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老朱家的传统,打板子
当天夜里,锦衣卫的一封关于“太子妃”在狱中上吊自尽的密信,被送进了宫里。
第二日早朝,朱允熥让大家商讨如何处理。
以刘三吾为首的文官集团,纷纷要求彻查死因,严惩锦衣卫。
朱允熥没精打采的坐在龙椅上。
下面的文官一个接一个,说的慷慨激昂,唾沫横飞,
仿佛想借着这次机会,把锦衣卫直接都喷死。
“武威侯,你负责节制锦衣卫。”
“太子妃不明不白的死在诏狱,这么大的事你要负责任。”
兵部主事齐泰跳脚喊道。
属他与黄子澄和朱允炆关系最好,吕氏平日里也对他们礼遇有加。
所以,他这次成了文官的主要输出点。
“负什么责?”
“是她自己想死,难道我要给她五花大绑?”
武威侯蓝太平混不吝的说道。
“你,你这就是推卸责任。”
齐泰梗着头说道。
“该负责人的诏狱看守,已经畏罪自杀了。”
“名字,职位奏折上写的清清楚楚。”
“你要是不信,可以让刑部去调查。”蓝太平一脸无所谓,最后还补了一句,“齐主事,调查完记得给我道歉。”
刑部尚书以及侍郎等官员吓一个激灵,这怎么扯到我们身上了。
还未等齐泰说话,刑部尚书杨靖先开口,“禀陛下,刑部已经查验过吕氏确实是死于上吊自尽。”
“至于那名负责看守诏狱的锦衣卫百户赵德祝,也确实是畏罪自杀。”
杨靖所在刑部,本无权过问锦衣卫诏狱。
只是蓝太平为了堵众人之口,才移交刑部审核。
刑部尚书杨靖也是老狐狸,蓝太平跟整个淮西勋贵势头正盛,他可不想当这个出头鸟。
“噢,杨爱卿都这么说了。”朱允熥想了想,眼前一亮,“那舅舅说的就是实情,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定?”齐泰懵了,他忙开口询问,“陛下,定什么了?”
朱允熥不耐烦的说,“朕是说,这件事到此为止了。”
“可是…”
“可是什么?”朱允熥突然站起来,冲着齐泰大吼。
齐泰被吓得忙闭嘴,“陛下息怒,臣该死。”
“你是该死,拖出去杖责二十。”朱允熥怒气冲冲的说道。
两名锦衣卫大汉将军二话不说,上前拖着齐泰就往殿外走去。
蓝太平冷笑一声,“不自量力。”
一众文臣都傻了眼,齐泰更是傻了眼。
昨天那巴掌才打完,今天又要打板子,谁能比我惨?
怎么老朱家不论老的,还是小的,都喜欢打板子啊?
难道这就是老朱家的传统?
很快齐泰被打完拖了进来,站是站不住了,只好趴在地上。
他再也不想说话了,脸上的肿还没消,屁股又肿了。
“陛下,既然吕氏已经自尽。那接下来该商量葬在何处,追封谥号,是否与孝康皇帝合葬等问题。”
刘三吾站了出来,颤巍巍的说。
朱允熥闻言又坐了回去,脸色不甚好看。
他心里是恨吕氏的,但是毕竟名义上抚养自己数年。
自己也称其为母妃,有些话并不好说。
“孝康皇帝已与孝康皇后合葬于东陵,自然不能在动。”
蓝太平说道。
“况且,吕氏与吴王密谋篡位,带兵逼宫。还曾欲置陛下于死地,现未曾处罚已经是陛下宽厚仁慈了。”
蓝太平的话,说到朱允熥心坎里了。
朱允熥跟蓝太平商量过,留下吕氏没有褫夺其封号只有两个原因。
第一,就是吕氏必须死。
既然人都死了,这些封号也没什么意义。
第二,就是朱元璋禅位给他,那么一定要给自己立一个宽厚仁德的形象。
这还是朱允熥不知道实情,否则怕是的把她挫骨扬灰。
并且是谁也拦不住的那种。
“噢,武威侯说的是。”刘三吾朝着朱允熥躬身,“老臣昏聩,请陛下责罚。”
朱允熥瞅了瞅蓝太平,见对方点了点头,他于是说道,“刘老学士,朕看你身子骨还可以。”
刘三吾听完身子一颤,不解的抬头看去,“陛下此言何意?是觉得老臣年迈已经不适合任职了吗?”
