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定向管制成
国内最大的特点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儿。
伴随着《集装箱技术发展纲要》的出炉,铁道部门,水运部门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更新换代工作。
大同机车厂,大连机车厂几家国内铁道工厂加足马力全力生产标准集装箱。
啥?
你为长辛店机车厂去哪里了?
他们忙着替铁道兵们生产可拆卸营房呢!
一节节标准集装箱通过火车运输到了各主要货运站,码头,铁道材料基地。
货运火车,货轮全部经过改装,把原本老旧的运输设备,换成了最新的集装箱。
两个月后,铁道部门和水运部门的联席会议上,统计部门的同志汇报了最新统计数据。
“截止目前,国内百分之二十的运力已经使用了集装箱技术,跟未使用集装箱技术相比较。
铁道运输方面,运输速度提升了百分之四十,运输成本节约了百分之三十。
海运方面,运输速度提升了百分之四十,运输成本节约率了百分之六十。”
这个结果一公布,立刻赢得了全场掌声。
“实践出真知,集装箱运输技术已经充分证明了它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接下来,咱们要继续推广集装箱技术,尤其是远洋运输领域,国际贸易货轮必须要使用集装箱运输。
积极拓展国际集装箱运输班轮航线。
同时,要筹建专用装卸设备工厂,培训专业管理和专业设备操作使用技术的人才。
李铁锤同志,周向明同志因为在推广集装箱技术中作出了杰出贡献,咱们议一议,应该给个什么样的奖励”
咱李铁锤尚且没有资格参加这种级别的大会。
此时忙碌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李铁锤已经回到了红星机械厂,继续担任总顾问职务。
李铁锤发现这职位完全是给自己量身定做的。
车间的生产上有什么技术难题,他只要出面解决就可以了。
剩余的时间全都可以用在研究海玛斯火箭炮上。
经过三个多月的研究,李铁锤已经把海玛斯火箭炮的构造掌握了七七八八了。
现在最大的难点,就是如何用红星机械厂内的简陋设备,把海玛斯火箭炮制造出来。
好在红星机械厂的刘长山总工曾经在三线军工厂工作过十几年,深谙武器制造,特别擅长利用简陋的设备制造出合格的军火。
所以李铁锤倒是取得了一些进展。
这不,今天刚上班,刘长山就兴奋的敲开了办公室的门。
“铁锤,定向管做出来了。”
李铁锤顿时来了精神。
“这么快?一个星期前,你不是告诉我,制作定向管需要特种钢材吗?”
“说来也巧,我在”刘长山话到了嘴边起,想起来保密纪律,连忙改口道:“你知道的,就是那个生产暖水瓶的三线厂。”
一个生产武器的三线厂伪装成暖水瓶厂有关部门的同志脑洞倒是不错,李铁锤腹诽两句。
刘长山接着说道:“我在暖水瓶厂工作的时候,经常跟鞍钢方面的同志接触,在鞍钢特种钢材部门,有不少朋友,正好那边锻造出了一批特种钢材,符合咱们的技术标准,我就卖了老脸,给你搞来了。”
闻言,李铁锤就知道找刘长山合作是个明智的选择。
这年月,国内的钢业工业远没有后世那么发达,很多特种钢材不能大批量生产。
为了满足军工方面的需求,只能采取不计成本,不计成败的“试产”的办法搞出来。
正好这批“试产”出来的钢材并不满足暖水瓶厂的需要,鞍钢方面准备当废钢回炉了,被刘长山捡了个大便宜。
“好好好!刘总工,你这次可是立了大功!不过定向管的加工远比一般炮管要复杂,工人们的手艺怎么样?”
