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权力巅峰从纪委开始 > 第519章 建高楼出政绩

第519章 建高楼出政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秦云东一把拽住他,把他搀扶到座位上。

    “叔,你别激动,卫局长拿来的不是赝品吧?”

    “我以自己的荣誉担保,这部书绝对不是赝品,而且就是三年前宋墓里遗失的那一部宋版书。”

    秦双保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翻开一页,态度极为虔诚。

    “你们看,我说得没错,这是南宋最著名的书坊——万卷堂出品的《春秋经传集解》!”

    他喜滋滋地向卫敏和秦云东普及宋版书的专业知识。

    在宋朝之前的朝代,印刷术尚未普及,书籍都是靠手抄,质量和数量都没有办法形成大规模传播。

    到了宋朝,雕版印刷技术日臻成熟,并且活字印刷发明出来,使得宋朝的印刷行业空前发展。

    “文物界有共识,两宋时期是我国雕版印刷的辉煌时代,也是艺术价值最高的时代。”

    秦双保对手里的古籍爱不释手,翻动书页的动作极其温柔,恐怕他对自己老婆也没有这么用心过。

    “秦所长,谢谢你给我讲解知识,但你并没有告诉我,你怎么断定这部书是真品的?”

    卫敏打破砂锅问到底。

    秦双保也没有表现出不耐烦,很细心地继续给卫敏讲解。

    判断宋版书是否是真品,主要是从纸张、墨、装帧、雕刻、字体、内容等六个方面进行评估。

    而这部古籍在这六个方面都毫无疑问是宋代作品,而且还是绝佳上品之作。

    “你们看,书里的版式插图,具有明显的万卷堂的风格特征,有了这么多证明身份的证据,还用得着怀疑这部书的真实性吗?”

    秦双保兴奋站起身,快步走到办工作前,连续拨打几个电话让所里的专家到会议室集合,共同见证遗失的宝贝重回怀抱。

    当他重新坐回沙发时,才想起来问这部书是怎么找到的。

    秦云东只是简略说和一个走私文物的团伙有关,靠一位热心的企业家帮助,画了六百多万买下的这两样文物。

    “虽然花费不低,但对宋版书来说,物超所值。如果这一套书放到拍卖市场,恐怕要拍出上千万的价钱。”

    “叔,卫局长接下来要针对这伙走私文物的团伙设局,到时候麻烦你出面对文物进行鉴定。”

    “云东别客气,这都是我分内事,责无旁贷。”

    秦云东留下卫敏在文物研究所和专家开会,他则赶到省报社见闻长河社长。

    几年没见,省报社在一环核心区域建了一栋六十层楼高的摩天大楼,并取名为传媒中心。

    这栋地标性建筑设有办公、餐饮、酒店、商场、娱乐等多个功能,是高标准的综合商务楼。

    省报社今非昔比,现在更名叫报业集团,不但兼并了几家省级新闻媒体,而且还涉足影视、文创、酒店餐饮、旅游景区等多个领域,俨然已经成为实力强劲的大型企业。

    闻长河现在的正式身份是报业集团的董事长兼省报社长,可谓风光无限。

    当他看到秦云东在秘书的带领下走进办公室,笑着起身相迎。

    “云东,你总算想起哥哥了,我几次请你来坐坐,你总是找借口推脱,我还怀疑你对我有什么意见哩。”

    “闻社长千万不能这么说,您现在高朋满座春风得意,我只是一个地方的小官,哪有资格进入你的高端局。”

    “扯淡,狗屁高端局,在我眼里,你比那些人重要得多。我还是那句话,苟富贵不相忘。”

    闻长河请秦云东在落地窗旁的沙发落座,接着就给秘书下命令,只要秦云东在,他不再接待别的客人。

    “云东,你是第一次来传媒中心吧,感觉怎么样?”

    “大楼建得很有气势,但这么大的工程,预算很高吧?”

    “呵呵,那当然是了,整栋楼从基础处理、土建、装饰、机电总体造价二十个亿,是我们省今年评选的十大建筑之首,高档豪华级别不亚于世界任何一栋写字楼。”

    闻长河以这座大楼为骄傲,无论接待什么客人,他都会先要炫耀一番。

    秦云东却没心情恭维,反而面露忧虑的表情。

    “报业集团铺的摊子有点大了吧,每年背负的贷款利息,以及维护费用都非常高,你的压力肯定不小。”

    “哈哈,你真是个实干家,别人都会夸这栋楼如何风光,只有你真正关心怎么养活这栋楼。”

    闻长河并没有心生不悦,反而对秦云东的泼冷水行为很欣赏。

    他介绍说,报业集团原来只是上报建设十二层楼的规划,但是鲍乾清来省报社考察的时候要求,报业集团必须以此为契机,建一栋超过两百米的高楼,以拉升省城的形象。

    w省身处内地,与沿海各省相比,经济发展速度不够快,城市景观也较为落后。鲍乾清想在城市建设出政绩,拉动gdp。

    他明确画出红线,省城主干道两侧低于三十层楼的规划一律不审批,同时又给出奖励政策,只要能超过一百米高的楼宇,都可以享受低息贷款和土地出让的优惠政策。

    对于刚刚成立的报业集团,鲍乾清更是积极推进他的城建思路。

    “鲍乾清是二老板,他把话说到我的脸上,我想不做也不行啊,于是十二层一下子变成了六十层。”

    闻长河解释说,鲍乾清挤出资金支持,给报业集团减免税政策,又说服一些知名企业租用写字楼,并亲自圈定省内会议都指定报业集团的酒店接待。

    这样算下来,报业集团还能勉强维持收支平衡。

    秦云东对此不以为然。

    他很反对滥用减免税收政策。

    全省的财政需要稳定的税收,繁多的民生项目和基础建设也需要税收兜底。

    如果什么事都减免税收,财政收入持续下降,这么大的w省又怎么维系下去。

    但他的忧虑并没有向闻长河表达,这本来也和报业集团没有关系。

    “闻社长,我来是和你接洽秋季高峰论坛在临江市举办的细节,我准备邀请欧美的两个经济学家做主讲嘉宾……”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