“唉,那老臣明日就上辞呈乞骸骨。”
朱允熥也是一愣,随即说道,“朕可没说你不行,朕说的是你身子骨硬朗。”
“真不是让老臣告老还乡?”
“告老还乡?朕觉得你还能干几年,正有个重任要交给你去做。”
朱允熥的话打消了刘三吾的疑虑,老脸笑成一朵菊花。
“请陛下吩咐,老臣必将披肝沥胆,以报君恩。”
突然被人认可的感觉,真是太好了,刘三吾心想。
“那倒不至于,这不朕刚继位,考虑到明年的会试即将举行在即。”
朱允熥皱着眉头,努力回忆舅舅说的话。
“作为翰林学士,您在学子心中德高望重,所以朕决定委派你主持明年春的会试。”
朱允熥说完长舒了口气。
“谢陛下,老臣定会竭尽全力,为国取士。”
刘三吾叩首道。
他顿时觉得,这小皇帝也没那么差,还是很有眼光的嘛。
“嗯,行,退下吧。”朱允熥摆摆手。
刘三吾还想说点肉麻的话,谁知道朱允熥直接不给机会。
他只好讪讪的退了回去。
“舅舅那件事?”
朱允熥颇为为难的问道。
“陛下,这件事就交给礼部去办吧。”
“对,这安葬之事交给礼部办吧。”
说罢也不管礼部的反应,直接起身走了。
“退朝”,太监王钺忙喊了一声。
一众大臣都摇头散去,纷纷感慨这小皇帝太儿戏了。
蓝太平正往殿外走,那礼部侍郎侯庸把他拦住。
“武威侯等一等,在下有事请教。”
侯庸苦着脸。
现在礼部没有尚书,因为上一任被朱元璋撤了。
所以现在礼部大小事务,都由这个正三品的左侍郎负责。
“侯侍郎,你找我所为何事?”
武威侯一脸诧异。
侯庸脸上堆笑,心里骂娘,“你装什么呢?把这烫手山芋扔给我,你在这装起蒜来了。”
心里骂归骂,但他还是哀求着说,“侯爷,这吕氏安葬的事还望侯爷指点一下。”
“这…”,蓝太平一脸为难。
“我就一粗人,礼数这方面不都是你们礼部的事吗?”
武威侯抬头望天。
“诶”,侯庸伸手拉过蓝太平,二人转到大殿外柱子后。
侯庸从袖子里掏出一张银票,麻利的塞到蓝太平手里。
蓝太平低头查看,竟是一张五千两银票。
“这大明所有的事,还不都是侯爷一句话的事吗?”
侯庸的这个马屁,可谓是非常到位。
蓝太平招了招手,侯庸附耳过来,“东陵自然是进不去了,你去西郊找找吧。”
“啊?这合适吗?”
东陵是皇家陵园,朱标跟常氏就埋在那。
“你爹给你娶个后妈,这个后妈不但虐待你,还想让自己的儿子抢你这嫡子的家业。”
“现在她死了,你会怎么办?”
侯庸脱口而出,“自然是扔到乱葬岗,让野狗…”
话没说完,他吓得忙用手捂住嘴。
看四下无人,又放下手小声说道,“可是,这不符合皇家礼法啊。”
蓝太平摇了摇头,把银票揣进怀里,丢下一句,“是礼法重要,还是你的命重要,侍郎大人好好斟酌吧。”
看着大摇大摆离去的蓝太平,侯庸一咬牙下定了决心。
很快,吕氏就被悄无声息的下葬了。
没人关心埋在哪,更没人关心是否符合礼法。
甚至连追封谥号也没有。
只是不久,那侯庸就被升为了礼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