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传授“修仙”技法
陈荷花的手里拿着的是一根细小的木簪。
上头雕了一副狐狸拜月的景象,线条简洁,但是该有的怪石林木又都一个不少。
小心地将木簪拿到手里,唐昭有点不敢置信,“这要……很贵的吧?”
陈荷花摇摇头,“全是木头,能贵到哪里去?”
“镇上这样的木簪多了去了,便宜的很。”
旁边站着的段唯章看了眼半信半疑的唐昭,只能淡淡开口,“这东西或许不贵,但是一定不便宜。”
顶着陈荷花责问的眼神,段唯章视若无睹,他不可能让唐昭就这么轻松且心安理得的接受他娘的好,“这上头雕刻的功力最费钱。”
“你都能看出是好东西的簪子,能便宜到哪里去?”
“娘一直没回来,估计也是因为一直磨着人家掌柜的,现在才能把木簪买下来。”
陈荷花皱眉瞪了眼段唯章,刚要开口说话,就被唐昭拦住了,“娘。”
“以后我也是要跟着你们来摆摊的,早晚得知道这簪子的真实价格,小叔的话没错,就得让我知道这木簪的珍贵才行呢。”
唐昭攥紧木簪抱住了陈荷花的手臂,“虽说娘给我的东西我都会好好珍藏起来,但是这种花费了娘很多心力和财力的礼物,就不能是一般的贴身珍藏了。”
“我得好好戴出去炫耀炫耀,然后一直留着,给我的后……”
“等我下葬了都得跟我一起埋进去。”
原本听到要传给后代这个意思时还要心虚的陈荷花骤然听到下葬这种事情,立刻就拍了下唐昭的手背,“说什么呢?!”
她现在最听不得这种事情。
唐昭卖乖笑了下,将木簪交给了陈荷花,“娘给我戴上?”
低头让陈荷花给自己戴上了木簪,唐昭再抬起头的时候,脸上已经带好了得意炫耀的神情。
而段唯章就站在陈荷花的身后,面无表情的看着。
瞥到段唯章的表情,唐昭借着这个彩衣娱亲演炫耀的机会,轻飘飘的朝着段唯章的方向翻了个小小的白眼。
“……”段唯章愣了下,回过神后就是在心中冷笑,幼稚。
但是显然,唐昭的幼稚把陈荷花哄得很好。
趁着躲太阳这点时间,唐昭使出了浑身解数,把以往吹捧甲方和老板的吉祥话改了改,全都用在了陈荷花的身上,甚至哄得陈荷花不顾形象的仰头大笑了好几次。
他们这边的热闹也引来了其余摊主的注意,大家扯着嗓子,你一言我一语的交谈了起来。
唐昭也紧抓着机会,说了几句讨巧的话,聊到最后,就连唐昭他们要离开的时候都有大婶遗憾的啧啧嘴,说舍不得。
回去的路上,‘邻里关系’的巨大进展让唐昭晒在太阳底下都是眉眼带笑的。
甚至就算回到家里后,唐昭的精力都始终都是旺盛的,路上的闷热和辛苦才只消耗了她十分之一的兴奋。
保持着这点精力,唐昭回来后没急着休息,她还得打听一下自己之前的‘洗白’手段有没有奏效。
看着陈荷花洗了脸躺在床上休息,唐昭又看了眼扛着农具就要下地的段唯章。
“你也想去?”段唯章临出门前感受到唐昭的视线,不怀好意的问了一句。
唐昭立刻直起了身体,“……倒也不必,其实我也有点累了。”
“再说,咱们叔嫂关系,还是要避嫌的。”
下地干农活这种事情,唐昭太知道有多辛苦了,更何况这里还没有她那个世界里那么锋利的割草工具和方便的灌溉工具。
更何况她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段唯章把唐昭从头到尾的打量了一遍,嗤笑一声,“那我就先走了。”
唐昭有点愧疚的低头咳了咳,“……路上小心。”
一句话说出口,唐昭没得到对方的回应,甚至连一声蔑视的笑都没有。
偷偷抬起头向前面再看去的时候,段唯章的身影早就消失了。
“……走了也不说一声。”耸肩嘟囔了一声,唐昭回头看了眼陈荷花的房间,见里面始终安静,唐昭也就放心的迈开了步子。
焦急地迈着步子,唐昭直奔之前忽悠人的那棵大树跑。
在拐角处站定,唐昭平复了下自己的呼吸,才又一副淡定自若的样子走了过去。
唐昭一出现,围在槐树底下的几个孩子就立刻顿住了身体,亮起了眼睛,“神仙来了……”
“不知道这次是段大哥还是他媳妇?”
“都站好!”
待到唐昭走到近前的时候,几个孩子俨然已经站成了几棵小树苗的样子。
“你们……就是我丈夫给我托梦时提到的那几个孩子?”唐昭面带疑惑。
以栓牛为首的几个小孩彼此对视一眼,面色激动,有忍不住的已经低声欢呼了起来,还是其中比较稳重的栓牛在关键时刻比较靠谱。
“大嫂,段大哥给你托梦了?”
唐昭微皱着眉头嗯了一声,“原本我也不想当回事的,但是毕竟是我的丈夫,所以……我就过来试试。”
“你们……没告诉其他人吧?”
“没有!绝对没有的!”几个小孩立刻摇头,“段大哥说了,如果说出去的话,不仅神功会失效,我们父母也会因为知道天机被老天爷惩罚。”
“所以我们谁都没说的!”
见几个孩子着急保证,唐昭才在心里松了口气,拿捏。
“好。”点点头,唐昭回想起了以前帮忙照顾大爷大妈时,看到他们练的五禽戏,“那我,就一点点交给你们。”
“你们来,我们得找个隐蔽一点的地方。”
几个孩子也不多想,怀揣着要接触到神仙功法的激动和欣喜,乐呵呵的就跟着唐昭往山上跑。
找了个没人的角落,唐昭才沉着起势,大概比划了下五禽戏的内容。
几个怪模怪样的动作,看得孩子们恨不能将眼睛抠下来按在唐昭的身上好好学。
唐昭也心善,又比划了两次,见他们记住了大半就收了手。
只是临走前还不忘最后再叮嘱了一句,“切记,不要……”
“不要外传!”几个孩子齐齐喊道:“放心吧!我们不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