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六十年代之我有空间我怕啥 > 第七十八 章 间D相机·豆腐制品

第七十八 章 间D相机·豆腐制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卢舞怡当然不知道,困扰宝蜜局长达几个月的鱼雷图纸失踪案,现在终于已经被康盛泽直接给破解!

    其实也不是康盛泽有多么厉害,有多了不起。

    只能说在对抗间蝶的斗争当中,华国的特工人员目前因为国力跟见识,还完全没有具备足够多的认知跟经验。

    他们不怕累,不怕苦,甚至并不畏惧死亡……

    但是在他们当中,有很多因为级别不够的外勤人员,却并不知道。

    世界上还有一种间蝶工具,叫做间蝶相机。

    这样一来,对待很多事情时,就不免存在有一定的盲区以及固态思维!

    康盛泽被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最初的前几年。

    主要是在基层部队里,接受军事化训练跟实战演练。

    后来更是因为成绩优秀而被破格提拔,送往京市的军校进修。

    也就是在读军校期间,他通过严苛政审以及能力选拔跟考验,被秘密发展成为宝蜜局里的一员。

    别的同学在军校主要是学习的军事管理,战略部署;而他还得要额外学习各种跟踪术,暗杀术;接受耐力以及体力;抗击打,受伤忍耐能力;汽车以及其他交通工具的驾驶能力;枪械武器以及非枪械武器的使用能力!

    此后就开始经常执行各种秘密任务,包括跟踪,暗杀,潜伏等!

    特别是三年前,他更是接受了一项新的秘密任务……

    冒险去往水巷岛混迹于九龙。

    从混帮派开始崭露头角,然后不但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左右逢源,并且还趁机挑拨离间。

    利用帮派之间的不和睦,不让各大帮派割据一方,一家独大扩展势力。

    并且还根据相关情报。

    成功协助对方携带一份布防图返回。

    也就是水巷岛那边的三年,让康盛泽不断接触到了更多的新事物!

    拓展了见识跟思维。

    比如电影。

    特别是当时风靡全球的,由弗莱明小说改编的《007》系列电影。

    伊恩·兰开斯特·弗莱明是一名日不落国籍的作家,记者以及间蝶。

    弗莱明曾经在路透社做过助理编辑和记者,一九三三年时曾停留于莫斯科。

    自一九三九年开始,在日不落的军情·六处(mi6)中担任勤务,更是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安全保障调整局(bsc)担任间蝶。

    一九五三年时以自己的间蝶生涯创作了詹姆斯·邦德系列。灵感多来自于他在海军情报部门任职时期的经历。

    他坦言,“邦德”是一个融合了他在战争时期遇到的所有特工与突击队员形象的集合体。

    也就是说除了部分艺术加工,电影里的许多场景,剧情以及道具,都是真实存在。

    电影最初由日不落国的著名大导演拍摄,扮演者也是日不落国的苏格兰人肖恩·康纳利。

    直到后来漂亮国的米高梅公司买下了版权跟拍摄权。

    不过历任007詹姆斯·邦德的扮演者,都必须得由日不落国人担任。

    一九六二年拍摄的《007之诺博士》

    不过当时东方明珠直接译为《铁金刚勇闯夺命岛》

    此后好莱坞于一九六三年又拍摄了系列剧的第二部《007之俄罗斯之恋》

    港版译成《铁金刚勇破间谍网》

    一九六四年拍摄的《007之金手指》。

    港版为《铁金刚大战金手指》

    一九六五年拍摄的《007之霹雳弹》,港版为《铁金刚勇战魔鬼党》

    当时水巷岛还没有回归,因此所有的《007》系列片。

    康盛泽有幸在水巷岛都看过。

    从放映的第一部《铁金刚勇闯闯命岛》开始,他就留意到了里面的许多剧情。

    后来更是又从余下的几部中知道了更多的内幕!

    比如树桩窃听器,各种间蝶相机,剧毒雨伞,雨伞手枪,口红手枪,鞋跟发射器等等。

    特别是各种间蝶照相机,更是康盛泽以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新知识点!

    其实当时华国也不是没有人知道,而是知道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

    毕竟以前搞地下情报的同志,也是有机会接触到这些东西的。

    康盛泽刻意收集相关资料,知道了微型相机的许多种类跟品种。

    其中最经典的两款怀表相机分别是expo和ticka。

    expo怀表相机早在世纪之初,也就是一九零五年在美国纽约被发明出来。

    使用特殊的小型胶卷,镜头焦距25mm,光圈16,简单的快门只有一个速度,镜头隐藏在表把上。

    ticka怀表相机则生产于一九零六年的英国,与expo不仅外观相像,功能也基本相同。

    这两款怀表相机是真正的间谍用装备,在一九零五年到一九一四年的十年间,完全没有任何的竞争对手。

    也是第一次有设备能做到“拍摄照片时却不被人发现”!

