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女配她总在摸鱼[快穿] > 第96章 非洲女佣4

第96章 非洲女佣4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假发店的生意越来越好了,于是苏含衣请了个帮工。请了帮工后,她自个的时间就多了起来。于是她申请了当地的孔子学院。

    当地的孔子学院是免费的,只需要通过相应的考试即可。孔子学院的受众非常广泛的:如喜欢中国文化的老头、老太太;准备去中国留学或工作的年轻男子;想要多学几门语言、以后更好进入政府工作的男人;或者是被爸妈塞进来的少年等。

    大部分加入学习的,非富即贵。

    除去语言学习外,孔院还有各类文化活动,带领当地学生领略中国文化。什么剪纸,毛笔字,包饺子之类,苏含衣全都会。因此,她的兴致并不算太高,但她还是耐心参与着。

    她发现,活动过程中,一个年轻男子总爱盯着她。他总是借机和她搭话,“你为什么学得这么快?”

    苏含衣一眼就看穿他的心思,于是回了句:“天才总是与众不同。”

    “…”对方悻悻离开了。

    “姐姐,我有的地方不理解,但我不敢问老师。请问我可以问你吗?”一个小男孩眨巴着大眼睛看着她。

    他的眼神明亮极了,笑容也极其灿烂,看起来十分纯粹。

    苏含衣轻轻一笑,下意识摸了摸他的光头,“好啊。”

    小男孩立刻变了脸色。他垮着一张脸,什么也没说,转身离开了。

    苏含衣瞧着他远去的背影,这才想起来,这边是不能摸小孩头的。她摸sophie的头摸习惯了,都忘了这一茬了。

    她忙去给小男孩道了歉。

    小男孩见她态度诚恳,这才重新露出了笑容,“好吧,我原谅你。以后不要犯这种惹人生气的错误了。”

    他又掏了掏兜,拿出一颗糖,“给你糖。下次记得礼尚往来。是吧,我们今天学的是这个词吧?”

    “嗯。你说得很对。我下次一定礼尚往来。”苏含衣又看了他两眼,露出了丈母娘般的笑容。

    苏含衣在孔子学院一直保持着优异的成绩。因为,如果在孔院学习优异的话,更容易获得留学或就业的机会。

    而每天回去之后,她还会教sophie法语和中文。孔子学院成人偏多,因此她并未打算让sophie进孔院,而是打算先攒钱,钱够了之后再把她送去国际小学。

    假发店的生意蒸蒸日上,苏含衣的存款也越来越多。她便将sophie送进了国际小学。

    国际小学有十几名教师,大部分都是当地教师,但也有来自法国和中国的教师。这里学费十分高昂,一学期就要五十多万非朗,并且不提供中午饭,因此这所‘富人’的学校只有一百多名学生。

    aline的儿子xixi也在这所学校上学。

    xixi是个跳脱的小男孩,平日里活泼极了。他还特别会哄人,每次见到苏含衣,他就会露出极其夸张的表情,“elisa真好看!”

    每每这时,苏含衣也会露出个夸张的表情,“xixi真帅!xixi是我见过最帅气的男孩子!”

    xixi会露出个腼腆的笑容,然后夸自己,“是呀,我真帅!”

    xi□□概是个颜控,他本来不爱和sophie玩,但在苏含衣开始给sophie打扮之后,他便经常缠着sophie玩,围在她身边问东问西。

    “sophie今天的头花好好看!”

    “sophie的裙子好漂亮,sophie是小仙女吗?”

    “sophie,你的裙子是糖果色的哎!”

    …

    sophie脸皮薄,常常被他夸得不好意思,羞涩地躲在段非愚身后。

    “sophie,这样的赞美你会从小听到大,所以你要早点习惯,知道吗?”苏含衣摸了摸她的头。

    sophie愣了愣,但还是乖巧地应道:“知道了,妈妈。”

    长日无聊,苏含衣便开始研究起了《育儿宝典》和各种服装造型的书籍,每天想着法儿给自己和sophie打扮。

    sophie越来越爱美,性格也渐渐开朗起来。

    她开始和苏含衣分享一些在学校的趣事。

    “妈妈,今天caroline教我们画画了!”

    “妈妈,今天caroline夸我的头花好看,我说是你做的!她夸你手巧!”

    “妈妈,caroline说我是她最喜欢的孩子!”

