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惊现赤塔堡
契盈一边啃着恒道扬帮她抢来的馍,一边四处递眼色,东君营的人很快便不露痕迹地聚在了一处。他们假装面对不同方向其实是在观察,很快他们知道了这个“羊圈”的真正名字—奴台。
为什么叫奴台?因为这些人被称为工奴,奴台是用来挑选他们的地方。
被挑中的会送出去做苦力,没有被挑中的会直接斩杀,而斩杀的地方就是这个羊圈中间那个偌大的石台。被斩杀之人的头颅会被拿去祭祀山神,身体会被扔进山林喂食野兽,鲜血会浸染整个石台,所以这石台早已看不出本色而是黑乎乎的酱色且泛着暗沉的幽光。
不过,眼下契盈还未见奴台的残酷却被远处的情景震撼。原来,昨夜看到的那个黑黢黢的城堡是真实存在的。
按照内陆人的认知,东胡是狩猎民族,他们虽然会选择一个固定的地方做王庭,但能够建造出如此恢宏的城堡和坚固的城墙太令人意外了,更何况还是依山而建。在他们的认知里,东胡人、西狄人这些野蛮外族是不擅长建造城池的,或者说他们认为人家根本不会。更为关键的是,这样的城堡没有数十年的时间,没有数以万计的劳动力是根本建不成的。
可事实上,东胡的确建成了一座巨大的城堡。
震惊过后,契盈把视线转移到奴台里的这群人身上。他们衣衫褴褛、满身污垢、面无菜色,身上传来阵阵恶臭,脚上那称之为“鞋”的东西居然是草编的。
不过,同契盈一行一起到达这里的人看上去也好不到哪儿去,只是彼此的气息截然不同。早到的好似已经认命了,晚到的眼神里还会迸发出恐惧、愤怒、绝望等情绪。事实是,这些情绪很快就会被繁重的体力劳动所代替。
所谓“早饭”所有人都是狼吞虎咽,根本品不出味道,更不知道是由什么制成的,因为吃饭的时间极短,所有人必须在这有限的时间向嘴巴里塞更多的食物。
就这样,最后一口还没有下咽时就已经有人挥着鞭子来驱赶了,他们拥挤着走出奴台,走进风雪,一路崎岖走到黑色城堡外。原来,建造这座城堡的正是这些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工奴们。
后来,契盈曾不止一次地想,为什么种粮者不能饱食?造屋者不能居之?
可眼下,契盈需要想、需要做更重要的事情。比如她需要尽快熟悉周围的环境,还有这座巨大的城堡到底有多大的能量。所以,她向自己人点了点头做了一个立即打探消息的手势,随后各自分散着投入劳作中。
晌午前,风停了,雪小了,陆陆续续又有很多工奴被驱赶到这里。契盈惊喜地发现辛知明所领的第二小队和黄腾所领的第三小队也到了。不过掐着时辰算,后到的这些人估计觉没睡、饭也没得吃,契盈心里不免担心起来。
不过,先让我们看一下这座黑黢黢的城堡吧!
东胡王庭所在地,名为赤塔坨[tuo],奴隶们日夜建造的城堡名为赤塔堡。
之所以选择赤塔坨建造城堡,因为这里是东胡唯一一处有山可靠、有水可依、有风可避的地方。
的确像契盈预计的那样,这赤塔堡已经足足修建了十六年。十六年里,动用劳力近十万人。这十万人来自大衡、南邺、北昶等内陆地区,他们当中大多是被骗来、被掳来的,也有被卖进来的,而且男女都有。
同时,为了防止暴乱,每批次工奴的人数不会超过一万,也就是说在十六年的时间里,有近九万条活生生的人命死在这里且尸骨无存。
赤塔堡也许是这世上最宏伟的一座建筑,却也是这世上最令人胆寒的地狱,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便是东胡大宰相于夯。
于夯说服了墨夷沙英暂时放弃越过戈峻峰侵扰内陆的想法。他说铁蹄马可以越过戈峻峰,也能够占领大片肥沃的土地,甚至可以奴役那里的每一个人。但事实却是,那里的每一个人都如狐狸一般狡猾、如豺狼一般居心叵测,他们可以忍,一直忍到你酣然入睡便会露出獠牙,手起刀落之时绝不手软,北昶就是最好的实例,因为北昶的灭亡就是大衡多年来处心积虑算计的结果。
所以,于夯告诉墨夷沙英东胡才是他真正的地盘,他可以帮助他建造最坚固的城堡,可以让东胡拥有随时向内陆掳掠的能力。
墨夷沙英正式入驻赤塔堡的那天,他拾级而上坐在那把坚硬的王座之上,他更加信任于夯了。
就在当晚盛大的庆祝宴会上,身侧的于夯幽幽地说:“我的王,我们不能占领内陆却可以去抢,把好东西都抢到咱们东胡来!”
东胡王墨夷沙英觉得此法子甚得他的心意。
所以,如果有朝一日东胡人越过戈峻峰,为的不是侵占而是抢掠,因为东胡人知道内陆不是他们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