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东方红火电站,铁一师322团
回到副处长办公室里,楚阳看着桌子上那一摞子图纸资料,有种日乐购的感觉。
他本来是想给这个新来的处长一个下马威。
谁承想反倒被收拾了。
最关键的是他真搞不定这些资料啊。
“这小子,还真是想要把人往死里整啊!”
楚阳翻了翻那些图纸,看着上面各种晦涩的符号,只感觉到脑瓜子有点疼。
“要不请几天假?”
这个主意刚从心底浮现出来,就被楚阳给否决了。
他一个京城干部子弟,现在面对一个小小的拖拉机手,竟然要逃走,简直是可笑。
“既然是建筑设计方面的玩意,只要找个教授分析出来,然后再背下来,到时候肯定能应付李铁锤”
要不说楚阳这家伙是个聪明人呢,很快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随后的几天时间里,楚站长帮楚阳请了个京城大学的教授,把图纸分析了一遍,然后楚阳照本宣科的开始背诵。
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背诵图纸的难度远超过了他的想象。
于是二处的干事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向很少加班的楚阳,竟然下了班之后,还留在办公室里。并且他平日上班的时间嘴里总是嘀咕一些奇怪的词语,脸上也挂上了黑眼眶。
干事们因为这个发现而聚在一块嘀咕,有人觉得楚阳是因为没有当上处长受到了打击,所以精神出了问题。
有人感觉楚阳这家伙是要积极进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
陈忠走进来听了一会,轻轻咳嗽两声:“你们还记得李铁锤处长安排给楚阳的任务吗”
此话一出,那些干事们顿时醒悟了过来。
他们互相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出了对方的想法。
“楚阳在二处算得上是刺儿头了,仗着家世优越,还是副处长,平日里就连上面的领导,都得给他三分面子。现在李铁锤处长,竟然只用了一回合,就把他收拾了。看来这个李处长本事了得啊,以后应该小心点。”
“行了,铁锤处长并不是那种刻薄的性子,只要大家伙把工作干好,绝对不会被针对。”陈忠清楚那些干事们的性子。
这帮家伙不畏德而畏威,要是任由他们跟楚阳那样胡闹的话,说不定会影响余温温室大棚的建造工作。
陈忠当初对上级选择李铁锤担任处长也有意见。
后来想明白了,李铁锤只是兼职的性质,主要工作放在了余温温室大棚的建造上。
只要自己能全力支持李铁锤的工作,得到了李铁锤的器重,那么二处的工作不还是得由他主持。
“对了,李铁锤处长已经办理了入职手续,相应的福利品还没发放”
陈忠想到这里,立刻站起身来到李铁锤的办公室门前敲了敲,等听到里面有回应声,这才推开了门,讲明了自己的来意。
“福利品?”李铁锤放下手里的文件:“我还有点别的工作,领取福利品的事儿就麻烦你了。”
“明白。”陈忠觉得自己好像真正受到了重用。
俗话说领导让你帮着办私事儿,才是真正把你当成自己人。
李铁锤看到陈忠的面色变得涨红起来,还挥了挥拳头感到有点奇怪,不过并没有多想。
他也没有时间多想。
因为今天是前往火电站的日子。
推开办公室的门下了楼,章副主任的小轿车已经等在了那里。
“铁锤同志,我刚才得到消息,铁道兵的同志已经抵达了火电站,咱们现在马上要出发了。”
“是!”
李铁锤对这次参与建造的单位感到有点好奇。
当初他曾经数次强调过,大型余温温室是否能建成,跟建筑队伍的专业程度有很大关系。
要知道,余温温室是李铁锤从后世的技术中“移植”过来的,对建筑的要求远超这个年代。
当初红星厂的余温温室,只有两间房子大小,李铁锤足足在工地耗了将近一个月,亲力亲为,才算是建造成功。
这次的余温温室只是目前的规划就足有一万多平方的种植面积,再加上附属建筑的话,总面积将超过一万三千平方。
这么大的面积余温温室工程,就算是放在后世,也算是大型工程了,更别说是在这个年代。
所以李铁锤曾数次询问参与建造的铁道兵工程队的具体情况,却被章副主任以保密条例为理由给拒绝了。
一支需要保密的铁道兵建筑队,李铁锤能不好奇吗?
