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线上办公的蓝海
之所以将这类软件称之为通用办公软件而非专业办公软件。
是因为就林灰的前世实际使用经验来看这类软件专业性还是差些意思的。
尤其是这些软件在刚刚上线的时候甚至就连最基本的通用办公还是茶歇意思的。
像是丁丁、飞黍之类的软件在刚刚用于期间的线上办公的时候总给人很麻烦的感觉。
这类以效率为主打宣传点的软件虽然能满足一定的线上办公需求。
也仅仅是在在线会议、签到打卡、同步文档方面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而已。
对于比较复杂的工作内容,是根本无法在线满足的。
甚至很多时候面对一些复杂的工作任务,线上办公软件表现是相当之鸡肋的。
反正前世林灰的工作是很难用这类线上办公软件处理的。
而遗憾的是这个问题即便是林灰穿越前夕国内的线上办公软件也没有很妥善地解决相应的问题。
至于为什么没能解决?
林灰觉得并不单纯是因为技术问题。
……
说起来国内涉及到软件方面的技术实力其实是很玄学的一个问题。
说国内的软件方面技术实力弱吧!
偏偏像123o6这样的网站能在国内诞生。
对于123o6这个“平平无奇”的网站可能很多人不是很注意。
但其实涉及到这样的一个网站的构建是相当之难的。
说是世界级的难度也不为过。
毕竟是面对14亿人口的出行问题。
这样一个网站的票务系统不可谓不复杂。
首先是访问量大,作为唯一的官方线上买票渠道。
尽管不是所有人都线上买票。
但依然不妨碍该网站一年售出的票超过30亿张。
三十亿张票是什么概念呢,要是把这些票首尾相连能绕地球7圈多。
而因为国人的习惯,在春节期间,该网站的访问量更是会轻松突破千亿次。
林灰记得前世看到一组数据说2020年春节的时候。
该网站一天的访问量达到了惊人的1495亿次,平均每秒就要被点击170万次。
这种恐怖的访问量,换做是普通网站,估计早就瘫痪了吧。
除了访问量之外,涉及到抢票系统,也远比人们想象的复杂。
举个例子:帝都西到福/田的g71次高铁,共有17个站,在这17个车站里,选择某个站上车,选择某个站下车,总共有136种可能,是不是很吃惊,再加上商务座、一等座、二等座这3种座位,光是这个班次的高铁购票选择就有136乘以三408种,
这还只是一条路线,要知道,全国有将近两千个客运车站,巅峰时每天运行,一万多个客运班次。
这么看来,购票选择用“多如牛毛”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并且车票还是个动态商品,买票、退票、改签随时发生。
这就要求网站时时刻刻监控动态变化,立即作出反应,所以要看运算量、复杂性、负荷量。
据称电商巨头某宝某东某夕夕加在一起,其复杂度都赶不上123o6的五分之一。
除此上述问题,还有安全防护问题,123o6系统里,包含了天量的个人信息,稍微出点篓子,后果就难以想象。
曾有媒体做过统计,123o6每秒收到的风险请求,高达82万次。
123o6这样一个网站,前世2012年刚开始搭建的该网站面向全世界招标。
很多国际巨头,包括微软、ibm等都来竞标,但是这些巨头没一个能做成吃螃蟹的第一人。
最终还是国内的技术团队搞定了这个网站。
国内技术团队拥有搞定这样网站的实力,相应的技术实力不可谓不强。
但据此说国内的软件方面技术实力强吧?
某些很常用的网站做的跟shi一样体验极差又是不争的事实。
林灰觉得关于国内技术团队强与不强不在于技术本身的难度。
而在于对于一个产品所下的决心究竟有多大。
是否真的想搞定一件事?
如果真的想搞定一件事并且愿意付出行动,没道理做不成。
《论语》里面也有类似的表述:
“棠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
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古代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唐棣的花朵啊,翩翩地摇摆。我岂能不想念你吗?只是由于家住的地方太远了。”
孔子说:“他还是没有真的想念,如果真的想念,有什么遥远呢?”
虽然上述说法颇有唯心主义的倾向。
但林灰照旧是觉得如果真的想搞定一件事的话对于國人来说很少有过不去的坎。
……
至于说为什么林灰前世直到穿越前夕國内在线上办公这方面做得不够好。
说到底林灰觉得就是没下定决心。
而为什么没下定决心呢?
归根到底还是國内企业不自信。
当企业缺乏长远且明确的规划。
企业产品布局自然就没有自己的想法。
而完全依赖于摸着海外过河或者干脆是直接屈从于市场。
屈从于市场不等于会惠及用户。
市场因为各种原因是多变的。
屈从于市场的产品也往往给人以反复的感觉。
因为前世期间,通勤多有不便,并且常有不得不居家办公的情况。
國内主流互联网纷纷推出各自主打的线上办公产品。
并不惜重金投入,口号喊得震天响。
回头看着消停了。
居家办公神马的似乎也要很遥远了。
主管此时拍拍屁股:谁tm脑袋进水研究线上办公啊?
