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权力巅峰从纪委开始 > 第296章 第一次为钱发愁

第296章 第一次为钱发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秦母瞪了秦云东一眼,埋怨他太挤兑叶旭了。

    在沿海市,叶家人总体对秦家都不错,所有费用也都包了,不能人家来临县,非要让人家费用自理,这实在说不过去。

    “孩子别急,阿姨还有钱,咱就在这里住一个月,我管你吃喝。”

    秦母轻轻拍着叶旭后背,温柔地安抚他。

    她知道叶旭是大宅门出来的少爷,为了能让他住得舒适一些,秦母也不再心疼花钱。

    叶旭却哭丧着脸欲哭无泪。

    他从来没有钱的概念,这还是第一次为钱发愁。

    秦云东用力摸摸下巴,以此抑制快要忍不住的笑容。

    吃完饭,秦云东带着叶旭到酒店里的理发美容店理发,亲自监督把叶旭的长发剪短。

    叶旭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从最初的痛苦状慢慢变得开心起来。

    他没想到,剪成短寸后自己看上去更帅,而且还有几分英武之气。

    “先生好帅啊,您满意吗?”

    女理发师端详着镜子里的叶旭也是啧啧称赞。

    “我本来就长得帅,什么发型都能驾驭。”

    叶旭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其实心里老美了。

    “先生,八十八元,谢谢。”

    女理发师结束工作,满脸堆笑地指了指收银台。

    “不贵,不贵,再给你……”

    叶旭本来想说再给你两百小费,但突然想到自己只剩下几千块钱,他没敢再装大爷。

    “给我什么?”

    “给你表扬。”

    叶旭脸红脖子粗,不敢看女理发师,快步走到收银台结账。

    一直坐在休息椅上的秦云东,低下头吭哧吭哧憋不住笑出声。

    安排叶旭住下后,秦云东和叶安妮坐上夏丰的车返回德馨苑。

    “安妮,你先上楼,我还有重要的事要办。”

    秦云东下车,接过夏丰递过来的行李箱,又交到叶安妮手里。

    叶安妮非常聪慧,看看夏丰就意识到秦云东要干什么,她答应一声,拉着行李箱独自回家。

    秦云东回头对夏丰招招手。

    “小夏,谢谢你爸送给我的石头,我想现在找你爸问问关于石头的事,可以吗?”

    “那块石头有问题吗?”

    夏丰变得有些紧张。

    “没什么事,我偶遇一位行家看了看石头,据行家说这块石头来历不凡,我对此非常有兴趣。”

    秦云东说得很自然,但并没有告诉他具体情节。

    夏丰跟随秦云东两三个月了,就算秦云东不说,他也能预感石头背后肯定有重要的事。

    “好吧,我现在就带您去,只是家里有些破旧,现在来不及收拾……”

    “呵呵,小夏,你还不了解我?用不着收拾,我更愿意看到原本的样子,快点开车吧。”

    汽车驶入工厂区家属院,在坑坑洼洼的道路上颠簸了几分钟,终于停在窄小胡同口。

    “秦书记,前面是棚户区,汽车进不去,只能步行……”

    “那就下车吧。”

    秦云东毫不犹豫推开车门下车。

    现在已经是十月,晚上的风略带寒意。

    两人在漆黑的胡同里行走,小路两边是大片的棚户区。

    临县几十年前有一批“三线”建设兴建的工厂,棚户区就是工厂工人住的宿舍。

    限于当年的条件,这些宿舍都是简易平房。

    随着时间推移,年轻工人成家生子,房子不够住,但工厂无力为工人提供基本设施,于是私搭乱建再盖房的情况严重。

    逐渐地,宿舍区已经扩大了数倍,形成目前临县十万人的棚户区规模。

    秦云东考察过棚户区,总结出“三无四差”的特点,即采光通风差,抗灾性差,居住功能差、环境差、无道路、无绿化、无公共活动场地。

    虽然临县也想整治棚户区,但棚户区改建是个巨大的工程,又涉及十万人的安置,由于财政紧张,临县迟迟无法落实改造计划,一直拖到今天。

    秦云东和夏丰抹黑走了十分钟,来到一家房门前。

    夏丰敲了敲门:“爸妈,我回来了。”

    很快房门打开,借着屋内的灯光,秦云东看清是一位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

    中年男人看到夏丰身后站着的秦云东,忽然一愣。

    夏丰忙侧身让开,向父亲介绍。

    “这就是咱县的秦书记,他今晚刚回来就来看望你了。”

    “哎呀,原来是秦书记,我说瞅着这么眼熟哩,快请进。”

    夏父慌忙将木门拉到最大,笑容满面地热情打招呼。

    秦云东走到他面前,伸手递给他在路上买的几兜水果。

    “夏叔,这么晚上门,打扰你休息了。”

    秦云东亲切地称呼夏父,没有一点官架子,倒像是夏丰的朋友来家里串门。

    夏父赶忙接过来水果,激动得说话都在颤抖。

    “不打扰,不打扰,您来就是看得起我,还买啥东西。快请进吧……孩他妈,快烧水沏茶,秦书记来咱家了。”

    夏父大嗓门叫嚷,声如铜钟,中气十足。

    听得出,他是故意的,就是要让左邻右舍知道秦云东到他家里来了。

    夏家住的这一排房子是仓库改建,每家都用砖墙隔开。

    夏父分了六十平方米的空间,他用木板再分隔出四间小屋,形成两间卧室,一个客厅和一个厨房。

    “夏叔,您是哪个厂的?”

    秦云东坐在布沙发上,顺手接过夏父递过来的平价香烟。

    “秦书记,我叫夏卫东,跃进日化厂的工人,十八岁进厂,到今年满三十年喽。”

    夏卫东弯着腰为秦云东点烟,一脸骄傲。

    “看得出,夏叔是老模范,让人尊敬啊。”

    秦云东让他坐在身边,又指了指整面墙的奖状。

    “尊敬有啥用,为厂子卖命一辈子,结果还在贫民窟里。”

    夏母拎着烧水壶从厨房出来,顺嘴插话。

    “你胡说什么呢,厂子有困难,别人不懂事,咱不能没有觉悟。”

    夏卫东不满地呵斥妻子,生怕秦云东多心。

    “我不打算再有觉悟了,秦书记,我能说句心里话不?”

    夏母从茶叶罐里捏了一小撮茶扔进粗瓷杯里,接着把开水倒进杯中。

    秦云东指了指茶几对面的板凳:“我最想听大实话,夏姨请坐,您慢慢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