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火热年代:从娶女知青开始 > 第211章 出故障了?张副部长大象开口

第211章 出故障了?张副部长大象开口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三个维修小组,三班轮值,负责收割机的保养和维护工作。

    五十个柴油桶保证燃油供给,旁边还有七八个社员,挑着水桶,随时准备给收割机添加凉水。

    物资保障和供给都不成问题,唯一困难就是收割机驾驶员。

    因为要三班倒,除了李铁锤外,还需要另外两个收割机手。

    这年月的拖拉机手都没开过收割机。

    没办法,只能从公社拖拉机站抽调出两个平日里表现得最优秀的拖拉机。

    这辆拖拉机手一个姓王,一个姓陈,都被晒得黝黑,脸上手上沾满了机油污渍。

    他们见到那么多领导在现场,显得格外的拘谨,站在远处不敢靠近。

    “王师傅,陈师傅,我以前也在农机站当过拖拉机手。”

    听说面前这个跟领导谈笑风生的年轻领导竟然也是拖拉机手,两人的情绪很快缓和下来。

    毕竟天下拖拉机手是一家。

    “你们过来下,我给你们讲解一遍如何操纵收割机。”

    李铁锤打开收割机的驾驶楼,给两个拖拉机手演示了一番。

    因为红星重型收割机采用了很多后世的设计,所以操作起来非常简便,只要注意收割台的高度就可以了。

    很快,两个拖拉机手便明白了如何操作。

    李铁锤又让两人实操了两下,这才坐在了收割机里。

    拧动电打火。

    收割机的烟囱冒着滚滚黑烟。

    陈达支书和那些社员们全都瞪大了双眼。

    他们虽然不相信这台收割机能比过上千社员,但是也知道收割机是唯一的希望了。

    杰弗逊教授拿出了笔记本准备记录。

    里弗斯抽着雪茄烟面带不屑。

    黄主任一把年纪了也顶着大太阳站在底边。

    柳宗山和红星厂里那些职工们拳头紧紧攥起。

    他们的目光都落在了那台鲜红红色涂装的收割机身上。

    在各种情绪交织的田地里,李铁锤冲着负责驾驶挂车的司机打个手势。

    “出发!”

    一脚油门踩下,收割机如同钢铁巨兽般轰鸣着驶入麦田。

    收割机的刀刃快速旋转着,仿佛一把巨大的梳子,利落地将成熟的小麦揽入怀中。

    随着机器的前进,麦秆纷纷倒下,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奏响一曲丰收的乐章。

    麦粒如金色的瀑布般从收割机的传送带上倾泻而下,落入早已准备好的车斗中,发出清脆的撞击声。

    麦田里扬起阵阵尘土,与麦香混合在一起,弥漫在空气中。

    李铁锤全神贯注地操纵着机器,收割机所过之处,留下一片整齐的麦茬,仿佛是大地被梳理过的头发。

    柳宗山兴奋的挥舞起拳头。

    收割机能够成功启动,并且麦子能够自动装进车斗里,项目已经算是成功了。

    “太快了,实在是太快了,歪瑞古德!”

    杰弗逊教授虽没有计时,但是也能从收割机的速度觉察出,红星重型收割机的收割效率,要远超一般收割机。

    里弗斯嘴角微张,烟头掉落在地上,也没有发现。

    他深吸一口气,小声说道:“教授先生,现在高兴还为时过早,我不觉得收割机能撑过五十个小时。”

    “里弗斯,你最好期盼收割机能连续工作五十个小时,那样的话,咱们就有了应对约翰·迪尔公司生产的jd-7700谷物联合收割机的办法。”杰弗逊教授冷下脸说道。

    里弗斯愣了片刻,道:“恐怕咱们到时候会付出很高的代价。”

    “再高的代价也值得,里弗斯,你以前当过销售总监,应该清楚这种大型收割机在咱们北美洲的市场。

    农场工人的工资越来越高,雇主还需要为他们购买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险。

    有很多大农场主为此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他们要是知道有收割机能抵得过上千工人,肯定会主动把兜里的美钞拿出来。”

    闻言。

    里弗斯尴尬的笑笑:“教授先生,您一心为公司着想,我深感佩服。不过咱们还需要等最后的结果出炉。”

    快,实在是太快了。

    饶是李铁锤很熟悉红星重型收割机的参数。

    但是纸面数据跟实际体验是两码事。

    只是两个小时的时间,他就完成了第一个地块的收割工作。

    收割机停在地头,负责维护的工人按照计划飞速冲过去,帮助收割机降温,为轴承等部件涂上润滑油。

    满载小麦的挂车开到地头,挂车司机冲着支书喊道:“支书,你们公社的粮仓在哪里啊?”

