饺子了。”
“饺子呀!”秋豆子咂咂嘴估摸了半天。
“不吃了这都是下午了,晚上还等着吃肉呢!”
商秋端碗出来听了好笑,村里家家户户这两天都在做好吃的,平时又舍不得吃啥,也就过年敞开了过嘴瘾。
“睡着了搬摇床过来踩晃就行了。”
秋豆子一听又跑去搬了孩子的睡床过来。
“要是感觉太辣了,锅屋有饺子有热汤的,”杨二郎看秋豆子辣的直吸溜都没停下手。
“六嫂这个兔头做的,看着辣其实也没多辣吃着香的很!六嫂,你回头给我一点料子,我带回去让我娘也把家里的兔头做了。”
“料子都在锅屋你走的时候自己拿,真不是吃饺子?”商秋看秋豆子对饺子动心了。
“要不我吃几个尝尝吧!离晚饭还早的很,”说完他自己拿碗盛了一碗过来。
“你要不要?”
“我自己去盛,”杨二郎起身看糖块没有醒的迹象,去锅屋都是快去快来的。
商秋一碗吃饱放下碗,抱起要醒的孩子拍了几下,孩子随即安静了下来。
“豆子给剩下两个也吃了,”杨二郎把盆里兔头推过去。
“六哥给你吃,”秋豆子没要。
“我锅屋卤的还有,你六哥要吃随时都能做,你给吃了吧!你家人口多兔头做出来也吃不到什么。”
“两个呢!我跟六哥一人一个,”秋豆子拿了一个放进杨二郎的碗里。
吃饱喝足放下碗,杨二郎收拾桌子洗干净堆好,出来看看天还早就是雪下的没停。
“我去山下把炮竹放了吧!也不一定非的等明天的,晚上回来我直接去黑子叔家吃饭了。”
商秋看看大雪片子飞舞,“你去吧!赶马车去跑的快一点。”
“六哥,我跟你一起去呀!”
“我自己去就行了,你回去把马车给我送路口来,我山下弄好就回来了。”
秋豆子一想自己家还有人,六哥去牵马车不方便带着斗笠就跑回家了。
“马车晚上直接牵回来,”商秋低低的说了一句。
“我心里晓得的,不然我也不会这会子去大院放炮竹的。”
“晚上别等我睡觉了,九叔他们还不知道要喝多久呢!”
“嗯!雪大走慢点。”
杨二郎穿好簑衣斗篷,来到村口秋豆子都等在那里了,他接过马车也没耽搁跑下了山。
来到大院别的事都没做,拿出炮竹噼里啪啦放完,把门锁好又往山上跑回去,
一来一往到家天黑,推开门打了一声招呼拴好牲口走了,晚上他什么回来上床的娘俩都不知道,睡的昏天暗地的。
上午商秋抱孩子,杨二郎忙碌着把家里所有的门都打扫洗麻出来,又把红红的对联里外都贴上,窗花贴的不是鱼就是花的,剪纸剪的真是活灵活现的!
下午就该商秋忙碌了,她带着围裙挽起袖子把会做的菜都做出来,还做了不少可以简易携带的饼子为明天做准备。
又蒸了不少米糕出来,这都是不用加热就能吃的东西。
傍晚村里陆陆续续响起了鞭炮的声音,“把糖块抱去堂屋待着,炮竹声太大了别吓着他了。”
“阿秋我来端菜你带糖块去堂屋,我一会也要放炮竹了,”杨二郎把孩子递给商秋。
堂屋点了两个小灯笼照明,点的檀香都烧了一半了,杨二郎来回穿梭端菜把桌子摆满,又从屋里拿了一挂鞭炮出来,一会的功夫门口响起了来。
今年家里多了一口人多了一份热闹,杨二郎高兴的自斟自饮的喝了几碗酒,也没敢多喝明天还有事的。
“阿秋,感谢你们娘俩给了我一个家!”