“我这次拜托了厂里面的两位八级大师傅亲自出手你等会检测一下就知道了。”
在刘总工的带领下,李铁锤来到了红星机械厂一车间内。
车间里面的工人见到李铁锤进来,纷纷跟李铁锤打招呼。
一路打着招呼,李铁锤径直来到了位于车间最里面的一间工作室内。
工作室室的门牌上有歪歪扭扭的“红星工作室”几个字,用来当做隔断的铁皮板锈迹斑斑,还有不少残破的地方。
这地方看上去就给人留下一种感觉——不正规。
它也确实不正规。
李铁锤在决定研制海玛斯火箭炮后,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海玛斯火箭炮不同于以前研制的那些设备,它的结构非常复杂,并且还具备高度的保密性质。
要是跟以前那样随便找个车间,请几个师傅组装的话,恐怕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小心谨慎一向是李铁锤做人做事的方针。
于是,李铁锤便跟红星厂里面申请一间私人性质的工作室。
柳宗山和一帮子厂领导看到申请书的时候,都是一脸懵逼。
“啥是工作室?”
“专门的设备,专门的工作空间,严禁外人进入这不是就是实验室嘛,咱们是国营厂子,按理说这种设置实验室的情况,应该汇报给部里面。”
“咳咳,李铁锤要求设立的是工作室,那就是工作室,怎么可能是实验室呢!我看啊,咱们一车间的里面有很大一片空地方,完全可以划给李铁锤嘛。”
“对对对,要是这事儿真汇报上去,谁知道会出什么幺蛾子。”
于是,一间简陋的工作室成立了。
工作室虽然简陋,却有着完美的安全防护措施,负责“锻造”工作的十几个锻工就在工作室门口挥舞大锤,只要有外人进入,就会第一时间阻拦。
就算是再厉害的歹人,也没办法面对这一群手持大锤的彪然大汉。
这简直相当于人工智能防卫机器人。
听到脚步声,几个锻工都扭过头来。
看到是李铁锤和刘总工,他们才重新举起了大锤铓锣了起来。
第二道防护措施就是那把锈迹斑斑的大铁锁了,这是李铁锤用了两根烟,从后勤处的仓库里换来的。
大铁锁没有钥匙,李铁锤只是猛地拉了一下。
啪嗒。
门锁直接开了。
推开门进到工作室内,工作台上摆着一根手臂粗的圆筒。
圆筒呈现淡灰色,阳光透过窗户照射在上面隐约闪烁出金属光泽。
“这就是我的好宝贝了吧。”
李铁锤此时已经饥渴难耐了。
他从刘总工手里接过千分尺,对圆筒的管壁厚度进行了检查,内弹道管厚度为46毫米,外壳厚度为106毫米。
完全符合了定向管的要求。
李铁锤又用仪器对定向管的内部,定向管的硬度进行了测量,测量数据全都在标准范围内。
“非常完美!老刘啊,就照着这种炮管制作,还需要五根。”
“还要五根”刘总工的脸色微微一变:“铁锤啊,这炮管子虽然口径不大,但是选用的还是碳镍铬铂系合金钢,还经过了深孔加工、自紧工艺、内膛精加工,致密度堪比坦克主炮,你现在竟然还要五根。”
刘总工常年在军工厂工作,深知炮管子的质量跟炮弹的威力是成正比的,现在李铁锤竟然一口气要六根堪比坦克主炮的炮管子,他岂能不吃惊。
“老刘,这事儿暂时还得保密,你放心,等有了眉目,我会第一时间告诉你。”
李铁锤此时还是有些顾虑的。
定向管只是构件中最简单的一部分,后面还要制造总体框架结构,火箭弹,还需要制造一个简易的火控系统。
这些构件缺少一个,海马斯火箭炮就是个摆设。
刘总工也清楚李铁锤这次可能是要搞个大动作,并没有继续追问下去。
“你现在去联系老师傅们,咱们想办法把这个铁盒子给做出来。”
李铁锤又从帆布包中取出了一份图纸摆在了桌子上。
在随后的时间里,李铁锤一边帮着车间搞定技术上的难题,一边跟刘总工待在工作室里面制造海马斯火箭炮的构件。
下了班之后,还能跟小柳姑娘玩贴贴,日子过得倒算是快乐。
这世界就是如此的不公平。
有人欢喜有人忧。
楚阳这阵子的日子过得十分的憋屈。
他因为在工程建设中出现重大失误,被铁道兵的同志告到了供销总社。
虽然有楚人雄的帮忙,但是还落得了被开除出了组织,开除出供销总社的下场。
楚人雄也帮着楚阳再找了几份工作,比如机械厂的宣传干事,粮站的职工等等。
这些工作在一般人看来已经算是好工作了,却没有被楚阳看在眼里。
毕竟他原本已经是供销总社的副处长,现在竟然要去这些单位当一个干事,这也丢份儿。
要是让他的那些大院子弟朋友们知道了,他会被笑话的。
“爹,您可就我这一个儿子啊,您好歹也是粮站的大领导,京城机关里大大小小的领导,不都得卖你脸面啊,我的要求也不高,就要干部身份就行了。”
楚人雄一下班回来,楚阳便从卧室里出来,拉住了他的胳膊。
楚夫人也帮着倒上茶水,劝说道:“老楚啊,孩子确实犯过错误,但是现在已经改正了啊,他以前当过副处长,现在当个科长不过分吧?”
