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李铁锤被迫捡漏,古怪的文字,李云山抵达羊城
“借过借过”
摊位被围得严严实实的,李铁锤喊了几声,也没有人让路。
“诶,那边有发鸡蛋的!”
好家伙,围观的那些大爷大婶们齐齐散开了来,扭过头四处瞧,“在哪里呢?发鸡蛋的人在哪里呢”
嗖
李铁锤拉着柳晏荷挤进了人群中,这会功夫那帮大爷大婶们才发现上了当。
都一个个用愤怒的目光瞪着李铁锤。
要不是这小子长得跟四九城大帅比一样,真要暴揍他一顿了。
咳咳,帅就是有人权啊。
李铁锤挺起胸膛,朝着人群里面看,顿时大失所望。
为自己出卖色相换得到的观影位置感到不值。
只见人群中间围着一个摊位。
一张厚厚的破毡子铺在地上,上面摆的东西乱七八糟的,有烟斗茶壶,香炉佛像,破旧的书籍,还有一些零碎的勋章和手把件。
摊主是一个体型消瘦的老头,他身穿京城周边社员常穿的宽敞大褂,漏着脚指头的圆口布鞋鞋底子上沾满了黄土。
这社员老汉此时正蹲在地上一个劲儿的抽旱烟袋。
摊位前,一个身穿中山装,带着黑框眼镜的中年人拿着一尊木质佛像张眼。
原来是卖古董的李铁锤对古董邮票之类的素来没兴趣。
前世为了二两银子做牛做马,穿越到这个年代,还想着挣钱,这也太没格局了。
咱李铁锤是个有格局的人,当时转身就想离开。
却被中年人和摊主的对话吸引住了。
“我说老头儿,你这尊雕像就是前朝中期的木佛,品相一般,下面还被虫蛀了。
也不值几个钱,我这个人心善,看你大老远带来,也不容易。
就给你五毛钱得了。”
那社员老汉是个拙言之人,吧嗒两口烟袋锅子,道:“同志,这佛像是俺家家传的宝贝。
要不是俺儿子要娶媳妇儿,对方要两匹花布,一个搪瓷盆子,一个痰盂,俺还舍不得拿出来卖呢。
您给五毛钱太少了,太少了,同志,您再加一点,俺就卖给你,咋样”
“五毛钱你还嫌少啊!这玩意要是被人看到了,不但给你没收了,还得把你抓进去。”
中年人见社员老汉不同意,眼睛一转,开始威胁社员老汉了。
“俺听书记讲,现在城里允许卖东西了,俺才来卖的”
社员老汉吓了一跳,当时就从地上站了起来,左看右看,生怕真有人过来。
“你当这里是你们乡下啊,这是京城,知道吗?
土包子,懂点规矩,今儿我心情好,给你五毛钱,你就知足吧。”
中年人见吓唬住了社员老汉从兜里摸出五毛钱扔在摊位上,拿着佛像就要离开。
这时候,一只大手攥住了他的胳膊。
中年人挣脱了两下,感觉到那手就像是铁钳一般,压根无法挣脱。
他抬起头看去,看到李铁锤正冷眼盯着他,顿时有点心虚了。
“你,你干什么!咱们古董行的规矩,谁打眼了,那谁就算是倒霉,达成的交易不能反悔。”
“你这是交易吗?你这是明抢吧。”
李铁锤说着话,伸出左手掰开中年人拿着佛像的右手,中年人当然不想松手,但是他还是低估了李铁锤的力气。
只听得咔嚓两声,中年人疼得直吸溜嘴,佛像被李铁锤轻易拿到了手中。
李铁锤将佛像还给社员老汉,笑道:“老大爷,您啊别怕,京城现在早就没有红袖箍了。
这种古董您要是卖到信托商店,至少能卖两块钱。”
“真的吗?谢谢您嘞,您真是大好人啊。”
社员老汉这时候也意识到自己上当了,双手紧紧攥住佛像,抱在了怀里面。
中年人看到佛像被抢走,当时就面色赤红起来。
不过让李铁锤惊讶的是他并没有发火,脸上反而露出了一丝笑容。
“五块钱,我出五块钱!大爷,您把佛像卖给我怎么样?谁让我这个人心善,看不得穷人受苦。”
中年人很大方的从兜里摸出了五块钱。
这下子引起了李铁锤的注意。
这中年人明显是个混古董行当的。
正像他所言,这年月清朝的古董并不值钱,木制佛像就算是在黑市上最多也就卖三块钱。
他为何会舍得出五块钱呢?
李铁锤心中一动,看向了社员老汉:“大爷,您方便让我看看这佛像吗?”