商秋看看他也没矫情受了他的感谢,糖块平时晚上吃完饭就睡觉,今天过年反而活泼起来了!睁着眼睛看爹娘温馨的吃饭。
年饭结束就是母子上床睡觉的时间,留杨二郎收拾碗筷,他还要守岁的,中间空闲的时候还把衣服、吃的、用的什么都收拾出来。
“阿秋起来了!”杨二郎一脸高兴的拍醒人。
“昨晚糖块没闹夜呀?”商秋醒醒神坐起来穿衣服。
“闹了,你没睡醒我给他喂了米糊,小子饭量可以了,小半碗都给吃了!热水我都给打好了,你出来洗漱好吃完饺子咱们就出发,”杨二郎抱着孩子出去了。
商秋下床活动了一会走出来看,雪停了,院子里扫出来一条走动的路,锅屋的烟囱里还冒着烟气。
她捧了热水洗漱好去锅屋吃早饭,“还烧什么呀?”
“烧点热水装起来,路上要用热水煮米汤的。”
“你吃了没有?”
“吃过了,锅里都给你留的,”杨二郎起身把炉子和药锅都给拿去马车上。
商秋吃完早饭把锅屋清理出来收拾好,抱着孩子坐进马车里,里面放了被子和厚衣服铺着,角落里还放了劈的木柴。
“你跟邢叔说去大院了没,”商秋伸头出来问锁门的杨二郎。
“说过了,我早上还把驴车送去黑子叔那边给他们用了呢!”杨二郎回身过来赶马车去山下。
“根子媳妇,你拿点肉出来放着,万一六子小两口晚上来吃饭呢!临时烧就来不及了。”
“六子小两口去大院了,”邢房匠在火盆边搓绳子说到。
“去大院做什么?”
“你讲做什么?他屋后三叔家好么生的不去能行吗?”邢房匠口气很冲的说到。
狍洞奶奶眸光一闪,“他三叔家是不值得去,”她话音刚落下推门进来几个孩子,为首的是拐豆子小两口,后面就是石墩子几个上蹿下跳的吵闹说话。
“邢叔,婶子,给你们拜年呀!”
“好好好!快进屋里坐,中午大豆子带你媳妇不许走了,我让你嫂子都烀菜了,”狍洞奶奶热情的挽留人。
邢房匠跟儿子带几个男孩子去堂屋说话聊天。
锅屋狍洞奶奶婆媳陪着拐豆子媳妇一边做饭一边说话的。
大山叔这边知道中午在邢家吃饭了,他们就烧晚上那一桌年饭款待。
能嫁进山里来的人家,几乎就没什么亲人了,这几家也是在大院里做糖走的亲密了很多,这不过年拜年就开始走动的热闹了起来。
中午邢家那是把好吃好喝的都端了出来,做的满满登登一大桌子人,吃饭的氛围异常的热闹不少。
下午全家跟着去了大山叔帮忙,狍洞奶奶跟大山婶子在锅屋做饭菜,让狍洞娘陪着新媳妇出去说话,头一次上门不能总让人在锅屋待着呀!
“墩子的亲什么时候娶?”
“我们商量了一下五月份就要了,嫂子是知道那边的,盖房子需要人过去帮忙,家里养蚕忙不过来人手。”
狍洞奶奶看看外面,“墩子娘,你别管那边了,六月份的时候我给你菜籽子,你去那边大量的种牛皮菜,那菜叶子俺们自己吃,那菜根六子要做糖,一文钱一个萝卜比养蚕划算,你要是想养蚕也不耽误养就是了。”
“六子他们不自己种呀?听墩子爹说他那种子,可是花了不少钱托人带回来的!”
“他就两个人四只手的,能种多少出来呀?还不如都给我们种了他收个头子,那菜种了又不要太操心的,一文钱一个收为啥不种呢?她黑婶子也答应种了,就在那边村里种,到时候俺们让那边的人也种,这边山里的也种种。”
“嫂子到时候你种的时候通知我一声,我还能让俺亲家家里也种,反正谁种六子都大量要,我不如卖个好给亲家家里,”大山婶笑的狡黠起来。
“就是的,他那糖别人不知道,他叔回来跟你估计也说过,那红萝卜大量要的,种了不愁卖不掉自己家还不缺菜吃。”
“今年种子我看了有半袋子,到时候发苗了,紧着我们自家亲戚种,十来月份了有种子了,明年再多发多种,还能跟那边村里人打好关系,不然人家排外你也没法子。”
两人说完相视笑了起来,晚上大山叔家开了两桌饭,他家多少年都没这么热闹过了!大山叔晚上招呼人吃菜的声音都高了好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