    此时,一直处于震惊状态的陈达支书才算是反应过来。

    “我滴乖乖啊,不用镰刀,不用弯着腰撅着屁股,也不用碾场,小麦就这么收好了?”

    有两个老社员还不相信,冲过去爬到挂车上,扬起一把小麦。

    饱满的麦子没有掺杂任何麦糠,简直比从碾场里收获的小麦还要干净。

    “了不得了,这,这实在是”

    两个老社员一时间竟然无法用言语描述心中感受。

    千百年来,在这片土地上,收割小麦都是又苦又累的活计。

    顶着烈日,挥舞着镰刀,弯腰驼背地在麦田里劳作,汗水湿透了衣衫,顺着脸颊不断滑落。

    他们的手掌被麦芒扎得生疼,手臂也因为长时间的劳作而酸痛不已。

    每年收割小麦,总得累趴下几个。

    现在这台钢铁怪兽在田地里晃悠了一圈,就把小麦全收了。

    甚至那个驾驶员连汗都没有流淌!

    老社员们心中同时浮现出一个念头:以后也许他们再也不用受苦了。

    挂车把小麦送回粮仓后,又返回了地头,此时李铁锤已经喝完了茶水。

    将搪瓷缸子递还给送水的小媳妇儿,毫不犹豫的转身上了驾驶舱。

    按下电打火,收割机再次启动。

    李铁锤足足连续驾驶收割机在田地里奔驰了八个小时,这才换上了王师傅。

    为了防止发生意外,李铁锤并没有离开,而是晃悠到停开在路边的嘎斯吉普车上,准备休息一会。

    这时候,杰弗逊教授将笔记本装进了皮包里,走了过来。

    “李组长,恭喜你研制出了如此优秀的收割机。”

    “谢谢,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在整个研制过程中,离不开部里面的支持,也离不开技术所和红星机械厂的帮助。”

    “你们华夏人总是这么谦逊。”

    杰弗逊教授指了指正在田地里奔驰的收割机问道:“这台收割机是否适应北美那边的环境?”

    此话一出,李铁锤当时对老杰刮目相看。

    要知道每种机械的工作环境不同,世界各地的气候也不相同。

    有些机械原本很有效率,引进之后总是出故障,就是因为机械在设计的时候,考虑到的是当地的环境。

    “绝对没问题,收割机内部的核心部件,能够在五十度和零下二十五度的环境中工作。

    当然了,在高温下需要给发动机加装散热风扇或者是水冷散热,在极寒条件下,要注重油箱和油路的保温。”

    红星重型收割机的原型本身就是老美那边的,适应环境肯定没问题。

    杰弗逊教授眼睛一亮,也不在地头盯着了,凑到吉普车里,跟李铁锤询问收割机的细节问题。

    只是他很快就失望了,这货看上去憨厚老实,提及收割机内部参数却三缄其口。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

    收割机连续在田地里奔驰了一整天,第二天下午的时候,终于撂了挑子。

    得到通知的时候,黄主任一点都不在意:“收割机已经连续工作了三十个小时,该出问题了,铁锤,不要沮丧。”

    “沮丧?那不能够,俺就是要去瞧瞧到底是咋回事。”

    李铁锤跟着维修人员来到田地里,翻开机盖,看到散热管道冒着热气,顿时皱起了眉头。

    他扭头看向驾驶室:“张师傅,你刚才是不是把散热风扇关掉了?”