小轿车启动后,驶离了京城供销总社,沿着宽敞的街道朝着京城郊区驶去。
道路两旁的风景,逐渐从筒子楼,变成了青砖绿瓦的民居,甚至还能看到土柸墙的茅草屋。
小轿车足足行驶了半个小时,还没有停下的意思,李铁锤此时再也忍不住了:“章主任,这火电站到底是哪个火电站?”
“咳咳,火电站也要保密”章副主任从前排扭过头,给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
需要保密的火电站好家伙,京城附近还有这种电站?
李铁锤感觉到自己好像接触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小轿车沿着公路行驶了一阵子,转到了崎岖的小路上,道路两边沟壑纵横,丛林茂密。
李铁锤能够看到不远处出现了一座座山头。
“这里是门头沟,前面的拐弯处右转。”章副主任似乎是在给司机指路,又似乎是在回答李铁锤刚才的问题。
门口沟附近的火电站?李铁锤此时更是摸不着头脑了。
他来到京城也有一段时间了,对京城附近的电站也有所了解,印象中门口沟这边并没有什么火电站。
原因很简单,这边是山区,火电站需要大量的煤炭,所以火电站一般不应该建在山里
窝艹!
李铁锤看到前方出现了一条铁轨,差点忍不住跳了起来。
那铁轨从远处蔓延而来,一直蔓延到深山里,铁轨两旁杂草丛生,要是不靠近的话,压根看不到。
山里面竟然有铁轨那么再出现一座火电站,也好像有那么合情合理。
李铁锤越来越期待了。
小轿车沿着山路又足足行驶了二十分钟才在一座岗哨前停下。
岗哨也做了伪装,看上去就跟猎人的棚屋差不多。
两个全副武装的大兵在检查了章副主任的证件后,返回到岗亭里摇了一通电话。
再次出来,他们冲着小轿车敬了个礼,将拦路的栅栏搬开了。
李铁锤注意到岗亭的附近有大幅的标语:“军事重地,严禁进入”的字样。
他皱着眉头思忖片刻,突然说道:“章主任,这个火电站应该是三线厂吧?”
“咳咳,需要保密,铁锤同志,请你理解。”章副主任笑了笑。
得,看来是不到目的地,搞不清楚事情的真相了。
小轿车继续前行,这次很快就抵达了目的地。
只见大山的深处,有一片四面环山、地处低山谷地的丘陵地带,从高处看,这里就像是聚宝盆的底部。
一座火电站就矗立在这里。
很明显,前方的哨卡已经通知了火电站小轿车的情况。
小轿车刚靠近厂门口,就有两个身穿灰色制服的同志走了过来。
“章主任,李铁锤处长,欢迎你们来到东方红火电站。”
前来迎接两人的是火电站的一个陈主任,还有负责跟供销总社合作的周工程师。
陈主任和章主任两人在前面拉关系,李铁锤也趁机询问了周工程师东方红火电站的情况。
“老周啊,你这不算是泄密吧?”