此时中年人已经着急得直跺脚了,将五块钱挥得哗哗作响。
“方便,咋不方便呢!”社员老汉看都没看中年人一眼,将佛像递给了李铁锤。
李铁锤拿过来细看。
这是一尊无量寿佛,这也是佛像之中最经典的造型之一。
佛像呈现暗黄色,应该是由梨花木制成,表面遍布黑斑,底座已经熏黑了,好像是被火烧过。
佛像入手后,李铁锤便觉察了异样,佛像比他预料的要沉重很多。
梨花木制成的佛像不会这么重!
难道是另有玄机?
李铁锤看到中年人紧盯着自己瞧,嘿嘿一笑,摸出钥匙在佛像上蹭了下。
伴随着钥匙的摩擦,佛像上黑乎乎的底座上出现一道暗红色的痕迹。
围观的那些群众纷纷发出惊呼。
“变色了?这玩意不是黄色的,难道是红木?”
“看颜色更深一点,也不像是普通的红木。”
“应该是紫檀木。”
中年人此时就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整个人变得无精打采起来。
“兄弟,你太不仗义了。是我先捡了漏,你又来横插一杠子!”
“这么着吧,我再加两块钱,一共七块钱买下这尊红木佛像,这价格已经不低了!”
这时候社员老汉也有些动心了,七块钱足够他儿子娶媳妇儿了。
那些围观群众也点头道:“清中期的红木佛像,底座还被烧过,七块钱已经不少了。”
中年人此时已经又从兜里摸出了两块钱,准备把佛像收入囊中。
这时候,李铁锤突然用钥匙连续在佛像上蹭了几下,随着红色面积的扩大,依稀能看得佛像表面浮现出星星点点的金星。
嘶
现场顿时一片倒吸气声。
一个老同志指着佛像喊道:“是金星紫檀的,这是一尊用金星紫檀的雕刻的佛像!”
金星紫檀是小叶紫檀的一种,因为只能在特殊的土壤中形成,比一般的小叶紫檀更加稀少。
在前朝的时候,已经是极为稀有的木材,等到了后世,更是千金难求。
现在竟然被雕刻成了一尊佛像。
李铁锤拿着佛像,淡淡的看了看那中年人一眼:“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早就看出来了,对吧?”
“你”中年人此时已经将牙齿咬碎了。
这尊佛像年代和做工全都一般,贵重的地方就是木材,本来想着捡了漏,转手能赚个几块钱。
现在全完了。
他最后还是有些不死心,又取出了十块钱:“老大爷,我身上就带了十七块钱,全给你,你把这佛像卖给我怎样?我是确实喜欢这佛像。”
话音刚落,老大爷的面前就多出五张大团结。
“五十块钱,我要了!”只见李铁锤神情平淡的说道。
中年人皱眉头:“年轻人,就算是金星紫檀,也不值这个价儿。五十块钱你到信托商店里,能买一张张大千的画了。你是不是傻啊。”
围观的群众这会看不懂了,都用疑惑的目光看向李铁锤。
一道道目光中,李铁锤淡淡的笑了笑:“我这人没有别的爱好,就是喜欢收藏点稀奇古怪的玩意。今儿啊,我还就看上了这尊佛像。”
“傻子,你就是个傻子!”
遇到一个拿钱不当钱的爷们,那中年人也只能自认倒霉,骂骂咧咧的走了。
社员老大爷并没有接李铁锤的钱。
“这位好心的同志,我这佛像压根不值那么多钱,如果不是你的话,这佛像已经被人用五毛钱骗走了,这么着吧,我只要十块钱,怎么样?”
“老同志,古董这东西没有什么值不值的,只要看对了眼,再多的钱我也愿意。”
李铁锤素来看不起那些捡漏的穿越者。
你们捡了漏,占了大便宜,就等于别人吃了大亏。
也不嫌丢人!
李铁锤见人越围越多,直接将五十块钱塞到老大爷的手里面,叮嘱道:“拿上钱赶紧离开,现在虽然没红袖箍了,街道办的同志还盯着这边呢。”
老大爷听到这个,冲着李铁锤感激的说道:“同志,谢谢您了。”
他这会也顾不得卖剩下的东西了,拿包袱卷起来,扛在肩头上一溜烟的跑了。
回到家,柳晏荷看着正在摆弄佛像的李铁锤,笑着说道:“铁锤哥,你知道你今天像什么吗?”
“什么?”
“地主家的傻儿子。”
“”
李铁锤也不知道自己是被鄙视了,还是被夸奖了。
不过他倒是一点都不觉得吃亏。
张大千的字画随时都能买到,像这种由金星小叶紫檀雕刻的佛像估计全世界就这么一尊了。
不过拿着雕像,李铁锤意识到一个问题。
谁舍得用金星小叶紫檀雕刻如此大的佛像。
难道
李铁锤的目光着落在黑乎乎的底座上,心中一动,冲着柳晏荷招了招手:“媳妇儿,拿根蜡烛过来。”
柳晏荷虽不明所以,还是点了根蜡烛端了过来。
李铁锤把佛像的底部放在蜡烛的火苗上。
“铁锤哥,你想把佛像烧了?这可是五十块钱买的”柳晏荷话还没说完,佛像下面竟然流淌了一滴滴的蜡液。
“这,这佛像的底座竟然是空的?”
