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我的七个姐姐仙姿玉色 > 第323章 还是你厉害!

第323章 还是你厉害!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番鉴定有理有据,众专家听的心中半信半疑。

    可再去看那牙雕,禁不住再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无论是造型,细节还是画工都和秦羽所说分毫不差。

    这就像是有人给出了正确答案。

    只要一对照,就立刻恍然大悟。

    “还真被他说对了……”

    “这年轻人有些本事。”

    看众人吃瘪,范雪洋洋得意的问:“那师父,它值多少钱?”

    “15年佳士得拍卖会上,曾有一个苏州牙雕卖得8万,可以此做个参考。”

    秦羽说完,众人再次惊叹。

    古玩价格有时候比鉴定还难,需要有大量的历史记录和市场行情做参考。

    而秦羽居然一口就答了上来。

    可谓功力深厚。

    “那好,我出八万!”

    范大小姐开口,哪还有人敢抢,依然是顺利拿下。

    范雪拿在手里一边把玩着问道:“师父,为什么纹个鹌鹑,有寓意吗?”

    “鹌鹑和安同音,寓意平安,这应该是女子送给丈夫或者爱人,祝福他一路平安的意思。”

    “下次你男朋友出远门,可以把这个送他。”

    秦羽微笑着解释说。

    范雪难得露出少女娇羞:“我还没男朋友呢。”

    众人一笑,主持人又拿起第二件东西。

    拍卖再次开始!

    “各位请看,这是一尊唐代青铜炉,造型精美,二十万起拍!”

    几位专家交头接耳,又是上前用放大镜观看,又是拿尺子量,很快有了统一答案。

    “青铜博山炉,用料和做工都有大唐盛世的风采,真品。”

    “我也断定是真品无疑。”

    几个富豪闻言纷纷举牌抢购,价格一路直上,立刻飚到了三十万。

    “师父,可以出手吗?”

    “买回来放在屋子里点上沉香,应该很有古韵。”

    范雪跃跃欲试道。

    “铜炉点香是不错,可是花几十万买个赝品就没必要了。”

    秦羽说完几个富豪都是一愣。

    纷纷停下了手里的牌子望着他。

    “小伙子,古玩鉴赏贵在严谨,这可是我们大伙的一致意见。”

    这次铜炉几个专家看的还是比较仔细的,说话也很有底气。

    有不少人甚至怀疑刚才那一件,秦羽只是碰运气,或者以前鉴定过。

    秦羽也不绕弯,戴上手套,直接拿起铜炉:“从铜锈和包浆不难看出,这是一座唐中期青铜博山炉,尺寸上和大唐同一时期的产品差不多。

    它的炉体呈豆形分为上下两层,图案精美,顶部有盖,镂空雕饰,为一座山的形状,高耸入云层峦叠嶂,形象地描绘了古代三大仙山之一的博山,远远看去倒有几分盛世大唐的气韵。”

    众人点头,这不正印证了他们鉴定的判断吗?

    “不过可惜,这博山青铜炉有个致命的缺陷,”秦羽话锋一转,拿下铜盖对众人道:

    “博山青铜炉的博山上应该满是沟壑才对,而这件炉的上面光溜溜的,这就是最大漏洞,所以,假货无疑!”

    “可过去一千多年了,就算有点纹路被磨平了,也很正常啊!”

    有老者皱眉辩解道。

    秦羽自顾自的解释道:“那种沟壑是非常清晰,再者铜盖镂空,一层层山石叠起来,不会摩擦到那些平面。

    这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比你现在出门被天下掉下的飞机砸中还低。”

    众专家再次陷入沉默,随后摇头叹息:“打眼了啊……”

    “只知道看气形,包装,却把这么重要的错误忽视了。”

    范雪喜不自胜:“还是我师父厉害!师父,师娘我们去其他地方看看。”

    说着,拉起秦羽和柳婉清就走。

    身后响起一片挽留声:“秦大师,别走啊!”

    “秦大师,帮我再鉴定两件真品!”

    展厅很大,除了主舞台,还有其他零散的一些拍卖区。

    渐渐的,不少人都聚拢在一副号称张择端的《春江山水图》前。

    “张择端?这个名字很熟悉啊!”

    范雪皱眉苦想。

    一旁的柳婉清道:“北宋著名画家,他的传世名作《清明上河图》位列华夏十大名画。”

    “原来是《清明上河图》的作者!”

    范雪恍然大悟的点点头。

    柳婉清也来了兴致,上前细细端瞧:“这幅《春江山水图》也算是惟妙惟俏,传神动人,如果是真迹,可谓价值不菲。”

    美女拍卖员说:“各位,这幅古画起拍两千万,可以竞拍了!”

    正当大家暗自揣测的之时,有人忽然道:“这不是央视鉴宝栏目的专家沈老吗?

    快来给大家鉴定一下。”

    众人闻言,纷纷让道,一位带着眼镜的专家走了上来。

    这位沈老时常出现在鉴宝节目上,是杭江小有名气的大师。

    沈老点点头,从工作员手中接过放大镜,把画铺在桌子上,仔细的看了一番。

    鉴定古画,先要从画风上入手。

    接着便是鉴定画纸的质量和存在的年代,最后就是印鉴印泥等细节。

    沈老足足看了半刻钟,方才摘下眼镜,看样子是鉴定完毕了。

    “沈老,这幅画是张择端的真迹吗?”

    有人迫不及待的问道。

    “很遗憾,这幅画,应该是赝品。”

    沈老微微笑道。

    “原来是假的啊。”

    听他这样说,范雪和柳婉清等人都面露失望。

    还以为今天能有幸一睹名师大作。

    不过既然沈老已经做出判断,那就是仿品无疑了。

    “虽说是仿品,不过画风倒是有几分神韵,当个收藏学习也不错。”

    沈老道。

    “哎,我要是有一副张择端真迹就好了,哪怕看上一眼。”

    一个身形微胖的中年男人感叹道。

    “李总,你大不了再买一副假的啊。”

    有人嗤笑道。

    此人为李总,是个煤矿老板,生平最喜欢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发誓要收集一副张择端真迹,可惜钱花了不少,都是假货。

    众人愈加嘲笑他煤矿老板,没艺术眼光。

    “喜欢归喜欢,古玩水深,各位老总入手还是谨慎些,不要犯类似错误。”

    沈老微笑道。

    李总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秦羽有些看不下去,微微摇头,忍不住道:“沈老是否再看看,这画应该是出自正道大师之手。”

    张择端字正道,世人称为正道大师。

    “你是谁?

    凭什么来指点我?”

    沈老见是个毛头小子,顿时勃然不悦道。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