“害,要是在几年前说不定还真是泄密了。
但是现在毛熊快变成病熊了,火电站的情况也解密了。
你看,现在火电站已经开始对京城输送电力了。”
说着话,周工程师指了指远处的输电线。
随后,周工程师介绍了东方红火电站的来历。
六七十年代,咱们家跟毛熊家的关系很不好,毛熊家甚至威胁要帮咱们种蘑菇。
为了预防敌人的袭击,所以各地展开了备荒备战,建造很多三线厂。
东方红火电站便是一座诞生于三线建设期间的战备电厂,规划中是京城的战备电源。
东方红火电站的来头很大,由空军作战部和京城军区司令部直接参与选址工作。
空军出动直升飞机沿着永定河西北方向进行了多次勘察,初步确定在珠窝村附近。
1969年4月16日,京城电业管理局组建了筹建设计组开始筹建工作。
厂名定为东方红电厂,代号333。
“这里装有2台20万千瓦机组,也是华北地区第一批单机容量20万千瓦的大型发电机组。”
提起自家的家底,这位老工程师颇为骄傲:“后来毛熊生病了,为了物尽其用,东方火电站也开始对京城供电了。
当然了,你也知道,三线厂因为特殊原因,所以日子都不好过,所以才有了这次合作。”
三线厂本身是备战备荒的产物,主要是考虑军事性质,现在大环境逐渐缓和,上面的投入逐渐减少了。
所以在这年月,三线厂的日子也不好过了。
要是能够利用东方红厂发电的余热,建在余温温室的话,东方红火电站每年将从供销总社那里得到一大笔分红。
搞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李铁锤顿时对这位在大山里待了十来年的老工程师肃然起敬。
周工程师是国内第一批大学生,当时要是选择在局里,甚至是部里面工作的话,估计早已担任重要领导了。
他却愿意把宝贵的青春献给三线厂,在这里隐姓埋名,实在是难得。
“周总工,您放心,这次的合作肯定会特别顺利。”
这边说着话,几人已经来到了东方红电厂的会议室内。
此时几个身穿铁道兵制服的中年人已经等着了。
章副主任给李铁锤和那几个中年人分别做了介绍。
“这位是铁一师322团的陈团长,他们原本应该参与参与襄渝线铁路建设工作,为了能够建成高质量的余温温室,铁道部特意把他们调回来了。”
“这位是我们供销总社的二处李铁锤处长,余温温室技术的研发人,余温温室的设计者。”
李铁锤见到陈团长,总算明白章副主任为什么会坚持保密原则了。
铁一师是老牌铁道部队伍了,曾经参加过辽沈战役和中原解放战争,后来还曾前往北面战场。
北面战场胜利后,铁一师参与建造了宝成铁路,鹰厦铁路等大型铁路的建设工作,可以算得上是战功卓著了。
“陈团长,您好!”李爱国冲着陈团长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陈团长回了一个后,笑着说道:“看你的样子,也是大兵出身?哪支部队的?”
“报告陈团长,我当过半年的靠山屯民兵副队长。”李铁锤特别自豪的回答。
陈团长:“”
铁道兵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浪费一丁点时间。
双方只是寒暄了几句,李铁锤就被陈团长拉到了建设工地。
“这一片土地,距离火电站的烟囱最近,可以最大限度利用火电站多余的热能。
我们打算在这里建造余温温室。李铁锤同志,咱们是不是合作,把温室的建筑图纸给画出来”
陈团长话音未落,面前就出现了一打图纸。
“陈团长,这是我提前绘制的图纸,你看一下。”
“铁锤同志,建筑图纸要经过实地勘验后,才能根据现场情况绘制出来,你这图纸”
陈团长觉得李铁锤是个外行,却又觉得不对劲,毕竟一个能设计出余温温室的家伙,怎么也不可能是建筑方面的外行。
他怀揣疑惑接过图纸,只是看了几眼,就皱起了眉头。
“这图纸跟一般的图纸好像有点不同”
“陈团长,这是一种标准图纸,上面把建筑物拆分成了一个个模块,只要按照实际情况,重新组装这些模块,把它们放在统一的大框架下,就能生成一个符合实际情况的标准图纸。”
李铁锤将图纸摊到地上,跟陈团长详细解释了图纸。
“模块化建筑”陈团长干了一辈子建筑,不是在修铁路,就是在盖大楼,瞬间意识到了模块化建筑的好处。
因为拥有相同的建筑模块,所以建筑在生产、施工和运输过程中注重资源节约,降低浪费。
模块化建筑的生产线制造和标准化施工保证了建筑质量的可控性。
最重要的是模块化建造可以提高建造效率。
以后要是打仗了,前方的帐篷完全可以用模块化的铁皮屋子代替。
既能防弹,又能防止敌人突袭。
“铁锤同志,你这个模块化设计,可是个了不得的东西啊。”陈团长忍不住赞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