于是项目搁置,资金撤出,项目扔到冷宫。
而反复横跳,互联网企业涉及到线上办公软件/系统的开发也反复横跳。
大家都反复横跳,干脆相应的进度直接雷声大雨点小。
如此这般能搞出真正可堪一用的线上办公软件才怪。
林灰倒是觉得涉及到线上办公如果真的下定决心并且方向明确的话并不是很难搞出来。
即便是搞不成那种能完全取代线下办公场景的线上办公软件。
至少也可以搞出一个可堪一用的。
何况林灰现在也不是从无到有搞线上办公。
而是直接和技术成熟的海外团队进行合作。
这本身就是走捷径了。
如此,短时间内林灰并不需要面对技术攻坚方面的问题。
至于说林灰以后搞出来的线上办公软件走什么样的道路。
林灰觉得将来搞出来的线上办公软件/线上办公系统如果将来不对外开放也就罢了。
如果是对外开放也将是主要面对海外市场。
这无关乎屁/股正不正的问题。
而是实事求是从市场出发做出的决断。
老实说,即便是前世受影响。
國内企业线上办公普及率也不算是太高。
而对比一下海外,仅仅是在前世的2017年,丑國超过八成的企业就引入了远程办公制度,有3000万人在家中远程办公。
虽然三千万人听起来似乎也不算很多,但这已经占丑國工作人口的16-19。
丑國线上办公在线办公普及率之所以有这么高,我觉得大体是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海外互联网普及率高,科技集密性高。
如果从网民人数规模来说,能和我國相媲美的几乎没有。
但从普及率和影响力来看,丑國还是领先于我國的。
以前世2018年的数据来看,丑國的互联网渗透率约89,而我國是596。
丑國智能手机用户占总人口比重达70,而彼时國内智能手机使用率还不到51。
最关键的是现在还不是2018年,而是2014年。
在2014年的现在这个差距怕是要更加悬殊。
除了普及率高的因素之外,之所以林灰觉得线上办公在丑國更有商业前景还有以下原因
丑國有世界最知名的硅谷,诞生了无数知名的科技互联网企业。
丑國全球型企业多。
如谷/歌、蘋淉、脸/书、微/软等。
2018年,全球500强企业丑國有126家。
2018-2019年德温特全球百大创新机构,丑國有33家。
2018年度全球科技品牌100强,丑國有55家,中國18家。
前五名也都是丑國品牌,分别是亚遤逊、蘋淉、谷/歌、脸/书、微/软。
全球性企业越多、互联网高科技企业越多,对于在线办公普及也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再者则是因为人力成本等其他原因。
虽然丑國拥有和我國相当的國土面积,但其人口仅为中國的1/4左右。
但种种潜在的因素发挥作用而对线上办公的普及产生了影响。
相较于我国面临的情况,丑國的人力成本很高,伴随着人才争夺激烈,房地产价格高起。
在这样的背景下,丑國诸多互联网公司已经开始在丑國其他地区甚至是全球设立分支机构,开展在线办公模式。
总之,种种因素使得涉及到线上办公如果是商业化发展的话林灰觉得短时间来看。
海外更适合搞线上办公的商业化。
更长时间来看的话,因为在线办公模式是企业应对房价飙升、人才成本高、交通拥堵等现状的一种不错的选择,不只是海外地区能搞成线上办公的商业化,國内的话线上办公也很有搞头。
饶是如此,更长时间的事情,短时间林灰倒也不是特别关注。
即便是林灰有一定的“先知”信息,但更长远的事情谁又能预料呢?
有些时候似乎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
对于线上办公林灰早就是有了大致的判断。
因此就黄静就线上办公发出的问询,林灰自然是心中有数。
不过尽管是林灰心中涉及到线上办公的条目林灰相当之清楚,林灰也没大剌剌地去侃侃而谈。
虽然林灰自认为仍然处在创业的初期阶段。
不过手中拥有的资金资本和信息资本使得林灰也没必要过于负责琐屑且细节的东西。
林灰只需要高瞻远瞩地提出方向就好了。
至于具体的林灰相信黄静能把握得住。
果然林灰大致交代了几句之后。
黄静已然清楚了林灰的想法。
三两句聊完和线上办公软件有关的事情之后。
正待两人准备挂断电话之际。
黄静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问道:“对了,林灰,你有没有兴趣收购一个游戏工作室?”
黄静这话有点出乎林灰的预料。
怎么突然说到收购游戏工作室了?
不过有一说一,收购工作室这件事在游戏业界并不是多新鲜的事。
因为游戏制作组的人员组成总是相当复杂,想要制作出好的游戏总需要吸收各领域的优秀人才。
林灰记得前世鹅厂在游戏扩张之路上就没少兼并各种其余的游戏公司以及游戏工作室。
兼并工作室虽然有一定的道理。
不过自己成立工作室不香吗?
尤其是成立游戏工作室并不是什么复杂的事情。
门槛也不高。
林灰记得其重生那会就连跟游戏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小冰都要成立游戏工作室。
总之,林灰想搞游戏工作室的话同样是没啥难度。
何况林灰现在个人在游戏设计领域还是很有号召力的。
甚至是林灰现在的号召力,成立工作室这事都不需要林灰亲力亲为。
只要林灰透露出有成立工作室的意向。
马上会收到各大游戏公司以及有志于深耕游戏领域的互联网巨头的橄榄枝。
这种情况下,林灰干嘛要收购游戏工作室么?
林灰不免有些腹诽,是因为财富迅速增长从而被认为人傻钱多么?
话虽如此,不过林灰觉得黄静应该还不至于给林灰提出一些不靠谱的建议。
林灰询问道:“收购什么游戏工作室?”
黄静道:“如果你真的有收购游戏工作室这样打算的话,目前的话有这样的几个选择。
國内的话可以考虑光岸工作室、暗影工作室、洛羽工作室……
光岸工作室这个游戏工作室是金乌的一个游戏工作室,目前团队总共有7个人,开发有……”
看起来黄静不是无的放矢,说得这些工作室资料很详细。
看得出来黄静做了很多工作。
话虽如此,黄静说了几个國内的游戏工作室林灰基本都没印象。
至少前世林灰是没听过这些工作室的名头。
看来也都不是啥出名的工作室。
对这些工作室林灰兴趣不大。
林灰说道:“还是说说国外的工作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