    ……

    正当苏含衣快乐挣钱、玩耍的时候,sophie发热流鼻涕了。苏含衣心里一咯噔。她都快忘了这茬了:在非洲,一旦感冒或者发烧,就不得不思考一个可能——疟疾。

    非洲疟疾肆虐,每年都会有数以万计的病例。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没有没得过疟疾的非洲人。而疟疾的症状,和感冒非常相似。是以,一般人根本无法分辨自个到底是感冒发烧了,还是得了疟疾。

    她匆匆忙忙带sophie去了儿童医院。当地的医院只有一层,占地面积大概只有国内中小型诊所那么大。

    她去挂了号,排队的人并不多,不多时就到了她。医生拿着听诊器看了半天,最终也无法分辨到底是感冒还是早期疟疾,只是让sophie先吃疟疾药。如果是疟疾,一个疗程的药下去就能好了。

    苏含衣有些无奈。疟疾药分两种,一种是对肾脏伤害较小的青蒿素,价格比较高昂,另一种便是当地人常用的奎宁,奎宁价格便宜,但药效很猛,有很大的副作用。

    打完之后人可能出现浑身发抖的情况,恶心发烧,吃什么吐什么。但是因为经济条件不允许,他们大部分都选择了奎宁,更有甚者,用的是当地的土方子治疗。

    她问医生有没有青蒿素。医生说,医院需要调货,正常需要两到三周,加急的话下午就能到。

    苏含衣更加无奈了。那么,就是有青蒿素的,只是量非常少,一般不拿出来,拿出来就得加价。

    苏含衣加价拿了一个疗程的青蒿素。

    sophie大概真的是得了疟疾。她的神情异常痛苦。她缩在墙角,蜷成一团,手紧紧环住双臂,额头冷汗直流。

    “妈妈,妈妈……”

    苏含衣紧紧握住了她的手,“妈妈就在这里。”

    她轻轻嘤咛一声,神情平静了许多。

    苏含衣轻叹一声,一直守在sophie的身边,直到她浅浅睡去。

    这疟疾,实在是太伤身体了。她想了想,拿出最近买的智能手机,开始搜索各类驱蚊产品。非洲的疟疾都是通过蚊虫传播,只要有效防治,还是能够避免的。

    她看了半天,又询问了aline以及其他几名在非洲的工作者,最后选定了一个名为moustidose的驱蚊水。据说它的药效十分好,只是价格非常昂贵,一瓶100ml的驱蚊水就要近六千非朗。但为了她和sophie的健康,她还是斥巨资囤了几瓶。

    她每天只要一离开屋子,就会喷这个驱蚊水。她也让sophie每天都坚持喷。果不其然,很长一段时间,她们都没有得疟疾。

    苏含衣忽然想起,她每天带sophie吃的东西实在是太简单了:要么是原味或豆沙味的面包,要么是煮的各种面条,偶尔是附近的快餐店的薯条和意面。

    她想换换口味,于是她带sophie去了当地一家意大利餐馆。餐馆的消费很高,一顿下来至少也得一两万非朗,相当于当地普通工人七八天的工资。

    她点了一个鸡肉芝士披萨,八千多非朗,然后又点了一个意面,一万三千非朗,还有一杯果汁:这儿的果汁实在是太贵了,一杯竟然就要四千非朗,而且是菠萝汁。这儿是盛产菠萝的,菠萝算得上是当地最便宜的水果。

    菠萝汁上上来之后,苏含衣小啜一口,觉得味道还不错,相比国内高级餐厅的果汁也毫不逊色。

    回想起刚来这儿一贫如洗的日子,她忽然觉得自个太奢侈了。如果没有经历过这样的贫困,她倒不觉得什么,但经历过这样困苦的生活之后,再重新回归奢侈的生活,她心里有些许愧疚。

    因此,她决定把每个月收入的百分之二十捐给当地的慈善机构。她打算每个月亲自去落实,毕竟,当地的政府腐败程度令人咋舌。

    回来之后,她又开始思索新的挣钱法子。sophie的学费实在是太高昂了,况且她也不是耐得住贫寒的人。

    何况,卖假发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毕竟,假发并不算刚需品。

    她想了许久,最终打算开一家手机店。这边的智能手机都售价不菲,寻常国内卖一千多的手机,这边能卖到两千多。通常买这些中高端智能机的,要么是当地的富贵人家,要么就是手机坏了,急着换手机的中国人。

    于是,她筹备了一两个月后,拿着假发店挣的钱,在当地的数码市场开了一家小型的手机店。她找了一个看店的当地员工,并且教了他一些中文,让他能够服务于各类顾客。

    手机店开始的进益并不算多,苏含衣思考许久后,发现问题出在产品定位上。

    她本来主打中高端手机,卖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其实中低端智能手机更受欢迎。

    无论是这边的中产阶级,亦或者十分富裕的歌手、政界、商界人员,亦或者是国外务工人员,他们对智能手机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

    比起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他们更加讲究手机的实用性。一款“耐造”的智能手机,才备受他们青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