    “我看收割机运行得挺好的,声音也很正,想着这玩意该多费电啊,就顺手关掉了。”张师傅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直到现在还是一脸懵逼。

    李铁锤哭笑不得。

    这些老拖拉机手判断拖拉机是否出毛病,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听声音了。

    只要声音正,那就没事儿,只是他不知道收割机的马力远超拖拉机,发动机还要负责输出电力,用来带动传送带,已经不是常规的发动机了。

    “张师傅,发动机输出的电流是额定的,就算关掉风扇,也不会省油。以后别关了。”

    李铁锤也没责备这个老拖拉机手,只是打开了散热风扇,便让他启动收割机。

    张师傅却被挨了一鞭子一样。

    要知道现在那么多大领导,还有外国专家都在旁边盯着,结果因为他的操作,让拖拉机撂了挑子。

    丢人啊。

    “您放心,铁锤兄弟,我一定不会了。”

    张师傅感激的看看李铁锤,重新启动了收割机,收割机发出一阵轰鸣声,朝着远处呼啸而去。

    黄主任小声嘀咕:“还真是绝了哈,竟然没出毛病。”

    杰弗逊教授也赞叹的点了点头。

    三十多个小时,这台收割机的表现已经超过了他的预期。

    他现在也来了兴致,婉拒了回京的邀请,待在地头等待见证历史时刻。

    期待总能得到结果。

    两天后的下午,伴随着最后一颗小麦被收割机的镰刀吞进肚子里,最后一粒麦子洒落在挂车斗里,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五十个小时,七百多亩麦地!这玩意可真够厉害的。”

    “以后咱们老农们要享福了。”

    “是啊,再也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活儿了。”

    社员们得到消息也赶了过来。

    数千人齐声鼓掌,掌声响彻云霄。

    就在这时候。

    轰!

    伴随着一阵电闪雷鸣,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像是被一块巨大的灰色幕布迅速遮盖。

    刹那间,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落下来,在干燥的土地上溅起一朵朵微小的泥花。

    雨滴如断了线的珠子般急速坠落,不一会儿,整个田地就被密集的雨幕所笼罩。

    雨很大,埂上的小沟迅速被雨水填满。

    陈达支书忍不住吞咽口水。

    “要是没有收割机的话,这七百多亩小麦肯定糟践了!“

    社员们也都脸色骤变,看向李铁锤的眼神中充满钦佩和感激。

    这种情感是真挚的,不掺杂任何功利。

    黄主任看到这一幕,微微的点了点头。

    当初李铁锤坚持将收割七百多亩小麦田,他原本是反对的。

    现在看来,李铁锤的决定是正确的。

    他想起了李铁锤的话。

    “咱们搞农业设备,目的是为农业生产做贡献,是为了帮助社员同志。不是争夺名利,也不是以此为攀登的阶梯。”

    大雨下起来没个完。

    挂车把最后一车粮食送回仓库后,车队也踏上了返城的路途。

    此时红星机械厂内已经得到了消息。

    虽然大雨瓢泼,几个副厂长还是举行了迎接仪式。

    那些工人们冒着雨站在厂门口迎接车队的归来。

    他们清楚,红星收割机量产最后的障碍排除了。

    等到下个月,他们就能领到全额工资和全部的奖金。

    李铁锤作为大功臣被工人们簇拥着进到了厂里。

    跟红星机械厂的欢乐不同,一机部的办公室内,充满了严肃的气氛。

    硕大的办公室内,杰弗逊教授和张副部长相对而坐。

    跟往日不同,一直冷静的杰弗逊教授显得有点沉不住气了,主动开口道;“张部长,我方对红星重型收割机比较感兴趣,你们是否能够转让图纸?”

    跟往日的急躁不同,张副部长此时一点都不慌张。

    “杰弗逊教授,红星重型收割机是我方集合上千为技术人员,投入数百万人民币,花费数年时间才研制出来的”

    杰弗逊教授嘴角抽抽两下。

    还真当他不清楚啊,整个研制团队只有不到二十人,投入估计也就十几万块钱,研制周期只有半年时间。

    这明摆着要狮子大开口。

    “张副部长,咱们是老朋友了,现在我谨代表个人询问,你方需要多少钱,才会答应转让收割机技术。”

    张副部长坐直身体,笑着看向杰弗逊教授道:“教授先生,我也谨代表个人回答你这个问题,收割机技术我们暂时不准备对外出售。

    但是你们可以用两套高温高压废热锅炉、高速冷氨调节泵、尿素合成塔、钛材衬里的二氧化碳汽提塔、尿素熔融泵、水泵涡轮机来换取。”

    此话一出,杰弗逊教授的脸色都变了。

    这已经不是狮子大开口了,而是大象开口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