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狂风起,援兵到
铁砚军大将军周勇深知大衡与东胡这场战争无论谁胜谁负,他都再无生还的可能。那么,最后这点时间他能做些什么呢?
想到这儿,他不由得看向近处的裴忠。此人虽是文臣,却在如此境况下岿(kui,1声)然不动,的确令他意外。在他的认知里,朝中的那些文臣大多是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除长了一张嘴别无长处。可周勇知道他错了,莫说他与裴忠早就相识,单是眼下这份胆量他也不能轻看了此人。
很快,他又看向了远处的恭王和刘永明。据说恭王是太子之位的有力争夺者,虽然他有有着阴鸷的眼神,可周勇却在他身上看到了安帝冷酷的一面。还有那个刘永明,据说也是安帝新近要重用的人,虽只有三十出头却稳得如老僧一般。
除此,还有那个看上去清和平允实则坚韧果敢的信王,当然还有那个跟着信王一起离开的秦遵,以及早就可以独当一面的杨伯清,甚至连契家的那个女孩子都势必可以冒头。如此一来,谁敢说安帝无人可用?身在东胡的那孩子是认为拿下开城,甚至拿下利郡就可以赢得过赵钺吗?
年近六十的周勇望着眼前一片烽火连天之象,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战死沙场!
眼下在开城作战的军队几乎是铁砚军的主力。
这期间也有斥候不停地冒死传递军令,命其他驻军前来救援,可他们都被格达比翼死死地拖住了。格达比翼无法攻破甄起与林文楚建起的崇兴防线,所以奉命掉头为墨夷勋打造一片安全的区域,使其可以全力以赴拿下开城。
就在开城所有人即将丧失信心的时候,突然狂风大作。这风来得实在有些突然,刮得也实在有些古怪。一顿猛吹之后,开城内外所有烟雾全部消散,且整个战场清晰可见。
如果说烟雾给开城带来了恐慌,那么眼下的清晰可见便让所有人倒吸了一口凉气,周勇甚至抿了一下干裂的嘴唇,恭王扶在城墙上的手也微微地颤抖了一下。
目力可及之处,旌旗列列,漫山遍野都是东胡兵。而刚刚攻城的不过是其中的骑兵而已。此外,在远处的至高点,在旌旗中间还立着一个偌大的伞盖,伞盖上镶嵌的金丝银线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炫目的流光,那里立着东胡王旗。
可所有人都知道来者并不是东胡王,而是好战的东胡世子墨夷勋。
见此情境,铁砚军上下大部分人都泄了气力,不是他们不够英勇,而是他们没力气再战了。就在他们绝望之时,突然有人大喊快看。
顺着此人的声音向东南方向望过去,那里遥遥地出现了一支军队。这支军队不辨人数,他们卷起的尘土铺天盖地同刚刚的烟雾一样席卷了大半个天空。这支军队的速度很快,快到眨眼功夫便到了东胡兵的跟前,眼见着要冲撞之时这支军队却突然散开,形成了一个包围圈,愣是把攻城的东胡兵和列阵的东胡兵隔开了。
很快,就有人瞧见了这支军队居然有三面旗帜。
一面是铁砚军的军旗,一面是东君营的朱雀旗,还有一面旗上写了一个大大的“信”字。这三面旗帜正有序而快速地移动着,其中铁砚军的军旗向开城方向移动,而朱雀旗和“信”字旗则直奔墨夷勋所在的方向。
这支军队正是由信王所率的铁砚军和东君营组成,其中一部分铁砚军是被格达比翼打散了的,是路上现收编的。
其实,他们子夜时分就已经赶到了,但没有贸然出击。因为,昨天夜里是晦月之日,视线非常不好,无法判断墨夷勋的用兵意图。秦遵担心,一旦突袭不成会陷入包围圈,不仅不能为开城解围还得白白搭上性命。
最终,信王听了秦遵的。他整夜都在派朱颜和王大宝率人探查敌情,送回的信息汇总给信王、秦遵和契盈。三人自然而然地组成了临时指挥小组,最终确认了擒贼先擒王的策略,他们要直奔墨夷勋。
有意思的是,秦遵居然找来了铁砚军的军旗和东君营的军旗,最后还鼓捣出一面写着“信”字的王旗。
信王看着这面旗发了好一会儿呆,然后苦笑着对秦遵说:“这一战不知生死,你居然还能鼓捣出这种东西来。”
秦遵则笑着说:“这不过是为了方便王爷指挥所用,不必介怀,一面旗而已……”
话虽如此说,日后还真有人质疑了这面王旗的作用,说信王有沽名钓誉之嫌。但军报中白纸黑字地写明:此三面旗帜均为战术指引之用。
铁砚军与东胡王军在开城城门外打的这一仗,谁也没想到会是决战。至少墨夷勋没有想到,他想带着东胡铁骑踏平整个利郡。他要让天下都知道,他墨夷勋才是东胡真正的王。
这一天,连老天爷都勤快地跑出来横插了一脚。清晨时烟雾弥漫,之后是狂风大作,再然后是乌云密布,最后居然是倾盆大雨。
若是平常,这场雨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春雨对于农人而言着实太珍贵了,可这场雨下在战事关键时刻就要另当别论了。
不过,最令人惊讶的还不止这些。谁也没想到,此一战身先士卒的居然是身披黑色环甲的信王赵陌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