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去市里摆摊
李岩没想到叔叔都已经谈好了,这对他也太好了。
回去后,他也打算烧火锅,来到超市,买了火锅底料,家里面有弟弟妹妹,选了一个三鲜的底料。
牛肉卷,羊肉卷好贵,他咬着牙买了两袋。
至于火锅丸子,他记得有卖散装的,散装的比那种包装好的便宜多了。
基围虾二十块钱一斤,他算了一下,一斤已经够了。
金针菇,百叶,豆腐,豆皮,粉丝买了。
蔬菜家里面还有,冬瓜,土豆,大白菜都是村民卖给他的。
还要买一个火锅回去。
出来结账,一下子少了三百元,不过想到小慧还有李松都没有吃过火锅,他就不心疼了。
回到家,取出火锅包装盒,将盒子打开,拿出火锅。
“哥哥,家里面不是有煮饭的锅了吗?”小慧看着有一个很奇怪的锅,好奇地问道。
“这是电火锅。”
“这是电火锅?”小叔愣了一下,他还没有看过这样的火锅,以前都是烧木炭的小炉子上面放一个铝锅,里面放一些豆腐粉丝酸菜,这样的味道他现在还记得。
切了冬瓜片,土豆片,将粉丝泡好。
李岩将火锅底料放进电火锅水里,煮开。
火锅底料的香味随着水蒸气弥漫开来。
小慧吸了吸鼻子,“好香的味道。”
将牛肉卷,羊肉卷还有火锅丸子全部倒进去。
李松看着这么多肉倒进去,嘴角的口水都流了出来。
“哥,这么多肉呀!”
烧了一会,等它沸腾,加入土豆片,冬瓜片,最后烫了一些蔬菜。
“可以吃了。”李岩加了一块豆腐,放进碗里面,有了火锅底料,味道就是好吃。
看着李岩一脸享受,小叔夹了一个牛肉撒尿丸,放进嘴里面咬了一口,“太好吃了,里面还有肉汁。”
坐在李岩身边的小慧也忍不住夹了一片羊肉卷,放进嘴里,有点烫,超级好吃。
四个人围着一起吃着火锅,他眼睛有些湿润,这样的生活他做梦都不敢想。
父母太穷,一年都不一定舍得买肉。
到后来,嫂子进门,更是节省到极点。
入赘后,想要吃肉,还要看他们脸色。
明天不要送菜,他打算给电动三轮车充满电到市里面看看。
小叔起来的时间比他还要早,贴心地给他煮了几个鸡蛋。
“路上骑慢点,有人拦车不要听,一定要注意安全。”
“好的,小叔。”
“早点回来,钱财不要外露。”
“嗯,我会注意的。”
市里离这里有二十公里的路,开了四十分钟才到,问人找到街道,里面有许多美味的小吃,还有许多卖东西的摊位。
人潮汹涌,热闹非凡。
这条街上有许多卖衣服的,卖鞋子的,仅仅有两家卖发箍和袜子的。
找了一个位置停下来,人流还算可以。
将三轮车的后车厢围栏全部放下来,铺好摆摊布,将袜子发夹头绳按类分好。
还没有全部摆完,就招引了几个女生。
“秋菊,你看这家的头绳款式好多,颜色也有好多,连咖色都有,还有花型头绳。”
“发夹也漂亮,花朵网纱,好多款式,怎么有这么多款色和颜色。”
三个姑娘围着摊位,不时发出惊叹声。
“这些是从羊城进货的东西,是今年的最新款式。”李岩满脸笑容地介绍。
“难怪了,太漂亮。”高个子甜美姑娘拿着一件珍珠发夹,发现这珍珠不是塑料做的。
“姐姐,你看这个,钻石的,透光,不是塑料做的。”
三个女人围在一起,将发夹放在阳光中,折射出迷人的光芒。
“绝对不是塑料的,塑料透明度没有这么高,跟真钻石一样,老板,多少钱?”
“这个两块钱。”
“好便宜,上次我还看到过一件塑料发夹还卖三块五。”
李岩将袋子里面的东西按种类摆好,精美的饰品又吸引了许多女士过来。
“老板,”这个蓝色毛绒发夹多少钱?戴帽子的姑娘觉得这颜色的发夹挺好看的。
“两块钱。”李岩笑着说道。
“你的尼龙袜子多少钱?”
“全场两块钱,概不还价。”
戴帽子的姑娘挑了一个发夹,一个头绳,一双尼龙袜子,付了他六元满意走人。
最先来的三个姑娘各买了两个发夹。
首先是碎钻发夹卖空,接着是尼龙袜子全部卖掉。
走一批来一批,搞得李岩连上厕所的功夫都没有。
直到中午十一点,全部卖空为止。
肚子已经饿了,找了一家饭馆,点了一份回锅肉就着米饭吃了一顿。
来到街上的一家黄金店,里面的金价一克25元,他在【现在】关注过金价,320元一克。
涨了十几倍。
街上的人挤人,李岩看着这一排的店铺生意都火爆。
要是在这里买一家门店,生意应该很火爆。
还有许多卖铜钱,银圆的,还有一些古董瓷器,玉佩手镯。
不过他不懂这里面的道道,也不打算倒腾这些东西。
在门店里面买了一些干脆面,珍珠糖带上。
又去菜市场看了一下水产区和家禽区,里面甲鱼反而野生的少,鸡也是养殖场里面的。
只买到三个三斤的野生甲鱼,四个二斤以上的野生甲鱼。
到镇里面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到卖鸡的的老两口摊位前,果然不能保证一天二十七只家养鸡的量,这让李岩不得不来到中年摊位前买他家的家养鸡。
买了十只家养鸡,这位中年老板称了一下,“一共有一百一十一斤六两,279元。”
李岩很有深意的望了他一眼,对方笑呵呵的。
以往买十几只最多才九十五斤,这一次这些鸡也不是巨无霸,怎么就超过了一百斤多。
“老板,这重量不对吧?”李岩望着他说道。
“怎么可能?”这位老板笑盈盈地说道。
“你至少多算了两只鸡的重量。”李岩旁边的三轮车上有一把称。
取出称,用自己的称来称了一下,就935斤,足足给他多算了18斤。
“老板,你这样做生意会把生意做黄的,这鸡我不要了。”
李岩打算亲自到乡下收家养鸡。
“说啥小伙子?你的称有问题还赖我称,你不要拉倒。”
李岩跑了一些乡村,快到黑夜才收到十三只家养鸡。
“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小叔已经在村头等着李岩。
“唉,收家养鸡去了。”
回到家里,将包里面的钱倒出来,这一次的钱有三百八十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