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女将契盈 > 第159章 身首异处

第159章 身首异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夜色正浓,圆月当空。

    身披铠甲的铁磙在马上挥舞着双钩剑率黑兕军先锋营5000精锐驰援雄关府。

    当他来到城下时,契盈所率东君营与石劲所率南府军陆军大营已经把攻入城内的南邺大军硬生生地打回到了城门处。此时,早已陷入疲态的邺军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他们出现了且战且退之势。

    但,铁磙的到来堵住了他们的撤退之路。

    那些离开故乡的南邺士兵们,在倒下的那一刻是会想念故乡的亲人,还是会痛恨带他们远征的故国新帝温坎呢?

    就在契盈与铁磙即将会合的那一刻,浑身是伤的张革不知从何处突然冒了出来,瞪着浑圆的、布满血丝的眼睛附在契盈耳畔焦急地说:“去救太子!”

    张革的声音很低,但这个消息却比南邺士兵入城更让契盈骇然。

    长朔19年蒲月过后,大衡与南邺之间的战事终于结束了,大衡艰难地取得了胜利。战事结束,大家才知道一直屹立在陈安城墙之上的华盖之下并无太子,因为太子前去驰援被围困的雄关府了。同时,有消息说因为太子的坚持才使战火被死死地压制在了泊水两岸而未波及南邺与大衡内陆。

    为此,无论是南府军还是泊水沿岸的百姓,对这位从未谋面却一直在督战的太子心生敬意。没想到,一国之太子不仅亲自奔波于战事之中,更是能如此体恤百姓。大衡,怎能不胜!

    可谁也不会想到这些消息的炮制者居然是秦遵。可惜太子赵诚贞永远都听不到这些溢美之词了。虽然,他很想像秦遵说的那样挥戈止战,他也很想站在华盖之下看着大衡取得胜利,他也很想这个世上再无战争,他也很想所有百姓都能安居乐业。

    就在雄关府外西北方向十五里处,已是重伤在身的张革引契盈带着楚凉泊、三舍、银鹰赶至太子被困之地时,何枝正与人勉力交战。

    那是契盈第一次见何枝用赤霄剑,处处透着乖张与出其不意。但,再好用的剑、再厉害的剑手也不敌虎狼环伺,他和几名大衡暗卫已经被人围困,而契盈一眼就看出那些人是嘲风阁的杀手。

    同时,在包围圈外百米之隔则列阵了数百骑,立在正前方的正是南邺新帝温坎,细看之下其身侧偏后的位置竟然是同样骑在马上的苏明镜。

    面对眼前之境况,契盈惊得无法呼吸,可她来不及细想便翻身下马,抽出龙影剑杀入包围圈时她还不忘四处扫视,因为她没有发现见太子和离津的身影,而楚凉泊、三舍和银鹰也随即跟上。

    就在她一心厮杀之时突然听到三舍惊呼了一声,契盈看向他,然后又看向他手指的方向。原来,就在距离温坎很近的地方横着两个人,又或者说是两具尸体,而其中一具尸体上的服饰是那样的扎眼。

    原来何枝不是不能突围,而是他一直要向那个方向突围。他们距离那两个人或者说那两具尸体越来越近了,可契盈却觉得脚底越来越软,她不得不大喊了一声“三舍”。三舍听到这声刺耳的喊叫瞬间转身挥鞭,替契盈打出了一个空间,接着楚凉泊、张革、何枝等一众皆向契盈靠拢。

    契盈提剑向前,双脚好似灌了铅一般沉重,她一步步地挪到了那两个人的身边。果然,一个是赵诚贞,一个是离津,他们不仅仅是尸体,而是尸首分离。

    契盈仰天嘶吼,险些背过气去。

    她即刻丹田运气、暴和而出,提剑直奔温坎而去,刀锋所带的劲道是满满的杀气。然而,温坎身侧的翟鹏早已箭在弦上,契盈身起,那支箭便已直奔契盈心口而来,契盈看见了但眉头皱都没有皱一下。

    那时那刻,她只想要温坎的命。

    噗的一声,箭入胸口,可契盈就好似不知道疼痛一般,丝毫没有减弱手中的力道,哪怕即刻便有杀手挡住了她。

    翟鹏一箭伤了契盈,温坎一个回头,冷冽的杀气喷薄而出,周一先不经意地挪了一下身体挡住了温坎的视线,他怕温坎会下令杀了翟鹏。

    好在温坎克制住了并利落地抬起手,那枚玉石扳指在月色之下显得格外醒目。嘲风阁在停止厮杀的那一刻便迅速聚拢到温坎身前,筑起了一道防护人墙。而楚凉泊等人也几乎同时靠近契盈,三舍更是一个健步掠过去把契盈捞在了怀里。

    可胸口中箭的契盈却踉跄着从三舍的怀里挣脱出来,一步一步来到尸体前,三舍想拦着却怕阻拦的动作伤到她,只能顺势搀扶着。

    契盈终于撑不住了,她跌倒在地怆然泪下,她努力地想去抓住赵诚贞的手,可明明就在眼前,为何就是够不到啊?她不得不忍着痛再向前,终于抓住了。这是她第一次抓住赵诚贞的手,但却是僵硬的、冰凉的、毫无温度的。而太子身边就是那个单薄的、瘦弱的、好看的、淡然的离津。

    契盈的眼泪如泉涌一般倾泻而出。

    记得,前些日子赵诚贞曾要契盈陪他在皇家行在里散步。

    赵诚贞说他就出生在这里,那时父皇还未登基,母亲也不是皇后,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少爷。他指着一个位置说这里是他小时候玩捉迷藏的地方,指着另一个位置说那里是舅父罚他背书的地方,还指着一处说母后曾坐在那里给他讲故事……赵诚贞说得轻松、愉悦,契盈能感觉到他儿时是快乐的。

    之后,赵诚贞说父亲带兵走了,他总是日日盼着父亲早日归家,谁曾想一封书信过来居然要他和母亲举家东进。一路上到处是战乱、到处是流民,可以说走得颠沛流离。但母亲偶尔会接济流民,流民真心感激还在劫匪的刀下救过他们母子,但真正护佑他们的是寺庙的僧人们。

    那时候,小小的赵诚贞就对战争充满了厌恶,他问母亲百姓们什么时候才能过上太平日子,母亲说只有赢得战争,天下才能太平。

    后来,父亲赢得了战争并给予了大衡百姓近二十年的太平日子。父亲一直是他赵诚贞心里最尊敬的人,他不想父亲失望,他想帮着父亲打造一个太平盛世,他想让父亲以他为傲。可赵诚贞没想到战火很快再次燃起,他想阻拦却无济于事。

    那天,他叹道:“好在战事终有结束的一日,只是苦了百姓。等战后,我向父皇请旨要免除他们税赋才好……”

    那天,他还指着一处开满鲜花的园子说:”等得闲了,我呀要向父皇请旨带上你姐姐、带着沐恩一起来这里看看,到时还要你司护卫之责。还有,回京后要让你姐姐帮你参谋个婚事,你也不小了……”

    可谁能想到,泊水两岸战火熄灭之时,赵诚贞的一生也结束了,而且还结束得如此潦草,如此莫名其妙!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