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汉儒尊,诗成传世惊诸圣 > 第二十五章 强取豪夺

第二十五章 强取豪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县令府,一进偏厅。

    董仲与张维坐在红木椅上,府上仆人好茶好点招待着。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本来张维怒气冲冲,是想来兴师问罪的。

    但这下子,没有确凿证据,还真不好开口骂了。

    “两位客人,老爷让我带您们去三进院的招财大厅,请随我来。”

    管家上前,恭敬道。

    两人走在路上,一路所见所闻,不禁感叹。

    县令府,四进四出院落,单单一进院落,就比张维这个县城府宅要大上不少。

    董家在宜阳县也算豪门了,家中三进三出院落。

    住满董家本家人,也算是大院子了。

    但与这县令府比,却是小巫见大巫。

    单单面积,便足以媲美两个董家,装潢之奢华,更远在董家之上!

    “这黄通,到底贪了多少钱?”

    董仲低喃。

    实在难以想象,黄通才当几年的县令,竟能有如此雄厚家当!

    管家听闻,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两位客人,这些都算不了什么,真正的好东西都在招财厅呢,尤其是老爷那一张红线毯,可是冠绝河南郡呢!”

    他笑着说道:“平日里别人来面见老爷,老爷都是在一、二进院落招待,您们第一次来,就能入招财厅,可是有大面子的!”

    管家沾沾自喜,一路上为众人介绍奢华之处。

    丝毫没留意,张维面色铁青!

    “双须公,你任县丞已有两年,这才第一次来县令府?”

    路上,董仲好奇问。

    张维冷哼道:“此等贪官,除了公事根本不屑与他交谈,又怎会私下见他?若非没有证据,老夫恨不得将他抓入牢中!”

    法家,以法立身,最注重律法。

    张维身为法家之人,自然见不得这等贪官污吏!

    只可惜,汉朝律例不比董仲前世。

    即便黄通贪财无度,可若没有实质证据,证明他强迫宜阳各大豪门送礼,他大可谎称这财产是以文稿换来。

    大汉皇朝,文道为尊。

    私人文稿的价格,最难定论。

    私下交易,只要愿意,一篇文稿可以分文不值,也可以价值千金。

    汉朝律法漏洞百出,除非证据确凿,否则难以绳之于法。

    贪官污吏横行,借口繁多,大肆敛财。

    说到怒处,张维直直言喝斥:“若非那萧河只手遮天,汉朝律法,怎会如此!”

    萧河,汉朝丞相,同时也是法家行者。

    朝廷中,法家以萧河为首!

    汉朝律例,漏洞百出,坊间早有流传,是萧河故意纵容。

    只是,这话私下能传,在这县令府却不可直言!

    “双须公,言多必失。”

    董仲提醒,及时制止张维。

    张维醒悟,闭口不言。

    他看向管家,冷冷道:“管家,可曾听到老夫说话?”

    管家冷汗浸背,早没了之前的沾沾自喜。

    张维不仅是县丞,更是进士。

    要杀他,易如反掌!

    那冰冷的目光,如芒在背!

    “奴才什么都没听见,两位客人,招财厅快到了,里面请。”

    管家说话都不利索了,瑟瑟发抖而行。

    直到了招财厅外,能见到县令,管家才彻底松了口气。

    “张县丞,稀客啊!之前本官几次相邀你都不来,本官还以为将来你都不会来了呢!这不,咱们还是在这县令府见面了!”

    黄通笑脸相迎,却是话中有话,满含讥讽。

    说完,他也不给张维回答,看向董仲:“这位肯定就是董家状元郎吧,果真是天才出少年啊!”

    “在本官的管辖下,宜阳能出一位状元郎,那是天大的喜事啊。来来来,快快请进。”

    黄通将两人迎入厅中,入厅前特意提醒:“对了,两位切记要脱鞋,这红线毯赤脚踩上去,那触感舒服得很,两位肯定会喜欢。”

    两人站在厅外看,厅内面目琳琅。

    古玩摆满屏风,墙壁尽挂字画,桌椅皆为红木。

    厅中,常年焚香,香味扑鼻,身心舒雅。

    最吸引人瞩目的,还是那铺面整个招财厅地面的红线毯。

    两人应声脱鞋,踏入其中。

    红线毯厚实,每一次抬脚落脚,如同踏在了美人光滑的肌肤上。

    触感温热柔软,线绒轻轻刺激着脚底每一个细胞毛孔,美妙难言!

    一时间,即便是前世见多识广的董仲,也为之心神一荡。

    见两人失神模样,黄通得意道:“如何?舒服吧?这红线毯可是本官花了大价钱,请人去宣城拿的丝线制成的。”

    “每年十月,  本官都会命人去宣城取新的丝线,如此每次新添织物,才有了这般厚实且始终柔软的触感。”

    黄通傲然道:“这红线毯,京都本官不敢妄言,但在河南郡,本官敢拍胸膛,独一无二,冠绝全郡!”

    “哼,也不知收刮了多少民脂民膏,才能织成这一张红线毯!”

    张维冷哼,不留情面。

    话一出口,黄通面色一僵。

    他冷冷扫了眼张维,终究没有发难,而是转移话题:“两位,今天来这县令府,所为何事?”

    “禀县令,晚生科举时曾携两首诗篇《上李邕》、《颂汉高祖》,两首诗篇皆为才气诗篇,一诗鸣州,一诗达府。”

    董仲拱手,客气道:“按理而论,诗词两页首稿科举后都应送回,但晚生迟迟未能收到衙门相送,不知县令可知此事?”

    “哦~原来状元郎来此,是为了两页首稿?”

    黄通笑了,坐在上首喝了口茶,才不慌不忙道:“这事本官知道,两页首稿早已送回,都在本官府中呢。”

    “说来,还要多谢状元郎割爱,将两页首稿送予本官。”

    听闻此言,董仲面色一沉:“晚生从未收到首稿,何来割爱送予一说?还望县令先将首稿还予晚生。”

    “笑话!这首稿到了本官手中,哪还有还回去的道理?”

    黄通冷哼,不悦道:“状元郎,你还年轻,将来的路很长,莫要一时意气,为了些许蝇头小利,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

    言语之中,威胁之意不加掩饰!

    董仲沉默,张维却是忍不住了。

    “按照朝廷律例,科举中才气篇章首稿,应当发还考生本人。黄通,你身为县令,莫非想知法犯法不成!”

    说话间,张维怒道:“若你当真敢贪墨董仲首稿,枉顾朝廷律例,老夫必会上禀郡监御史,参你一本!”

    “哼,要参本官一本?大可去得!”

    黄通俨然不惧,讥笑道:“当初,本官亲自命人送了百两银子到董家,权当买下这两页首稿。董家既然收了,这交易便算成了!”

    百两银子,买下鸣州首稿,达府首稿!

    当真是,笑话!

    这等价钱,就连及县首稿都买不下!

    此举,与强取豪夺何异!?

    “荒唐!”

    张维怒得吹须瞪眼,怒斥:“百两银子买下两页首稿,这话说出来,黄通你不觉得可笑!?”

    话音未落,法家文气汹涌迸发!

    张维冷冷道:“今日,这两页首稿,你必须交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