楚人雄无奈的叹口气:“我哪能不知道这些,关键是楚阳被开除出了组织,还记了大过处分,这是上档案的事儿。就算是我走通了关系,那些领导同意接收楚阳,人事部门总要审核档案吧?!”
“那帮家伙都是老滑头,这种违背组织纪律的事儿,他们绝对不会干。”
“要怪就怪楚阳做事不严谨,这次吃了大亏。”
楚夫人闻言大怒,双手掐着腰,指着楚人雄的鼻子说道:“老楚,你啥意思?!你是骂我没管教好儿子了?”
“我没那个意思,只是事实”
楚人雄见楚夫人生气了,连忙拉住她的胳膊想要哄她,却被她甩开了。
楚夫人气呼呼地别过头去,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你就知道说这些,儿子走到今天这步,你这个当爹的就没点责任?平时你对他关心多少?现在出了事,就只会怪他怪我。”
楚人雄此时脾气也上来了,冷着脸说道:“这些年我在单位工作,只是让你管着家,管着儿子,你管不好,你现在还闹起了脾气。”
见两人吵了起来,楚阳只觉得脑瓜子嗡嗡作响。
他悄无声息的溜出了屋子,准备到家属大院后的花园里散散心。
刚走两步,便听到身后传来了一阵嘀咕声。
“楚站长的儿子是怎么回事儿,这阵子一直在家里,没见过他去上班。”
“你还不知道吧,听说楚阳犯了严重的错误,被供销总社开除了。”
“活该啊,当初楚阳当上副处长的时候,见到咱们这些人,那脑袋仰得比柿子树都高,我早就说了,像他这种不靠近群众的人,早晚要犯错误。”
嘀咕声如同一把把尖刀刺进了楚阳的心脏中。
自打他记事起,在这大院里,谁见到他不是亲热的打招呼。
现在竟然变成了被鄙视的对象。
楚阳心中憋得几乎炸裂了,他再也没有心情在小公园里散步。
楚阳猛地转过身,把几个嚼舌根子的老婆子正对着他指指点点,见他扭头,老婆子们连忙扯起了被的闲话。
“哎呀,你听说了,最近有人在火车站见到不少大箱子。”
“那箱子有小房子那么大,据说叫做集装箱。”
“以后搞运输,能够直接把集装箱运走,老方便了。”
楚阳黑着脸从那些老婆子们身旁经过,回到家里,换上一身将校呢,翻出溜冰鞋子,推着自行车便出了大院。
他一路疾驰来到了什刹海公园。
这里每到冬季,湖面结了厚厚一层冰,经常有小伙子们溜冰。
老京城人称呼溜冰为“跑花儿”。
在这年月“跑花儿”几乎是专属于大院子弟们的娱乐。
没有别的,只因为溜冰鞋太贵了。
在京城的信托商店里,一双溜冰鞋的价格是三四十块钱,还不是经常有,那些大院子弟听说商行卖鞋了赶紧拿着攒好的钱去买。
那些没溜冰鞋的小伙子们只能蹲在湖边眼馋的看着别人在湖面上“跑花儿”。
他们在期待那些人玩累了,能换他们玩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