    怀表相机虽然厉害,但随后出现的手表相机就显得更加的可怕!

    steineck abc手表相机是dr rudolph steineck(鲁道夫·斯坦耐克博士)在一九四八年设计并发售的一款微型相机,使用3片设计的125mm镜头和特制的25mm圆形底片,一卷底片可以拍摄8张照片,而快门反应时间仅需0008秒。

    好彩香烟间谍相机(lucky strike spy camera)

    是将小巧的相机安置于好彩香烟的包装盒内。

    尽管它体积娇小,但是能够变换不同的快门速度,来拍摄18x16毫米的静态照片。

    如此犀利的设备,如果说不是为间蝶而专门设计的,肯定都没人会相信。

    然而最初生产的目的仅仅只是为了警用以及平民偷窥。

    另外就是手表相机的出现,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可能是当时人们对怀表的使用越来越少,而手表则开始成为成功的社会人士的主要用品。

    不过虽然手表相机隐蔽度非常高超,但要想一点也不惹人怀疑,使用者就必须得穿上长袖衣物才行——

    无论如何,手表相机始终是拍照设备的一次飞跃。

    然而手表相机虽然已经足够厉害了,但是操作起来仍然需要两只手同时配合才行。

    于是在一九五一年,又出现了一款echo 8打火机相机。

    相比于香烟,怀表和手表相机,打火机相机还有一个特点非常的厉害:

    香烟,怀表和手表相机也只是做成怀表和手表的样子,相当于只是模型却没有真正的计时跟放烟的功能。

    可echo 8打火机相机则不相同,这一款是真的可以迸发出火焰来!

    相比较前面的那些相机,其中最大的杀器却是一款被称之为“微点”的相机。

    据说当时基本上就只是欧美军方间谍蝶的专属产品。

    虽然这是一个在二战时期就已发明的技术,但关于微点相机流传于世的消息其实并不是很多。

    据说它可以拍摄文件照片,并通过化学反应将文字缩小,最终海量的文字会被凝缩到不如一个句号的大小。

    只能通过显微镜才能阅读里面记载的讯息。

    通过这种方法。

    各国的间蝶们就可以明目张胆地传递信息,除非是事先走漏风声。

    否则几乎根本就无法被肉眼检测到。

    从那时开始,间谍相机就正式踏上了攀登科技的路线,只有想不到就没有做不到的。

    而华国这时候,别说是微型照相机。

    即便是照相馆里使用的,也大部分还是最老式的木匣子相机。

    就是那种照相师傅钻到一块厚厚的红布盖住照相机,随着镁光板一闪而过亮光的瞬间按下快门。

    拍照前,师傅会根据客人需求,套入对应的相片框。

    里面有个小窗口可以看到倒立的影像,手动对焦之后盖上红布。

    然后按下连接在机旁边的快门线,这一瞬间就被。

    永远定格刻录!

    因此就算这个微型胶卷被人搜到,也不一定能知道这玩意具体是干嘛的。

    所以章玉怀只需把装有微型胶卷的金属小盒子,找隐蔽的地方藏起来。

    根本不怕被人发现。

    这个金属盒子也是特制的,大小跟一粒大衣纽扣差不多大小!