柳晏荷目瞪口呆的盯着佛像。
“我原本以为佛像是被破坏的时候,无意中烧成了黑色。
看来是我想错了,是有人在佛像下面藏了东西,故意用熏黑的办法来掩饰蜡封。”
吹灭蜡烛,李铁锤将手伸进佛像的底座里,从里面摸出了一根竹筒。
竹筒的表面全都被蜡封了起来,看起来里面藏了什么珍贵的东西。
柳晏荷此时也来了兴致,催促道:“铁锤哥,快打开看看。”
看着那个竹筒,李铁锤感觉到自己好像是在开盲盒。
他用手指摩挲掉蜡封,拧开竹筒。
小心翼翼的将手指头伸进去。
摸出来一团卷好的丝绸。
丝绸摊在桌子上,能看得到上面遍布密密麻麻的用楷书撰写的繁体字。
大部分字比较晦涩难懂,好在柳晏荷以前跟着柳宗山学过古文,倒是能认识一些。
【耶卧中指十上半寸许案商。食指中指双牵宫商。中指急下与拘俱下十三下一寸许住末商起。食指散缓半扶宫商。食指挑商。又半扶宫商】
字迹倒是认识,上下文联系起来,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柳晏荷也搞不明白,只能歪着小脑袋:“铁锤哥,这是什么啊?”
“可能是什么古籍吧,上面的楷书在魏晋时期比较流行。”李铁锤道。
“呀,这还真是古董啊!”柳晏荷本来以为五十块钱吃亏了,现在一听说五十块钱买了张魏晋时期的绸缎,顿时兴奋了起来。
李铁锤拿着那张绸缎,一时间竟然说不出话来了。
这绸缎上明显涂有防腐烂的药水,要不然早就泯灭在沧桑的岁月中了。
还特别藏在了珍贵的佛像中,足以说明这玩意的贵重。
只花了五十块钱就买到如此贵重的东西那只能说明李铁锤捡漏了!
这很明显违反了咱李铁锤做人的原则。
作为一个有原则的人,李铁锤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
不卖。
只要不卖,就等于没有挣钱。
就不存在捡漏一说了。
机智如我李铁锤!
柳晏荷也赞同李铁锤的观点,如此贵重的东西,要是流落到海外,那就太可惜了。
这年月人心浮动,很多贩子都开始打起了古董的主意,他们把国内的古董倒卖到港城,甚至是海外,赚得盆满钵满。
等到了后世,摇身一变,变成了古董专家,文物保护者,简直是无耻至极。
古绸缎不卖,但是还是得搞清楚上面的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大嫂在大学里工作,那里面有很多老教授,应该认识。”柳晏荷出了个主意。
“这样吧,我找个照相机,把绸缎上的字拍下来,洗成照片交给大嫂。”
李铁锤担心绸缎风化了,找来了照相机,拍了照,委托大嫂帮忙找人辨认上面的字迹。
忙完这些事儿,第二天一大早,李铁锤和柳晏荷扛着大包小包,登上了前往辽省的火车。
此时,拿了爆裂子弹图纸的李云山,出现在了羊城的一座大院里。
大院的围墙由灰色的石块砌成,围墙上方,青瓦排列整齐,宛如岁月的鳞片,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古朴的光芒。
庭院中,石板的缝隙间长出了嫩绿的青苔,为这古朴的大院增添了一抹生机。庭院的角落里,摆放着几盆盛开的菊花。
这大院看起来就像是一座农家大院,除了大院的四周遍布全副武装的卫兵。
一向喜欢耍混不吝的李云山此时站得笔挺。
一个身穿老式将服的老人坐在藤条椅子上,拿起了那张子弹图纸。
“云山,你的意思是,这种子弹可以打飞机?”
“报告老团长,拖拉机手同志是这么讲的!”
老人端起茅台酒痛饮了一杯。
他也不用酒菜,就这么干饮,脸上却浮现出惬意的表情。
李云山目光落在角落里,那里堆满了酒瓶子,从最便宜的二锅头到外销的茅台酒都有。
老团长这阵子酒瘾又大了。
李云山担心老团长的身体,想要劝说两句,想了想又闭上了嘴巴。
在解放前,队伍曾经发布过一条禁酒令,不让大家喝酒。但是唯有一人可以例外,就是老团长。
因为老团长可以打仗喝酒两不误。
当然了,老团长也给自己立下了“三不喝”的规矩:打仗前不喝酒,打仗时不喝酒,打败仗不喝酒。
“拖拉机手?有点意思,你给我讲讲”老人放下酒杯,笑着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