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汉儒尊,诗成传世惊诸圣 > 第三十一章 离县上京,十里相送

第三十一章 离县上京,十里相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血蟾墨,又一件灵宝!

    董仲没想到,自己的两页首稿,竟换来了两件文宝!

    “这还真是,意外之喜啊。”

    董仲感慨。

    他看向锦盒,在那墨锭之下,压有两封信。

    一封信,介绍血蟾墨。

    另一封信,则是张维私信。

    董仲打开第一封信,细细观看。

    对于血蟾墨,有了初步了解。

    血蟾墨,以妖兽血蟾精魄铸就而成。

    关键之处,在于墨锭之上的血蟾。

    只要血蟾无损,墨锭只需以墨汁侵染,便可一直使用。

    以血蟾墨书写,俱带败血毒。

    “此墨,搭配我新掌握的神通‘执笔为剑’,威力可倍增!”

    董仲欣喜。

    不论是浮云砚,亦或是血蟾墨,都是战场上可用的文宝。

    有了这两件文宝,加上昨日在县令家搜到的十张灵宝纸,他日即便遇到危险,董仲也可有一战之力!

    第二封信,却是张维的一封告别信。

    信中所述,他即将前往法家圣地研修,临别前能认识擅长诗文的状元郎董仲,他很是开心。

    同时,能与董仲除了黄通这位贪官污吏,亦是大快人心之事!

    血蟾墨算是他临别的践行礼,祝贺董仲文道昌隆!

    同时,信中也有言,若他日董仲前往法家圣地律所,他将会以忘年交好友之礼仪,隆重招待。

    “双须公,确实是位值得结交之人!”

    董仲兴叹,承了这血蟾墨之礼,也承了这忘年交好友。

    他对着双须公府邸方向,遥遥拱手。

    似对天告别,亦是对双须公张维道别:“他日有成,定前往律所,答谢双须公慷慨赠宝之友谊!”

    ……

    一夜无话,第二日。

    董仲带上笔墨纸砚,带上状元令,等候在门外。

    盏茶时间后,一辆马车从远处疾驰而来。

    马车停,车门推开之后,胖子当先走了出来:“老仲,我来了!”

    “见过仲兄。”

    张阳拱手,一如昨日所说,遵循侍读礼仪。

    两人都是简装上阵,腰间背有背囊,却无赶路的行囊。

    还不待董仲发问,车后一个稚嫩声音响起:“恒哥,您等等我!”

    话音未落,一个小伙从车后匆忙走下。

    小伙应该十四五岁,白白净净的,可此刻却是背着两大一小三个行囊,累得气喘吁吁。

    “老仲,这就是我说那族弟。”

    胖子和恒看了眼族弟,没好气道:“这点小苦都吃不了,以后还怎么当我侍读?这些事,你都得习惯!”

    倒是张阳看不下去,说道:“我的行囊,还是自己拿吧。”

    话罢,便拿下了那小的行囊。

    胖子见状也不制止,而是问:“老仲,饭都吃过了吧?出发怎么安排?是随我车,还是你们董家另有安排?”

    “都吃过饭了,随我车吧,我准备的车大点。”董仲说道。

    听闻此话,胖子也没废话,径直让管家驱车离开了。

    一干人等候片刻,一辆马车从董家驶出。

    “好家伙!这何止是大一点!”

    看到马车,胖子直呼。

    那是一辆两马齐驱的马车,马是上好的汗血宝马,车是足有小屋子大的豪华车屋。

    比他的马车,大了一倍有余!

    “仲少爷。”

    车夫见到董仲,恭敬行礼。

    这是三叔特意挑选的护卫,境界足有学子五环。

    而且习过武术,即便对上学士,也有一战之力。

    “果然不愧是状元郎啊,这马车就是气派。”

    短暂惊诧后,胖子哈哈喜笑,也不等董仲招呼,主动上了车。

    车内装饰更是奢华,红木座椅,兽皮软垫,珍珠窗帘。

    董仲摇头一笑,三叔可不舍得如此奢侈。

    这下了血本的两马豪华马车,只怕是那位五叔的杰作。

    “仲哥,你来啦!”

    刚上车,车内少年已主动迎上,热情道:“这位置坐着最软最舒服,我都给你霸好了,你过来坐。”

    说着,他便拉着董仲坐到了最里面。

    在两边,还摆有两人的行囊。

    “仲兄,这位想必便是另一位侍读吧?”

    “老仲,介绍介绍。”

    三人坐下,胖子与张阳问询。

    董仲介绍道:“这位是我三叔的儿子,也是我得堂弟,董平安。平安,这位是和恒,这位是张阳。”

    之后,几人各自介绍一番,便算是熟悉了。

    马车架势,驶在路上。

    清晨,应是众人忙碌之际,可当马车驾驶到县门之时,县门内外早已是人山人海!

    董仲掀开珠帘,看到这一幕,诧异问:“怎么回事?今天莫不是有什么喜事,竟有这么多人?”

    “你这位状元郎要离县上京,可不就是大喜事嘛。”胖子笑答。

    董仲不信一笑,科举三年一次,中举者每三年皆不少。

    中举者上京之时,何曾有过这番景象?

    “嘿,还不信?”

    见他不信,胖子不乐意了,隔着车窗,大呼一声:“状元郎来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时间,群情汹涌,早已等候的众人涌了上来。

    “状元郎,这是俺家准备的烧饼,您拿着路上吃!”

    “你这烧饼这么干,也不怕噎着状元郎。状元郎,我这是风干的牛肉,好吃又顶肚,您可千万要拿着!”

    “状元郎,这是我家自己酿的花酒,您拿去路上喝。”

    “状元郎,我这有些蔬果,您拿着,可千万别嫌弃!”

    县里乡亲们,把车子堵得水泄不通。

    你一言我一语之间,也不管董仲是否答应,将准备好的礼物,一一放在了马车边上。

    有些乡亲实在不知送什么,将备好的一些铜钱银两,放在那菜篮中,权当是祝贺董仲上京的贺钱。

    送礼之多,一波接一波,络绎不绝。

    不一会儿,偌大的马车外围,已经被摆满了送礼。

    董仲懵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他推开车门,拱手道:“多谢各位乡亲父老,只是董某何德何能,收乡亲们如此多送礼,受之有愧啊!”

    这话一出,其中一位老农站出来,高呼:

    “状元郎过谦了!您可为咱们县除了一大贪官,别说这区区吃食贺钱了,就算是再多的东西,您也受得起啊!”

    “对,您为我们宜阳县除了那恶县令,大伙们都谢谢您咧!”

    “这些送礼,您就收着吧,都是乡亲们的一些心意!”

    众人纷纷答谢,脸上洋溢着真诚笑容。

    董仲焕然大悟,原来一众乡亲来送行,是为了这件事!

    张阳在旁,劝道:“仲兄,你请圣杀了那黄通狗官,为百姓除了一大害,大伙们都想报答你呢,这些送礼你就收下吧。”

    盛情难却,董仲也不好推托,只得收下。

    即便如此,村民们仍旧紧随其后,热情相送。

    足足送了十里路,在董仲再三告辞下,一众百姓才不舍止步,挥手与离县的董仲告别。

    更有甚者,曾受狗官压迫,目送时眼含热泪……

    这一日,董仲离县上京。

    这一日,村民十里相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