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人间温婉:素心已敬山河月 > 第312章 选址问题

第312章 选址问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快好了!”陶奕希笑了笑,“过两天就可以拆了。”

    因为手受伤,江老太的葬礼她并没有去参加,怕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小为……”陶奕希顿了顿,“在这里好好地住下来,你温婉姐绝对不会亏待你的。”

    她特地过来,心里想了千般语言要安慰这孩子,最终只是化作轻轻浅浅地一句,“有什么事就跟我们说,你不会是一个人。”

    江可为重重点头,“嗯!谢谢奕希姐。”

    “快收拾收拾,然后早点休息,这几天累坏了吧?”

    “不累。”江可为摇了摇头,“村里的叔叔伯伯们才累,他们都照顾着我,帮着我。”

    温婉牵着刚吃饱的六一走过来,“我来帮你把衣服整理进衣柜里,明天我下班接你去买多几套换洗的衣服。”

    温婉发现他有些衣服都变小了,但他还是穿在身上。

    温婉知道他是个念旧的孩子,也不勉强他把旧衣服扔掉,只是衣服太小穿着不舒服,更影响孩子的情绪,所以她过来的路上和江可为说好带他去买几套新衣服。

    只是明天她就要上班了,只能等她下班后再回来接他去。

    “要不我带他去吧?”高艳红走过来道,她舍不得女儿忙一天工作还要抽时间带江可为去买衣服。

    温婉笑,“没事,妈,年前没时间带你和爸去逛商场,年后也是各种忙,明天你和爸也去,我们都趁年后大甩卖买点打折的衣服。”

    温家确实有钱了。

    可老一辈的人省吃俭用惯了,买点好吃的东西都得藏着等有客人来了才吃,平时衣服更是能穿能补绝对不会买新的。

    温婉一买新衣服给他们,他们就觉得特别贵,然后就舍不得穿,还要放起来等过年过节的时候再穿。

    果然,温婉的话一出来,高艳红连忙摆手,“我一衣柜的衣服,哪需要买?”

    “现在过完年了,很多商店都在打折,你们去试几件相当于买一件,很划算的。”

    “真的?”高艳红狐疑,“商场卖的衣服还能便宜到哪里去?”

    她平时买衣服,最多的就是镇里的市集,便宜又暖和。

    陶奕希自是知道温家长辈的性子,帮口道,“阿姨,我也想去买,明晚我们一起去逛,你帮我过过眼。”

    陶奕希开口,高艳红哪有不答应的,连忙道,“你们年轻人肯定要多买点衣服搭配,明晚阿姨陪你去,我给你买。”

    温婉抿嘴偷笑,对她妈这样的双标习以为常。

    他们自己省吃俭用,却总想把最好的留给晚辈,对她如是,对她的朋友亦如是。

    她突然想起刚刚在桃源居和江可为说的话。

    她想,她或许与亲生父母没有多大缘分。

    可这世间,有失有得,皆是命运的馈赠。

    她前世所有的遗憾,都在重来的这一遭得到了圆满,还有什么不可释怀的呢?

    温婉想通了,心口中那因为温严生夫妻出事后带来的郁结也松泛了出来,他们的对错,让法律来判决吧,于自己而言,他们有生育之恩,可无论他们有怎样的理由,她吃过的苦都不可能轻描淡写地抹去,若他们需要自己赡养,她也不会拒绝,该给的赡养费她不会少,再多的往来却是不会有的。

    这一世的她没有怨恨他们,可她也没法替前世受尽煎熬的自己说句原谅的话。

    就这样吧,既然隔阂与伤痕难以消除,那么就保留原本的距离,让时间慢慢去沉淀那些过往。

    ……

    温婉回到房间,程瑾瑜还在加班。

    这几年工作量暴增,程瑾瑜也戴上了一副无框眼镜,镜片遮去了他眼里的锐利,多了几分儒雅柔和。

    看到妻子回房,程瑾瑜摘下眼镜,让她坐到自己身旁。

    “还没忙完?”温婉看着电脑上的文件。

    “新年有很多新项目要启动,要审核的文件也比较多。”他揉了揉鼻梁,然后从桌上拿出一份文件给温婉看。

    温婉接过去一看,是年前她和高宇做的非遗文化建筑群的提案。

    “怎了?是方案有问题吗?”

    “知道你急着要落实这个项目,今天我就先拿这份提案去找何书记讨论这方案的可行性。”程瑾瑜道,“何书记看完后十分认同这个方案,但他却提出了一个关于选址的问题。”

    温婉一愣,她从来不觉得选址会有什么问题。

    “我们之前拟定的选址,是在县郊那块交通便利、土地非常开阔的地方,那边配套设施也比较好开展,有什么问题呢?”温婉疑惑地问道。

    程瑾瑜打开文件的后两页,“这个建筑群占地62亩,总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其中旧建筑可以再利用约16万平方米,旧建筑修补约5800平方米,总投资约45亿元。这是陶奕希做的预算。”

    “这样的项目宁县没法单独吃下,肯定需要引入多方资源协同推进。”程瑾瑜神情认真,目光聚焦在文件上,“但宁县的资源和影响力有限,若项目落地于此,后续的运营、推广以及文化传承的深度和广度都会受限。”

    温婉沉思片刻,“那你的意思是……”

    “洛市。”程瑾瑜直接说出了何晨光的意思,“洛市作为省会,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庞大的人流量。在洛市建立非遗文化建筑群,不仅能吸引更多游客,还能借助其高校、科研机构云集的优势,为非遗传承和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再来,宁县这些年开发的旅游产品十分丰富,何书记也想促动一下洛市周边城市的经济,若非遗建筑群建在洛市,周边城市在建有关更细致的非遗文化分点,”程瑾瑜端起茶杯,轻抿一口后继续说道,“如此便能形成一个以洛市为核心,辐射周边城市的非遗文化产业集群。宁县凭借已有的旅游基础,能够承接从洛市溢出的游客,发展特色非遗体验游,形成互补的旅游格局。”

    洛市和宁县距离不远,高铁只要两个站就能到了。

    如果非遗建筑群建在洛市,宁县不仅可以解轻财政压力,同时也能借助洛市的品牌效应与资源优势,深度挖掘自身特色非遗项目。像是宁县传统的竹编工艺,以往只是小范围售卖,在非遗产业集群的带动下,能通过洛市的销售渠道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