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女将契盈 > 第358章 番外之我是崔莺时

第358章 番外之我是崔莺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我是崔莺时,小字柔良。

    少时,我家兄长总说这小字还真是应了我的性子,既温柔又善良。不过他对于祖父给我取的这个小字颇有微词,而我也好似不得人喜。不管是父亲、母亲或是兄长都认为我性子太软,是个容易被欺辱的。唯独祖父不这样看,他总是慈爱地说:“我们柔良啊,坚韧着呢!”

    我的祖父是大衡最负盛名的大司空崔璟,祖父是最了解我的人。

    不过,我乐得在人前做个软弱的,这属于自我保护,虽然总有人向我投来同情的目光。比如皇后,我的祖姑母崔烺,她每次见到我,说话的时候都会刻意地声音小些、神情柔和些,生怕一个不小心再吓到我。但我心里却一直在笑,我是故意的,只有这样才能让祖姑母流露出温柔的一面,她性子太冷了。

    我常常会被笙宁捉弄,但我知道她没有恶意,她只是想我活泛些。有时候,她也是真生气,嫌弃我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失了贵女的气度。不过,我曾偷听到她和祖姑母说一定要给我找一个特别好、特别好的夫君,不要让我日后受了委屈……

    从此,无论笙宁如何抢白我,我都不同她计较,有时候还故意让她瞧见我挨欺负,她一定会跳出来替我打抱不平。看她护着我的样子,我心里总是暗自得意。

    可世事难料,转眼间这一切小女儿家的美好荡然无存。每一个待字闺中的女子都会畅想自己未来的夫君,我也一样。我曾偷偷地想,我的夫君会是个文臣还是个武将呢?是个饱读诗书之人还是个舞刀弄棒之人?不管是什么样子的,最重要的是待我好,就像话本子里、戏文里演的那般。可到头来,我要嫁的人居然是赵熙良。

    在得知此消息时,我的心有些慌慌的。

    我是祖父的嫡孙女而不是嫡女,如此婚配岂不是差着辈分。可坊间却说皇上并不看重辈分之说,比如领军将军契承祖的嫡子所婚配的是大司马史湛的嫡孙女,这门婚事也是被皇上认可的。最令人心慌的是,崔氏与李氏一向是不和睦的。

    就在我惴惴不安时,祖父亲自到了我的闺房向我做了解释。谁能想到大衡的大司空竟会向自己的孙女解释婚配一事。

    祖父说只要我不愿意,他拼了老命也会拒绝。我眼睛里含着泪,脸上却带着笑,我说:“祖父,那是皇命,谁能拒绝得了呢?”

    然后,我告诉祖父我愿意。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祖父还有宫里的祖姑母甚至包括笙宁总是带着抱歉的神情看我。我听说为了我的婚事,祖姑母与皇上还闹了不愉快,祖姑母更是把祖父抢白了一顿。但我知道,如果祖父抗旨会让崔家的境况更加艰难。

    虽然,我是个女子,但生在这样的高门贵家,有些事心知肚明。

    不过,我对恭王还是有些期许的,毕竟我是曾见他哭过的人,因为坊间流传恭王从来不哭。

    那一日,我进宫给皇祖母请安离开时,发现自怀仁宫内跑出一人,那人好似疯了一样四处乱撞。等他来到跟前,我惊恐地发现他手里居然提着一把剑,神色是愤怒的却又饱含哀戚,而且双眼通红。

    我愣愣地看着他,好像吓傻了一般,但实际上只有惊愕。我瞧出他是恭王,也自然知道恭王的尊贵,可眼下他像极了疯癫之人。

    就在这时,我身边的侍女突然低呼了一声皇上来了。我瞧向远处,可不正是皇上的仪驾朝此处前来。我心下一惊,不要说恭王手里提着剑已经犯了宫规,就是他此刻的模样也不适合被皇上看到。

    那一刻,也不知哪来的勇气,我即刻伸出手拉着恭王便朝另一侧僻静的角门跑去,随后穿过几道角门躲进了一处荒着的偏殿。好半天,出去望风的侍女才跑回来说皇上走远了,我才敢重新打量恭王。

    他好似丢了魂一般,我叫了他好几声,他都没有反应,直到我去拿他手里的剑。他突然打了个哆嗦,然后愣愣地看着我,看的我心里直发慌,然后听到他冷冷地问:“你不是芳音,你是谁?”

