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文乐书坊
北昶宣帝突然回宫,其临朝听政颁布的第一道圣旨——皇子恒任平叛将军率京师卫戍军前往贡山平叛。与此同时,解除夜月公主的监国之任,但仍留在宣帝身边协理朝政。
之后,皇子恒“不负众望”,仅用一个多月便平息了贡山之乱,用的是铁腕手段。据说“乱民”的血顺着贡山流入纯净无暇的诚思湖,国师幺一漠在诚思湖畔跪了数日,为亡灵洗涤戾气。不过,朝中大臣却纷纷赞皇子恒,私下里说他像足了其母族的人。
皇子恒曾是宣帝众多皇子中资质最佳的一个。
他母族尊贵,自己也是个文武双全、清风霁月般的人物。他不似昌那般狂妄,也不似豫那般乖戾,曾经是一众皇子的典范。然而,恰恰是他曾引以为傲的出身成为他最大的羁绊。
皇子恒的母族曾是北昶最大的氏族,大到可以一呼百应,大到皇族对其都需礼遇,大到宣帝对其深深地忌惮。所以,皇子恒长大的过程就是宣帝不停打压其母族的过程,当然也包括他。直到他母妃抑郁而终,他才学会了收敛光芒甚至一度扮痴傻。但是,仇恨以及对权力嗜血般的渴望早已深入骨髓。
隐忍了那么久的皇子恒终于得到了可以正大光明杀人的机会,他挂起来很久不用的那把宝剑饥渴了太久。
不知不觉入秋已有些时日。贡山虽血流成河,但昶京却一派祥和,虽然只是表面现象。
张革、契盈护着赵陌岭去了文乐书坊。午后,书坊内没什么人,张革轻敲了几下柜台,本已昏昏欲睡的小伙计警醒过来,眨巴了几下眼睛,瞧清了来人,赶快打起精神道:“呀,贵人来了,我们掌柜的还说您明天过来呢?怎么今天就来了?”
赵陌岭微微一笑,没有说话,身侧的契盈接话道:“我们刚刚吃过酒,听邻桌的酒客说书坊来了孤本就过来看看,顺便把上次送来装订的书册一并带回去。”
说话的工夫,小伙计连忙点头:“消息传得这样快呀,这孤本昨天夜里才到呢,今天就来了好几拨人。我们掌柜的在内堂,贵客随我进来吧……”
赵陌岭一入内堂,小伙计警惕地四周瞧了一眼,确认无事向张革点了点头,转身离开。此刻,内堂里的人起身,拱手施礼道:“参见王爷!”
定睛一瞧却是北昶国师幺一漠。
幺一漠是大衡暗卫在北昶行动的指挥者,也是直接受命于安帝赵钺的人,而且他还是一手促成宣帝打造邱墟的人。
一袭灰色长袍的他乍一看只是一个普通的老者。
不过,因为是修道之人,所以精神矍铄些。但,细细打量却能感知到其身上所散发出的厚重感,特别是那双深沉如渊的眼睛,如果同他对视,好似瞬间就能淹没你所有的意志。
契盈并不喜欢他,却是避之不及。
赵陌岭与其有事商议,张革立在书坊外,契盈隐在房间暗处。两人议事结束,契盈才明了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幕后推手皆有幺一漠的影子。
夜月监国是幺一漠无意中引导的,女子不可上位却可利用。
夜月监国不会对宣帝造成实质性的威胁,但某个皇子监国就说不准了。启用皇子恒,也是幺一漠无意中提到的。若是启用朝中武将平叛,势必会引得某位皇子行拉拢、迫害之举,定会影响朝局,倒不如直接用皇子。而启用皇子恒对于驻扎在边境的其母族一系也有安抚作用。
不过,幺一漠说雀灵部小王子死在邱墟与他无关,定是有人想要挑拨西狄与北昶的关系,所以幺一漠向宣帝提议让夜月前往岐台平定此事,而他也趁此机会撤出了搅乱贡山的大衡暗卫。
幺一漠道:“北昶不能全境都乱了,否则咱们收拾起来也麻烦!”
赵陌岭点头表示同意,却突然问:“先生知道,是谁杀了雀灵部小王子吗?”
幺一漠摇了摇头,道:“凶手是谁并不重要,就连北境三州之乱只怕也是有人想渔翁得利,想牵制住义安王。咱们唯一需要留意的,就是这些渔翁们会不会挡着咱们的路。若挡了便趁早收拾了,若让路说不定还可以互为得利。若有人与您谈合作,您大可谈上一谈!”
听到此处,契盈在心里感慨——北昶、宣帝还有这些皇子皇女们实在是被算计得太狠了,关键还不是被一家算计。契盈很想叹口气,却硬是忍下了。
该说的事了了,赵陌岭和幺一漠陷入到沉默中。他们除了谈正事好像再无话可说,幺一漠甚至有些讪讪地摸了摸自己下巴上那几根稀疏的胡须。
良久,赵陌岭突然说:“先生,你可知那雀灵部小王子只有十岁,他来邱墟不过三年……”
幺一漠神色一顿,很快便好似明白了什么,他沉声道:“王爷,您来北昶时只有六岁,您在邱墟已经住了十年!那小王子用自己的生命为其部落换回了千件武器,您能为母国送去什么?”
此一问令赵陌岭哑口无言。
事毕离开之际,幺一漠突然看向暗处的契盈,问:“你,就是契盈?”
立在暗处的契盈打了一个激灵但很快施礼,回道:“是!”
幺一漠注视了她良久却什么也没说,然后转身对赵陌岭道:“王爷,您再忍忍!您可是要带着老夫、带着契盈还有所有大衡暗卫们归国回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