    ★★★

    卢舞怡则压根就不知道这些,现在的她,只是一心一意每天捣鼓着各种黄豆吃食。

    豆浆,豆腐脑,豆花,豆腐。

    麻婆豆腐,小葱拌豆腐,红烧豆腐。

    而且还有豆腐皮。

    没吃完的豆腐还可以做豆腐丸子以及炸豆腐泡。

    有了豆腐泡,就可以做豆腐酿。

    另外还可以把没有吃完的豆腐切成一指厚均匀的薄片后铺放到篦子上,大火烧开后蒸个五六分钟。

    再次铺垫到白棉布上压榨出水分成型。

    这个时候就起锅加少许的油炒冰糖出糖色,加入香叶,桂皮,丁香,山奈,八角,小茴香子等香料。

    还可以加一点儿山栀子,除了可以增香还可以上色。

    没有的话就直接加入酱油也可以。

    卢舞怡手里的香料大部分都是托季林叔帮忙在供销社或者是中药店里买回来的。

    大火烧开卤料,把白豆腐坯子放到卤水里面煮个十分钟到十五分钟。

    然后用干净的瓦罐或者是小陶缸子把卤水跟豆腐坯子一起舀出来继续浸泡五六个小时。

    然后夹出来晾干水份,直接加工做成了五香豆干。

    这做好的五香豆干,可以改刀切成丝或者是三角形。

    直接加上辣椒粉,盐巴,少许白糖拌均匀了就这么吃。

    也可以切丝跟芹菜或者是韭菜一起下饭吃。

    可惜的是没有味精,不然略微过油炸一下,再加上味精盐巴,辣椒油跟孜然粉。

    妥妥的就是风靡全球的辣条了!

    隔壁家的小孩子都被馋哭了!

    嘤嘤嘤……( t﹏t )……呜呜呜

    可惜这一次,无论林妙妙怎样的撒娇卖萌讨好卖乖,卢舞怡就是不理睬她。

    因为卢舞怡已经意识到了,任何关系靠的太近都会是一场灾难。

    如同弘一法师所说: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她需要让林妙妙知道,保持一定的距离亦是一种尊重。

    活得通透的人应该懂得,需要时刻掌握与人相处的尺度。

    既不靠太近,也不离太远。

    毕竟对待朋友不能太随意,尤其是关系很好的朋友。

    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存在真正的“无所谓”。

    不要因为对方口中的那句“无所谓”而将其忽略。

    林妙妙在完全没有告知并且征得她同意的情况下,毫无顾忌的就把她的事告诉了相对来说只是陌生人的康盛泽。

    完全就没有考虑过她的感受!

    因此她必须要让林妙妙懂得,不能随意对待朋友,才是保持良好友谊的关键!

    人与人之间相处,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尊重。

    两个人之间无论关系再好都要保持距离,没有边界感的关系,久而久之难免不了会变成一场灾难。

    林妙妙就是完全不懂得把握这个所谓的边境感!

    林妙也十分委屈,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突然就被卢舞怡拒之门外!

    好在她是个打不死的小强,卢舞怡越是不理睬她。

    她就越是黏人。

    并且努力回忆卢舞怡平常都是怎么样炒菜做饭,怎么样发面做馒头的。

    并且学会了不懂就问,主动的去问陈哲,问秋爽。

    并且学会了拒绝。

    而且在罗小静凑过来打听康盛泽的消息时,闭口不言。

    也不知是不是最近远离了空间环境,还是黄豆制品真的起到什么作用。

    再加上又有康盛泽跟黄向东给她弄来的上百斤大米小米,至少可以每天能明目张胆的混一顿饱饭吃。

    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明明空间里有大米也不敢随便拿出来做饭吃。

    等到了春暖花开,冰雪融化的时候。

    大伙也渐渐脱下了厚重的棉衣棉裤。

    卢舞怡自己都能很明显的感觉到,自己几个月的时间就分明就是长高了一大截。

    另外季林叔给她从饶河县城弄回来的草药,里面果然除了没有三七跟冬虫夏草。

    其他的草药却是应有尽有。

    甚至田老伯还帮忙把已经炮制过的一部分草药,帮忙用铁槽给碾磨成粉末。

    卢舞怡把药粉过筛,然后加入了椴树蜜后混合在一起。搓成桂圆大小的药丸子,早晚各吃一粒。

    也不知是不是老罗叔开的药方起到了一定的滋补作用,反正也就是三个月左右的时间。

    卢舞怡就已经不再是小豆丁。

    以前林妙妙可是要比她高出来大半个头,现在卢舞怡却反超回去比林妙妙高出了近半个头。

    估计怎么有个一米七左右。

    而且一个冬天下来,夏天跟秋天晒黑的肤色,现在也都已经完全的白了回来。

    ,

    可能是康盛泽去村长叔那里恩威并施,村长叔已经给卢舞怡重新更换了工作岗位!

    没错,卢舞怡现在已经不再是猪倌,猪倌的工作被老卫接替。

    卢舞怡现在是生产队里的农具保管员,每天六个工分。

    好处就是风吹不着,雨淋不湿。

    本来这个职位村长叔是替自家女儿金花谋划的。

    最后为了平息康盛泽的怒气,只能忍痛割爱让了出来。

    现在村里人终于知道了,小卢知青为什么这么的厉害能干!

    人家是家学渊源啊!

    还有人家舅舅是很大很大的大官,也是响应号召,才同意让人家小卢知青下乡来锻炼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