    我心里虽然害怕但还是鼓起勇气告诉他,我是崔莺时。

    他好像对这个名字很陌生,他喃喃着叫崔莺时,然后突然就哭了起来,像个孩子一样抱着我哭了起来,哭得异常伤心。以至于日后每每见到他,我总是会想起他哭的样子,莫名地会心疼。

    那天,他把剑丢给了我,失魂落魄地走了。可我却不由自主地追了上去,帮着他把衣服整理好,把头发拢好,让他看起来并不十分奇怪。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小小年纪的我居然叹了口气。

    那一年,我才刚刚十二岁。

    可是,自那日后,恭王赵熙良每次见到我都好似看陌生人一般,当然绝大多数时间他从未把目光停留在我身上,直到我们被赐婚。

    我知道我是政治的牺牲品,可我还是对自己的夫君充满了幻想,哪怕皇贵妃李锦隔三差五便把我喊进宫去羞辱、折磨一番。可我并不与她计较,谁叫他是恭王的母亲呢?直到有一天,有人向我告密,说恭王让他母亲想法子退婚,如果退婚不成便要想法子把我弄死。

    那一刻我没有害怕也没有生气,反倒很想知道皇贵妃能用什么法子把我打发了,或者把我弄死。对了,皇贵妃身边有个宫女被我收买,做了我的人。

    可是,当我在闺阁里日日盘算着自己的小心思时,危机正在一步一步地逼近崔家。先是太子身首异处,然后是祖父病重身亡,再然后是祖姑母薨逝,很快祖姑母的懿旨到了,崔家满门除了我其余全部返回青州。

    那些时日,我的耳畔总是回响着各种不同的哭声,这哭声来自崔家上下以及崔家老小,母亲抱着我哭得死去活来。她说不管是在京中还是在青州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什么都不怕,可唯独把我留在京中,母亲想想都怕得要死。

    但我却决绝地告诉母亲,我一定要留在京中,因为我知道崔家走到这一步的始作俑者是恭王和他的母族。

    最终,曾经无比荣耀的青州崔氏返回故里,独把一女留在衡京之内,就是我崔莺时。

    我从崔家偌大的府邸搬到了一处小宅子 ,我在那里安静地待嫁也日日听些闲言碎语,直到有一日领军将军契承祖深夜造访。他没有半句客套,直接问我如果恭王上位,整个崔氏能活否?此一问没有让我慌乱反倒让我异常冷静,我很快就摒弃了之前小女儿家的所有奢望,我清醒地意识到恭王上位不只我不能活,整个崔家恐怕也会被斩尽杀绝。

    所以,我很快便答应了与契承祖联手,而且我很快就明白那个想要真正造反的人是契承祖。我才不管谁要造反,只要把李氏一族扳倒,只要把嫉妒崔氏的皇上扳倒,我乐得看戏。

    之后,我在契承祖的授意下不着痕迹地学着笙宁的样子讨好安帝,又不着痕迹地挑拨着赵熙良与其母族的关系,又不着痕迹地鼓动他造反……

    最后, 我在恭王府里等到了我想要的消息。李涧死了、安帝赵钺死了、契承祖死了、恭王赵熙良也死了。

    得知契承祖身死的消息,我心里冷笑,他死了,这世上就不会有任何人知道我崔莺时到底做过些什么。那一刻,我好想扑进祖父和祖姑母的怀里,告诉他们,我替崔家报仇了,可为什么我的心如此疼痛?

    新帝登基,问我有何心愿?我说,妾身遵照祖姑母遗愿返回青州故里。

    时光荏苒而不留,君瑞十年。青州崔氏家庙,我独守青灯一盏日日念经,为祖父、为祖姑母,也为我曾经爱过的赵熙良。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